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流道喷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6300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热流道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热流道喷嘴,包括主体、嘴体、铜套、发热机构、测温线以及感温装置,主体用于流通原料,主体装配于铜套内,主体的一端突伸出铜套,嘴体设置于主体的一端,主体和铜套之间设置有供热传递用的间隙,发热机构嵌入铜套;铜套的靠近嘴体的一端侧壁设置有缺口,测温线的一端经缺口后固定于主体内,测温线的另一端与感温装置连接,测温线与铜套的侧壁抵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嵌入铜套的发热机构来对铜套进行加热,然后通过间隙向主体传递热量,从而实现了加热均匀的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测温线抵触铜套,即通过测试铜套的温度来测得主体的温度,能够实现准确监控主体内塑料温度的效果。

A kind of hot runner nozz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流道喷嘴
本技术涉及热流道
,尤其是指一种热流道喷嘴。
技术介绍
热流道是一种通过加热的办法来使得流道和浇口的塑料保持熔融状态的注塑技术。相较于传统的注塑方式,热流道的优势在于模具的构造简单,成形容易、成形速度快等优点,因此而广受注塑行业的欢迎。喷嘴是热流道技术的一个重要部件,其作用是把把熔融状态的塑料喷出至成型模具中进行成型。但是目前的喷嘴具有以下不足:在加热喷嘴时,是通过直接加热主体(即用于流通塑料的部分)来进行加热的,这无疑会导致加热的均匀度不高,且会导致难以实施监控主体的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热流道喷嘴,即保证了加热的均匀度,又便于监控目前的加热温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热流道喷嘴,包括主体、嘴体、铜套、发热机构、测温线以及感温装置,所述主体用于流通原料,所述主体装配于所述铜套内,所述主体的一端突伸出所述铜套,所述嘴体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一端,所述主体和所述铜套之间设置有供热传递用的间隙,所述发热机构嵌入所述铜套并用于对所述主体进行加热;所述铜套的靠近所述嘴体的一端侧壁设置有缺口,所述测温线的一端经所述缺口后固定于所述主体内,所述测温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感温装置连接,所述测温线与所述铜套的侧壁抵触。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盖,所述固定盖螺纹连接于所述主体的一端,所述固定盖遮盖所述缺口,所述固定盖用于迫使所述测温线与所述铜套抵触。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盖,所述测温线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铜套和所述定位盖之间,所述定位盖的一侧设置有让位口,所述感温装置经所述让位口与所述测温线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定位盖与所述安装部通过螺钉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盖的侧壁还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装配有定位销;所述定位孔用于与外界部件的孔连通后,由所述定位销经该外界部件的孔后装配于所述定位孔内以实现定位。进一步的,所述发热机构包括发热丝以及接电插头,所述发热丝呈螺旋设置于所述铜套,所述发热丝嵌入所述铜套的外壁,所述接电插头连接于所述发热丝。进一步的,所述铜套的侧壁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对所述铜套发热时的膨胀进行补偿。进一步的,所述测温线遮挡于所述通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利用嵌入铜套的发热机构来对铜套进行加热,然后通过铜套与主体之间的间隙向主体传递热量,从而实现了加热均匀的效果;同时,本技术通过测温线抵触铜套,即通过测试铜套的温度来测得主体的温度,能够实现准确监控主体内塑料温度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另一视角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隐去固定盖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主体,2—嘴体,3—铜套,4—发热机构,5—测温线,6—感温装置,7—固定盖,8—定位盖,11—安装部,13—间隙,31—缺口,32—通孔,41—发热丝,42—接电插头,81—让位口,82—定位孔,83—定位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热流道喷嘴,包括主体1、嘴体2、铜套3、发热机构4、测温线5以及感温装置6,所述主体1用于流通原料,所述主体1装配于所述铜套3内,所述主体1的一端突伸出所述铜套3,所述嘴体2设置于所述主体1的一端,所述发热机构4嵌入所述铜套3并用于对所述主体1进行加热;所述铜套3的靠近所述嘴体2的一端的侧壁设置有缺口31,所述测温线5的一端经所述缺口31后固定于所述主体1内,所述测温线5的另一端与所述感温装置6连接,所述测温线5与所述铜套3的侧壁抵触。具体的,测温线5与感应装置均为可以从市面上直接购得的部件,且所述主体1与所述嘴体2一体成型。在本技术工作时,是通过发热机构4加热,由发热机构4先对铜套3进行加热,再通过铜套3把温度传递至主体1来实现主体1的加热的。在上述过程中,由于发热机构4是嵌入铜套3的,因此铜套3会先被加热,然后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可以自发地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物体)可知,由于加热后的铜套3温度比主体1的温度高,因此铜套3的热量会不断传递至主体1直至主体1与铜套3的温度相同,从而起到加热的效果。由于发热机构4加热的是铜套3,且铜套3的热量需经过间隙13才传递至主体1,因此热量在间隙13中会发生扩散而使得间隙13中温度变得均匀,即间隙13的热量是“包裹”住主体1来对主体1进行加热的,从而保证了加热均匀的效果;而由于在工作时,铜套3的温度和是与主体1的温度是一致的,因此通过测温线5与铜套3抵触,通过测出铜套3的温度即可获知主体1的温度,从而获得主体1内的原理(塑料)的温度。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还包括固定盖7,所述固定盖7螺纹连接于所述主体1的一端,所述固定盖7遮盖所述缺口31,所述固定盖7用于迫使所述测温线5与所述铜套3抵触。通过固定盖7的设置,除了能够挡在主体1与嘴体2的连接处来避免该连接处附着颗粒物以外,还能够把测温线5压向铜套3用于保证测温线5与铜套3可靠接触,从而保证了测温的效果。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盖8,所述测温线5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铜套3和所述定位盖8之间,所述定位盖8的一侧设置有让位口81,所述感温装置6经所述让位口81与所述测温线5连接。通过定位盖8的设置,用于对测温线5的另一端进行限位,从而保证了整根测温线5都与铜套3接触进行温度测试。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定位盖8的侧壁还设置有定位孔82,所述定位孔82内装配有定位销83;所述定位孔82用于与外界部件的孔连通后,由所述定位销83经该外界部件的孔后装配于所述定位孔82内以实现定位,从而保证了本技术能够可靠安装。具体的,所述主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安装部11,所述定位盖8与所述安装部11通过螺钉连接。即在组装本技术时,把定位盖8自主体1的远离安装部11的一端套入主体11,然后当定位盖8与安装部11抵触时,再从安装部11的另一端利用螺丝来连接定位盖8和安装部11,从而实现了安装部11与定位盖8的固定安装。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机构4包括发热丝41以及接电插头42,所述发热丝41呈螺旋设置于所述铜套3的外壁,所述发热丝41嵌入所述铜套3的外壁,所述接电插头42连接于所述发热丝41。通过把发热丝41呈螺旋状嵌入铜套3的外壁,能够让发热丝41对铜套3进行可靠而均匀地加热,进一步提升了铜套3对于主体1加热的均匀性。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铜套3的侧壁设置有通孔32,所述通孔32用于对所述铜套3发热时的膨胀进行补偿,具体为当铜套3因温度升高而发生膨胀时,通过该通孔32来补偿铜套3膨胀所增加的体积,能够避免铜套3发生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流道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嘴体、铜套、发热机构、测温线以及感温装置,所述主体用于流通原料,所述主体装配于所述铜套内,所述主体的一端突伸出所述铜套,所述嘴体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一端,所述主体和所述铜套之间设置有供热传递用的间隙,所述发热机构嵌入所述铜套并用于对所述主体进行加热;所述铜套的靠近所述嘴体的一端的侧壁设置有缺口,所述测温线的一端经所述缺口后固定于所述主体内,所述测温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感温装置连接,所述测温线与所述铜套的侧壁抵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流道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嘴体、铜套、发热机构、测温线以及感温装置,所述主体用于流通原料,所述主体装配于所述铜套内,所述主体的一端突伸出所述铜套,所述嘴体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一端,所述主体和所述铜套之间设置有供热传递用的间隙,所述发热机构嵌入所述铜套并用于对所述主体进行加热;所述铜套的靠近所述嘴体的一端的侧壁设置有缺口,所述测温线的一端经所述缺口后固定于所述主体内,所述测温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感温装置连接,所述测温线与所述铜套的侧壁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流道喷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盖,所述固定盖螺纹连接于所述主体的一端,所述固定盖遮盖所述缺口,所述固定盖用于迫使所述测温线与所述铜套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流道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盖,所述测温线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铜套和所述定位盖之间,所述定位盖的一侧设置有让位口,所述感温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昌明陈燕燕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贝斯特热流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