平皮带输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6972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输送结构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平皮带输送结构,包括输送型材、平皮带、驱动机构以及从动机构;输送型材呈条状布置;输送型材的上部具有输送通道,平皮带穿射输送通道,并在输送型材上方形成输送面;平皮带的一端套设在驱动机构上,平皮带的另一端套设在从动机构上;驱动机构与输送型材的前端可拆卸连接,从动机构与输送型材的后端可拆卸连接,驱动机构驱动平皮带运转;在输送型材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驱动机构以及从动机构,并且驱动机构和从动机构都是和输送型材卡拆卸连接的,这样,当我们需要更换平皮带时,只需将驱动机构或者从动机构从输送型材上卸下,即可完成对平皮带的装卸,简单便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Flat belt conveyor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皮带输送结构
本技术专利涉及输送结构的
,具体而言,涉及平皮带输送结构。
技术介绍
平皮带输送结构广泛应用于家电、电子、电器、机械、烟草、注塑、邮电、印刷、食品、汽车、快递等各行各业,用来输送松散物料或成件物品。目前,平皮带输送结构一般由平皮带、输送型材以及驱动组件组成,驱动组件驱动平皮带转动,从而带动置于平皮带上方需要输送的物品。现有技术中,当平皮带输送结构使用过久时,会造成平皮带磨损,为了保证输送效果,这时就需要对平皮带进行更换;但是,输送型材一般都是呈一个整体布置的,这样,在对环形皮带更换时,存在对平皮带安装拆卸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平皮带输送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平皮带安装拆卸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平皮带输送结构,包括输送型材、平皮带、驱动机构以及从动机构;所述输送型材呈条状布置;所述输送型材的上部具有输送通道,所述平皮带穿射所述输送通道,并在输送型材上方形成输送面;所述平皮带的一端套设在所述驱动机构上,所述平皮带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从动机构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输送型材的前端可拆卸连接,所述从动机构与所述输送型材的后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平皮带运转。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主动轮以及电机,所述从动机构包括被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被动轮置于所述输送通道的两端,所述平皮带的一端套设在所述主动轮上,所述平皮带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被动轮上,所述平皮带的上表面形成所述输送面;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所述主动轮转动驱动所述平皮带运转,所述平皮带驱动所述被动轮转动。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轮的上方封盖有封盖板,所述封盖板的中部具有开口,所述主动轮的上方嵌入所述开口中,且所述主动轮的边缘与所述开口之间具有间隙。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轮旁布置有第一张紧轮,所述第一张紧轮的高度略低于所述主动轮;所述被动轮旁设置有第二张紧轮,所述第二张紧轮的高度略低于所述被动轮;所述第一张紧轮与所述第二张紧轮布置在所述主动轮与所述被动轮之间,所述第一张紧轮与所述第二张紧轮等高布置。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型材包括第一输送型材与第二输送型材,所述第一输送型材与所述第二输送型材呈平行对立布置,所述第一输送型材的驱动机构内具有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二输送型材的驱动机构内具有第二主动轮,所述电机布置在所述第一输送型材的前端,所述第一输送型材的的前端还设置有传动轴承,沿所述输送型材的宽度方向,第一主动轮与所述第二主动轮分别套设在所述传动轴承的两端,当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传动轴承转动时,所述第一主动轮与所述第二主动轮同步转动。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型材的上部形成有凹陷槽,所述凹陷槽朝向所述输送型材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输送型材的前端面与后端面,形成所述输送通道;沿所述输送型材的横向方向,所述输送通道的两个侧壁的顶部分别形成有摩擦盖板上卡条,两个所述摩擦盖板上卡条相向延伸,并呈水平空置布置;所述摩擦盖板上卡条的下方具有摩擦盖板下卡条,所述摩擦盖板上卡条与所述摩擦盖板下卡条呈间隔布置,所述摩擦盖板上卡条与所述摩擦盖板下卡条中间围合形成有卡合区域。进一步地,所述凹陷槽内卡合有摩擦盖板,所述摩擦盖板包括呈条形布置的板体以及固定板,所述板体具有朝上布置的承载面,所述承载面用于承载平皮带;所述承载面上具多条呈均匀布置的收集槽,多条所述收集槽均匀在所述承载面上。进一步地,所述板体具有朝下布置的底端面,所述固定板沿所述板体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固定板的上端与所述板体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下端朝向背离所述底端面方向延伸呈弯折状布置,并卡合在卡合区域。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型材的侧壁与第二输送型材的侧壁上均设置有T型槽,所述T型槽内嵌入有T型螺钉,所述第一输送型材与所述第二输送型材之间通过所述T型螺钉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型材的中部具有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输送型材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并贯穿所述输送型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平皮带输送结构,在输送型材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驱动机构以及从动机构,并且驱动机构和从动机构都是和输送型材卡拆卸连接的,这样,当我们需要更换平皮带时,只需将驱动机构或者从动机构从输送型材上卸下,即可完成对平皮带的装卸,简单便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平皮带输送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平皮带输送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输送型材与主动轮、被动轮以及平皮带配合后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输送型材的立体图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输送型材的截面图;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输送型材与摩擦盖板相配合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摩擦盖板的承载面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7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平皮带输送结构,包括输送型材100、平皮带110、驱动机构30以及从动机构40;输送型材100呈条状布置;输送型材100的上部具有输送通道130,平皮带110穿射输送通道130,并在输送型材100上方形成输送面;平皮带110的一端套设在驱动机构30上,平皮带110的另一端套设在从动机构40上;驱动机构30与输送型材100的前端可拆卸连接,从动机构40与输送型材100的后端可拆卸连接,驱动机构30驱动平皮带110运转。上述提供的平皮带110传输结构,在输送型材1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驱动机构30以及从动机构40,并且驱动机构30和从动机构40都是和输送型材100卡拆卸连接的,这样,当我们需要更换平皮带110时,只需将平皮带110传输结构10两端的驱动机构30或者从动机构40从输送型材100上卸下,即可完成对平皮带110的装卸,简单便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驱动机构30以及从动机构40与输送型材100的可拆卸连接,不仅限于某一种特定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螺丝螺母之间的螺纹连接,也可以是卡扣连接。具体的,在输送型材1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孔124,在从动机构40以及驱动机构30上具有固定孔,安装孔124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平皮带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型材、平皮带、驱动机构以及从动机构;所述输送型材呈条状布置;所述输送型材的上部具有输送通道,所述平皮带穿射所述输送通道,并在输送型材上方形成输送面;所述平皮带的一端套设在所述驱动机构上,所述平皮带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从动机构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输送型材的前端可拆卸连接,所述从动机构与所述输送型材的后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平皮带运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平皮带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型材、平皮带、驱动机构以及从动机构;所述输送型材呈条状布置;所述输送型材的上部具有输送通道,所述平皮带穿射所述输送通道,并在输送型材上方形成输送面;所述平皮带的一端套设在所述驱动机构上,所述平皮带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从动机构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输送型材的前端可拆卸连接,所述从动机构与所述输送型材的后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平皮带运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皮带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主动轮以及电机,所述从动机构包括被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被动轮置于所述输送通道的两端,所述平皮带的一端套设在所述主动轮上,所述平皮带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被动轮上,所述平皮带的上表面形成所述输送面;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所述主动轮转动驱动所述平皮带运转,所述平皮带驱动所述被动轮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皮带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的上方封盖有封盖板,所述封盖板的中部具有开口,所述主动轮的上方嵌入所述开口中,且所述主动轮的边缘与所述开口之间具有间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皮带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旁布置有第一张紧轮,所述第一张紧轮的高度略低于所述主动轮;所述被动轮旁设置有第二张紧轮,所述第二张紧轮的高度略低于所述被动轮;所述第一张紧轮与所述第二张紧轮布置在所述主动轮与所述被动轮之间,所述第一张紧轮与所述第二张紧轮等高布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皮带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型材包括第一输送型材与第二输送型材,所述第一输送型材与所述第二输送型材呈平行对立布置,所述第一输送型材的驱动机构内具有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二输送型材的驱动机构内具有第二主动轮,所述电机布置在所述第一输送型材的前端,所述第一输送型材的前端还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玮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