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链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6693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锚链钩,包括:基座;勾体,所述勾体转动设置在基座的前端,所述勾体的前端具有勾状件,所述勾状件供锚链套设,所述勾体的后端具有延伸件;锁紧杆,所述锁紧杆转动设置在基座的中部,所述锁紧杆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杆;锁紧轮,所述锁紧轮转动设置在基座的后端,所述锁紧轮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能插入/脱离第一连杆,所述锁紧轮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延伸件能卡设/脱离卡槽;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连接第一连杆、锁紧轮,所述弹性组件呈拉伸状态,迫使所述延伸件卡设在卡槽内以及第一、二连杆紧密卡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减低作业人员劳作强度、快速将锚链脱钩。

Chain hoo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锚链钩
本技术涉及锚链钩。
技术介绍
船舶靠岸时,需要将锚链拴在岸边,大部分的是通过人工将锚链捆在岸边的木桩上。但对于需要快速将锚链脱离的情况下,该种方式比较费力,且作业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低作业人员劳作强度、快速将锚链脱钩的锚链钩。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锚链钩,包括基座;勾体,所述勾体转动设置在基座的前端,所述勾体的前端具有勾状件,所述勾状件供锚链套设,所述勾体的后端具有延伸件;锁紧杆,所述锁紧杆转动设置在基座的中部,所述锁紧杆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杆;锁紧轮,所述锁紧轮转动设置在基座的后端,所述锁紧轮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能插入/脱离第一连杆,所述锁紧轮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延伸件能卡设/脱离卡槽;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连接第一连杆、锁紧轮,当第二连杆插入第一连杆,所述弹性组件呈拉伸状态,迫使所述延伸件卡设在卡槽内以及第一、二连杆紧密卡接;当第二连杆脱离第一连杆,所述弹性组件复位,迫使锁紧轮转动至卡槽脱离延伸件。本技术锚链钩的有益效果是,正常状态时,锁紧杆锁紧锁紧轮,表现在第二连杆插入第一连杆内时,弹簧缠绕在锁紧轮上,可以缠绕半圈或一圈,利用受拉伸的弹性组件的弹力迫使延伸件始终卡设在锁紧轮底部的卡槽内以及第一、二连杆紧密卡接。脱钩时,当外力作用锁紧杆转动后,该外力远大于弹性组件的拉力,所述第一连杆脱离第二连杆时,所述弹性组件迫使锁紧轮转动并使得底部的卡槽向上转动,延伸件脱离卡槽的束缚,由于勾体被锚链带动,勾体整体向前转动,完成脱钩状态动作。利用勾体、锁紧轮、锁紧杆与弹性组件的配合,实现了快速脱钩,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优选地,所述锁紧杆上设置有控制锁紧杆转动的脱钩把手。方便作用人员转动锁紧杆。优选地,所述脱钩把手包括固定杆、脱钩把手杆,所述脱钩把手杆转动设置在基座上,所述固定杆固定设置在锁紧杆上,所述固定杆的自由端位于脱钩把手杆的一端的上方,所述固定杆的自由端通过受拉伸的弹性组件的弹力作用始终与脱钩把手杆的上方相抵,所述脱钩把手杆的另一端为使用者作用力端。利用脱钩把手杆与固定杆的连动,继而来驱动锁紧杆转动,继而进一步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杆上设置有复位杆。利于作业人员逆向转动锁紧轮,将脱钩的锚链钩复位。优选地,所述基座上设置有限制锁紧轮转动的锁紧轮限位件。优选地,所述锁紧轮限位件包括锁紧轮限位块、锁紧轮限位柱,所述锁紧轮限位块设置在基座上,所述锁紧轮限位柱设置在锁紧轮上,所述锁紧轮旋转预定角度后,所述锁紧轮限位柱受到锁紧轮限位块限制。锁紧轮限位块与锁紧轮限位柱的配合,限制了锁紧轮转动的角度。优选地,所述锁紧杆包括轴套与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固定在基座上,所述轴套套设在连接杆上且能发生相对转动,所述第一连杆与脱钩把手固定设置在轴套上,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对连接杆限位的连接杆限位件。优选地,所述连接杆限位件包括连接杆限位块、限位槽,所述连接杆限位块固定在基座的内/外侧壁上,所述限位槽设置在连接杆的至少一侧,所述连接杆限位块卡入限位槽内。用以防止连接杆转动。优选地,所述弹性组件为弹簧。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杆的顶端具有插槽,所述插槽内设置有绕其自身中心转旋转的滚轮。滚轮的设置利于第二连杆快速插入/脱离第一连杆的插槽。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其中一块侧板卸载后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另一块侧板卸载后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见附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锚链钩,包括:基座1,基座1作为锚链钩的底座,与地面连接固定;勾体2,勾体2转动设置在基座1的前端,具体的可与基座1上端面的两个侧板11连接固定,勾体2的前端具有勾状件21,勾状件21供锚链9套设,勾体2的后端具有延伸件22;锁紧杆3,锁紧杆3转动设置在基座1的两个侧板11之间的中部,锁紧杆3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杆31,第一连杆31的顶端具有插槽33;锁紧轮4,锁紧轮4转动设置在基座1的两个侧板11之间的后端,锁紧轮4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杆41,第二连杆41能插入/脱离第一连杆31的插槽33,可在所述插槽33内设置有绕其自身中心转旋转的滚轮34,利于第二连杆41快速插入/脱离第一连杆的插槽33;锁紧轮4上设置有卡槽42,延伸件22能卡设/脱离卡槽42,设置第一连杆31与卡槽位于锁紧轮4周向的不同位置;弹性组件5,如弹簧,弹性组件5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杆31,另一端与锁紧轮4的周向侧壁连接固定,锚链9勾在勾状件21上时,第二连杆41插入第一连杆31,弹性组件5呈拉伸状态,迫使延伸件22卡设在卡槽42内以及第一、二连杆31、41紧密卡接;当第二连杆41脱离第一连杆31,弹性组件5复位收缩,迫使锁紧轮4顺时针转动至卡槽42脱离延伸件22。以下详述锚链钩勾住锚链9和锚链脱钩的工作原理:正常锚链钩勾住锚链9时,锁紧杆3锁紧锁紧轮4,表现在第二连杆41插入第一连杆31的插槽33内,弹簧缠绕在锁紧轮4上,可以缠绕半圈或一圈,由于此时的弹性组件5受拉伸,利用受拉伸的弹性组件5的弹力迫使延伸件22始终卡设在锁紧轮4底部的卡槽42内以及第二连杆41始终卡接在第一连杆31的插槽33内,迫使第一、二连杆31、41紧密卡接。脱钩时,当外力作用锁紧杆3转动后,该外力远大于弹性组件5的拉力,第一连杆31脱离第二连杆41时,弹性组件5迫使锁紧轮4转动并使得底部的卡槽42向上转动,延伸件22脱离卡槽42的束缚,由于勾体2被锚链9带动,勾体2整体向前转动,完成脱钩状态动作。利用勾体2、锁紧轮4、锁紧杆3与弹性组件5的配合,实现了快速脱钩,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本申请中,脱钩时需要转动锁紧杆3方能使得第一连杆31脱离第二连杆41继而实现脱钩,为了利于作用人员转动锁紧杆3,可锁紧杆3上设置有控制锁紧杆3转动的脱钩把手,这样的操作方式较为方便。脱钩把手可以由一根把手杆构成,但这种操作方式,需要耗费作业人员较大的力。为了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脱钩把手还可采用以下结构:包括固定杆61、脱钩把手杆62,脱钩把手杆62转动设置在基座1上,固定杆61固定设置在锁紧杆3上,固定杆61的自由端位于脱钩把手杆62的一端的上方,固定杆61的自由端通过受拉伸的弹性组件5的弹力作用始终与脱钩把手杆62的上方相抵,脱钩把手杆62的另一端为使用者作用力端。利用脱钩把手杆62与固定杆61的连动,继而来驱动锁紧杆3转动,继而进一步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为了方便脱钩后的复位,第二连杆41上设置有复位杆32。利于作业人员逆向(逆时针)转动锁紧轮4,将脱钩的锚链钩复位。基座1上设置有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锚链钩,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座(1);/n勾体(2),所述勾体(2)转动设置在基座(1)的前端,所述勾体(2)的前端具有勾状件(21),所述勾状件(21)供锚链(9)套设,所述勾体(2)的后端具有延伸件(22);/n锁紧杆(3),所述锁紧杆(3)转动设置在基座(1)的中部,所述锁紧杆(3)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杆(31);/n锁紧轮(4),所述锁紧轮(4)转动设置在基座(1)的后端,所述锁紧轮(4)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杆(41),所述第二连杆(41)能插入/脱离第一连杆(31),所述锁紧轮(4)上设置有卡槽(42),所述延伸件(22)能卡设/脱离卡槽(42);/n弹性组件(5),所述弹性组件(5)连接第一连杆(31)、锁紧轮(4),当第二连杆(41)插入第一连杆(31),所述弹性组件(5)呈拉伸状态,迫使所述延伸件(22)卡设在卡槽(42)内以及第一、二连杆(31、41)紧密卡接;当第二连杆(41)脱离第一连杆(31),所述弹性组件(5)复位,迫使锁紧轮(4)转动至卡槽(42)脱离延伸件(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链钩,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
勾体(2),所述勾体(2)转动设置在基座(1)的前端,所述勾体(2)的前端具有勾状件(21),所述勾状件(21)供锚链(9)套设,所述勾体(2)的后端具有延伸件(22);
锁紧杆(3),所述锁紧杆(3)转动设置在基座(1)的中部,所述锁紧杆(3)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杆(31);
锁紧轮(4),所述锁紧轮(4)转动设置在基座(1)的后端,所述锁紧轮(4)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杆(41),所述第二连杆(41)能插入/脱离第一连杆(31),所述锁紧轮(4)上设置有卡槽(42),所述延伸件(22)能卡设/脱离卡槽(42);
弹性组件(5),所述弹性组件(5)连接第一连杆(31)、锁紧轮(4),当第二连杆(41)插入第一连杆(31),所述弹性组件(5)呈拉伸状态,迫使所述延伸件(22)卡设在卡槽(42)内以及第一、二连杆(31、41)紧密卡接;当第二连杆(41)脱离第一连杆(31),所述弹性组件(5)复位,迫使锁紧轮(4)转动至卡槽(42)脱离延伸件(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链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杆(3)上设置有控制锁紧杆(3)转动的脱钩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链钩,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钩把手包括固定杆(61)、脱钩把手杆(62),所述脱钩把手杆(62)转动设置在基座(1)上,所述固定杆(61)固定设置在锁紧杆(3)上,所述固定杆(61)的自由端位于脱钩把手杆(62)的一端的上方,所述固定杆(61)的自由端通过受拉伸的弹性组件(5)的弹力作用始终与脱钩把手杆(62)的上方相抵,所述脱钩把手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军从亚婷
申请(专利权)人:曼睿工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