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焊枪及其工作方法。所述多功能焊枪包括本体单元,所述本体单元包括立柱和设于所述立柱上端的焊钳,还包括用于对焊钳的电极头修磨的修模单元和用于对电极头复位的补正单元,所述修模单元和补正单元均铰接于所述立柱且分别向所述焊钳的位置实现靠近或远离的动作。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多功能焊枪将独立存在的个体设备修磨机构和补正机构集成在一个焊枪上,极大的节约了设备制造时的加工成本、设备存放用地,可灵活的应对生产。
A multifunctional welding gun and its work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焊枪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焊枪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主要汽车生产企业在汽车白车身零部件的焊装中,电极修磨及电极补正大多是独立的设备,设备利用率低下。由于市场需求不断变化,适用其的车型更新换代频繁,易造成设备更新快而被淘汰闲置,造成极大的浪费。加工企业为提高公司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顺应时代潮流,需对生产设备进行技术革新,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对此,急需对生产设备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技术革新,即要求满足生产需求,又能节约生产场地、采购成本、维护成本,且产品质量得到保障,有利于企业的在市场生存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修磨和补正两种机构为一体的、适用性强、设计合理、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的多功能焊枪及其工作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焊枪包括本体单元,所述本体单元包括立柱和设于所述立柱上端的焊钳,还包括用于对焊钳的电极头修磨的修模单元和用于对电极头复位的补正单元,所述修模单元和补正单元均铰接于所述立柱且分别向所述焊钳的位置实现靠近或远离的动作。上述方案中,所述焊枪还集成设有修磨、补正两种机构,减少设备数量,节约用地、节约成本,且可灵活的应对生产。优选的,所述修磨单元包括第一固定架、与所述第一固定架铰接的第一摆臂、固设于所述第一摆臂末端的修磨器,所述第一固定架与第一摆臂的铰接点固定于所述立柱上;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实现所述第一摆臂沿铰接点向所述焊钳的位置靠近或远离动作。<br>优选的,所述修磨器通过竖向设置的调节机构沿所述第一摆臂升降。所述修磨器通过调节机构以实现焊钳的电极头不同位置的修磨量。优选的,所述补正单元包括第二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铰接的第二摆臂、固设于所述第二摆臂末端的补正板,所述第二固定架与所述立柱固定;通过第二驱动机构实现所述第二摆臂沿铰接点向所述焊钳的位置靠近或远离动作。设计补正板时,为了考虑让电极头较好的复位,所述补正板的厚度大于白车身的厚度,且所述补正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架可拆卸连接,方便更换不同厚度的补正板,实现不同的错位程度的电极头复位。优选的,所述修模单元和补正单元铰接于所述立柱的两个相对侧。使所述修磨单元和补正单元分别在焊钳的两侧摆出,实现修模单元、补正单元和焊钳之间不发生干涉,实现修模单元和补正单元在摆动动作过程中互不干涉。优选的,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焊钳、修模单元和补正单元电连接的电气控制模块、气动控制三联件和气动控制阀组,并通过PLC给上述各部件发送控制指令。优选的,还包括焊渣收纳盒,所述焊渣收纳盒自所述立柱延伸至焊钳的下方。优选的,所述立柱的下端设有一可固定所述多功能焊枪的调节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多功能焊枪的工作方法,包括:所述修模单元和补正单元均向远离焊钳的方向摆出;所述焊钳进行焊接工作;所述焊钳焊接完成后,处于打开状态;所述修磨单元向靠近焊钳的方向动作并置于打开状态的焊钳中间,所述焊钳夹紧,所述焊钳的电极头与所述修磨单元的修磨器接触,开始电极头的修磨工作;修磨工作完成后,所述焊钳打开,所述修模单元向远离焊钳的方向动作;所述补正单元向靠近焊钳的方向动作并置于打开状态的焊钳中间,所述焊钳夹紧,所述焊钳的电极头夹持补正单元的补正板,开始电极头的补正工作;补正工作完成后,所述焊钳打开,所述补正单元向远离焊钳的方向动作。。与相关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将独立存在的个体设备修磨机构和补正机构集成在一个焊枪上,极大的节约了设备制造时的加工成本、设备存放用地,可灵活的应对生产;二、极大的促进生产,降低生产成本,企业可以用节约的成本投入到新车型开发和市场开拓中,就目前市场严峻的生存环境下,极大的提高了企业在市场的生存率;三、结构简单、适用性强、设计合理、性能可靠、效果显著、应用简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焊枪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焊枪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焊枪中的本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焊枪中的修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焊枪中的补正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焊枪的气路原理图。附图中,1-本体单元、11-立柱、12-焊钳、121-电极头、13-调节座、2-修磨单元、21-第一固定架、22-第一摆臂、23-修磨器、24-第一驱动机构、25-调节机构、26-固定板、3-补正单元、31-第二固定架、32-第二摆臂、33-补正板、34-第二驱动机构、311-铰接板、312-固定架、4-电气控制模块、5-气动控制三联件、6-气动控制阀组、7-焊渣收纳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焊枪包括本体单元1、修磨单元2、补正单元3、电气控制模块4、气动控制三联件5、气动控制阀组6和焊渣收纳盒7。如图1、2、3所示,所述本体单元1包括立柱11、焊钳12和调节座13。所述立柱11的下端通过调节座13固定于地面或者其他设备上。所述立柱11安装时,通过对角的螺栓调节整个焊枪的高度后(可通过垫高的方式调节),再将立柱11与调节座13进行焊接固定。所述立柱11为弯折的L型结构,其弯折延伸的末端设有可上下夹持焊接的所述焊钳12。焊钳12的延伸方向与立柱11的高度方向平行。所述电气控制模块4、气动控制三联件5、气动控制阀组6和焊渣收纳盒7均设于所述立柱11上且临近下端设置,便于人工操作。所述焊渣收纳盒7自所述立柱11延伸至焊钳12的下方。所述修模单元1和补正单元2铰接于所述立柱11的两个相对侧。所述修磨单元2设于立柱11的远离焊钳12的一侧,所述补正单元3设于立柱11的临近焊钳12的一侧。所述电气控制模块4、气动控制三联件5和气动控制阀组6分别与所述焊钳12、修模单元2和补正单元3电连接的,并通过PLC给上述各部件发送控制指令。如图1、2、4所示,所述修磨单元2包括第一固定架21、与所述第一固定架21铰接的第一摆臂22、固设于所述第一摆臂22末端的修磨器23,所述第一固定架21与第一摆臂22的铰接点处有一固定板26,该固定板26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立柱11上。通过第一驱动机构24实现所述第一摆臂22沿铰接点向所述焊钳12的位置靠近或远离动作。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4为气缸,其缸筒铰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架21的下端,伸缩杆铰接于所述第一摆臂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摆臂22沿铰接点的动作为在所述气缸的伸缩驱动下的摆动。将第一固定架21设计为弯折的结构,以保证第一摆臂22的摆动行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焊枪,包括本体单元(1),所述本体单元(1)包括立柱(11)和设于所述立柱(11)上端的焊钳(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焊钳(12)的电极头(121)修磨的修模单元(2)和用于对电极头(121)复位的补正单元(3),所述修模单元(2)和补正单元(3)均铰接于所述立柱(11)且分别向所述焊钳(12)的位置实现靠近或远离的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焊枪,包括本体单元(1),所述本体单元(1)包括立柱(11)和设于所述立柱(11)上端的焊钳(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焊钳(12)的电极头(121)修磨的修模单元(2)和用于对电极头(121)复位的补正单元(3),所述修模单元(2)和补正单元(3)均铰接于所述立柱(11)且分别向所述焊钳(12)的位置实现靠近或远离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焊枪,其特征在于,所述修磨单元(2)包括第一固定架(21)、与所述第一固定架(21)铰接的第一摆臂(22)、固设于所述第一摆臂(22)末端的修磨器(23),所述第一固定架(21)与第一摆臂(22)的铰接点固定于所述立柱(11)上;通过第一驱动机构(24)实现所述第一摆臂(22)沿铰接点向所述焊钳(12)的位置靠近或远离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焊枪,其特征在于,所述修磨器(23)通过竖向设置的调节机构(25)沿所述第一摆臂(22)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焊枪,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正单元(3)包括第二固定架(31)、与第二固定架(31)铰接的第二摆臂(32)、固设于所述第二摆臂(32)末端的补正板(33),所述第二固定架(31)与所述立柱(11)固定;通过第二驱动机构(34)实现所述第二摆臂(32)沿铰接点向所述焊钳(12)的位置靠近或远离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焊枪,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模单元(2)和补正单元(3)铰接于所述立柱(11)的两个相对侧。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贵林,梁施华,高狄,甘超,陈柱,王翔龙,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