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渗滤液调节池除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96549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渗滤液调节池除臭系统,包括进水管道、调节池密闭装置、臭气收集装置、水气分离器、抽气泵、吸附降解装置、火炬燃烧装置和MBR生化装置,进水管道、调节池密闭装置、臭气收集装置、水气分离器、抽气泵依次连通,吸附降解装置包括处理池和生物填料层,抽气泵与处理池连通,生物填料层设于处理池内用于对抽气泵泵入的气体进行吸附,MBR生化装置包括生化池和活性污泥输送管,活性污泥输送管与处理池连通用于将生化池内的活性污泥喷向生物填料层,处理池通过排泥管与生化池连接,处理池通过排气管与火炬燃烧装置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垃圾渗滤液产生的臭气污染问题,除臭效果好,活性污泥降解效果高,运行成本低且操作简单。

A deodorization system of landfill leachate lago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渗滤液调节池除臭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调节池除臭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生活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渗滤液主要采取建设密闭式大容量地下调节池的方式进行临时储存,然后集中处理,一方面起到水质均匀调配的作用,另一方面给垃圾渗滤液厌氧发酵提供厌氧环境。然而,调节池的臭气控制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难题。调节池的臭气主要是微生物厌氧发酵产生的代谢产物,按化学组成可分为以下几种:1)含硫化合物:如硫化氢、二氧化硫、硫醇、硫醚等;2)含氮化合物:如氨氮、胺、酰胺等;3)卤素及衍生物:如氯气、氯代烃等;4)烃类:如甲烷、烯烃、炔烃等;5)含氧化合物:如醇、酚、有机酸等。取调节池内臭气进行分析检测,有机物含量10%~60%,硫化氢浓度20~40ppm,氨含量约50mg/m3,臭气浓度约1000。目前现有处理此类恶臭臭气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⑴化学法,如酸洗碱洗、燃烧、催化氧化等;⑵物理法,如填料吸附;⑶生物化,如活性污泥法。诸多方法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除臭效果,但是同样存在许多不足,例如酸洗碱洗法不能彻底地去除挥发性有机臭气分子,处理成本高,吸收后的酸碱废水还需要单独处理;燃烧法需要添加大量的辅助燃料,能耗高,尾气需要再次处理;填料等吸附需要消耗大量的吸附剂,吸附能力有限,处理成本高;催化氧化法需要使用催化剂,技术复杂,反应过程较难控制,处理成本高。生物法存在处理效果不佳,能耗高、菌群易脱落、除臭效果不佳,难以做到有效高效地降解有机臭气的作用,操作较复杂,而且需要额外添加微生物菌剂使用成本较高,处理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解决垃圾渗滤液产生的臭气污染问题,除臭效果好,活性污泥降解效果高,运行成本低且操作简单的垃圾渗滤液调节池除臭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渗滤液调节池除臭系统,包括进水管道、调节池密闭装置、臭气收集装置、水气分离器、抽气泵、吸附降解装置、火炬燃烧装置和MBR生化装置,所述进水管道、调节池密闭装置、臭气收集装置、水气分离器、抽气泵依次连通,所述吸附降解装置包括处理池和生物填料层,所述抽气泵与处理池连通,所述生物填料层设于处理池内用于对抽气泵泵入的气体进行吸附,所述MBR生化装置包括生化池和活性污泥输送管,所述活性污泥输送管与处理池连通用于将生化池内的活性污泥喷向生物填料层,所述处理池通过排泥管与生化池连接,所述处理池通过排气管与火炬燃烧装置连接,所述火炬燃烧装置用于对处理池排出的气体进行焚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附降解装置还包括塑料填料层,所述塑料填料层与生物填料层之间设有隔离板,进入所述处理池的气体依次经过塑料填料层和生物填料层。所述除臭系统还包括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中水池、喷淋管和设于喷淋管上的第一喷头,所述喷淋管与中水池连接,所述第一喷头设于处理池内且位于塑料填料层的上方,所述抽气泵通过进气管与处理池连接,所述进气管与处理池的连接点在塑料填料层的上方。所述喷淋装置还包括清洗管,所述清洗管上设有第二喷头,所述清洗管与中水池连接连接,所述第二喷头设于处理池内且位于生物填料层的上方;所述活性污泥输送管与第二喷头连接,所述活性污泥输送管上设有污泥喷淋泵和污泥喷淋调节阀;所述中水池与喷淋管和清洗管之间设有中水喷淋泵,所述喷淋管和清洗管上设有第一中水阀和第二中水阀。所述排气管上设有甲烷检测仪,所述排气管分为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与火炬燃烧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排气管与大气连通,所述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上分别设有第一排气阀和第二排气阀。所述生物填料层包括生物填料和多层污泥支撑板,相邻的两层污泥支撑板中,一层污泥支撑板固定在隔离板上,另一层固定在处理池的池壁上,且固定在隔离板上的污泥支撑板与处理池的池壁之间具有一定间隙,固定在处理池的池壁上的污泥支撑板与隔离板之间具有一定间隙,所述活性污泥在多层污泥支撑板上的路径为S形,每层污泥支撑板上设有生物填料,所述活性污泥包裹在生物填料外,所述污泥支撑板上设有多个第一透气孔,所述第一透气孔的孔径小于活性污泥的粒径和生物填料的粒径。所述塑料填料层包括塑料填料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处理池的池壁和隔离板上,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个第二透气孔,所述第二透气孔的孔径小于塑料填料的粒径。所述调节池密闭装置包括调节池和土工膜,所述土工膜覆盖在调节池上,且土工膜延伸至调节池外周的地面上并固定;所述土工膜朝向调节池内的面设有多个浮盖,所述浮盖由土工膜包括海绵组成,所述浮盖的土工膜与覆盖调节池的土工膜之间焊接。所述臭气收集装置还包括臭气收集主管和多个进气支管,每个进气支管的一端穿过土工膜与调节池连通,另一端与臭气收集主管的进气端连接,所述臭气收集主管的出气端与水气分离器连接;所述进气支管分为上段和下段,所述上段位于土工膜的上面,且上段为PR管,所述下段位于土工膜下面,且下段的管外壁设有多个进气孔,管底通过盲板封闭。所述臭气收集主管的出口端与水气分离器之间设有可控制管道开度的管道控制阀门,所述臭气收集主管的出口端与管道控制阀门之间设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与调节池连接,所述回流管上设有排水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垃圾渗滤液调节池除臭系统,包括调节池密封系统、臭气收集系统、生物填料吸附-活性污泥降解系统,启动外部抽风系统将调节池内臭气通过臭气收集管道排入生物填料吸附-活性污泥降解系统,再通过生物填料吸附和活性污泥降解和吸附有害物质,进而将干净气体排入大气中,实现对臭气的处理,采用本工艺可以有效解决调节池内垃圾渗滤液厌氧微生物发酵产生的臭气污染大气的问题,具有除臭效果好、活性污泥降解效果高、运行成本低且操作简单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生物填料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生物填料层的污泥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塑料填料层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塑料填料层的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臭气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臭气收集装置的进气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调节池密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示:1、进水管道;2、调节池密闭装置;21、调节池;22、土工膜;23、浮盖;3、臭气收集装置;31、臭气收集主管;32、进气支管;321、上段;322、下段;323、进气孔;324、盲板;33、管道控制阀门;34、回流管;35、排水阀门;4、水气分离器;41、第一压力表;42、第二压力表;5、抽气泵;51、进气管;6、吸附降解装置;61、处理池;62、生物填料层;621、生物填料;622、污泥支撑板;623、第一透气孔;63、塑料填料层;631、塑料填料;632、支撑板;633、第二透气孔;64、隔离板;65、排泥管;651、排泥泵;66、排气管;661、第一排气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渗滤液调节池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道(1)、调节池密闭装置(2)、臭气收集装置(3)、水气分离器(4)、抽气泵(5)、吸附降解装置(6)、火炬燃烧装置(7)和MBR生化装置(8),所述进水管道(1)、调节池密闭装置(2)、臭气收集装置(3)、水气分离器(4)、抽气泵(5)依次连通,所述吸附降解装置(6)包括处理池(61)和生物填料层(62),所述抽气泵(5)与处理池(61)连通,所述生物填料层(62)设于处理池(61)内用于对抽气泵(5)泵入的气体进行吸附,所述MBR生化装置(8)包括生化池(81)和活性污泥输送管(82),所述活性污泥输送管(82)与处理池(61)连通用于将生化池(81)内的活性污泥(83)喷向生物填料层(62),所述处理池(61)通过排泥管(65)与生化池(81)连接,所述处理池(61)通过排气管(66)与火炬燃烧装置(7)连接,所述火炬燃烧装置(7)用于对处理池(61)排出的气体进行焚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渗滤液调节池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道(1)、调节池密闭装置(2)、臭气收集装置(3)、水气分离器(4)、抽气泵(5)、吸附降解装置(6)、火炬燃烧装置(7)和MBR生化装置(8),所述进水管道(1)、调节池密闭装置(2)、臭气收集装置(3)、水气分离器(4)、抽气泵(5)依次连通,所述吸附降解装置(6)包括处理池(61)和生物填料层(62),所述抽气泵(5)与处理池(61)连通,所述生物填料层(62)设于处理池(61)内用于对抽气泵(5)泵入的气体进行吸附,所述MBR生化装置(8)包括生化池(81)和活性污泥输送管(82),所述活性污泥输送管(82)与处理池(61)连通用于将生化池(81)内的活性污泥(83)喷向生物填料层(62),所述处理池(61)通过排泥管(65)与生化池(81)连接,所述处理池(61)通过排气管(66)与火炬燃烧装置(7)连接,所述火炬燃烧装置(7)用于对处理池(61)排出的气体进行焚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调节池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降解装置(6)还包括塑料填料层(63),所述塑料填料层(63)与生物填料层(62)之间设有隔离板(64),进入所述处理池(61)的气体依次经过塑料填料层(63)和生物填料层(6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渗滤液调节池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系统还包括喷淋装置(9),所述喷淋装置(9)包括中水池(91)、喷淋管(92)和设于喷淋管(92)上的第一喷头(921),所述喷淋管(92)与中水池(91)连接,所述第一喷头(921)设于处理池(61)内且位于塑料填料层(63)的上方,所述抽气泵(5)通过进气管(51)与处理池(61)连接,所述进气管(51)与处理池(61)的连接点在塑料填料层(63)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渗滤液调节池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9)还包括清洗管(93),所述清洗管(93)上设有第二喷头(931),所述清洗管(93)与中水池(91)连接连接,所述第二喷头(931)设于处理池(61)内且位于生物填料层(62)的上方;所述活性污泥输送管(82)与第二喷头(931)连接,所述活性污泥输送管(82)上设有污泥喷淋泵(84)和污泥喷淋调节阀(85);所述中水池(91)与喷淋管(92)和清洗管(93)之间设有中水喷淋泵(94),所述喷淋管(92)和清洗管(93)上设有第一中水阀(922)和第二中水阀(932)。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垃圾渗滤液调节池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66)上设有甲烷检测仪(71),所述排气管(66)分为第一排气管(661)和第二排气管(662),所述第一排气管(661)与火炬燃烧装置(7)连接,所述第二排气管(662)与大气连通,所述第一排气管(661)和第二排气管(662)上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黎黎周俊蔡斌高新肖宇轩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军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