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3207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注塑成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定模、设于动模与定模之间的模腔、以及与注射机相连的注射机构;注射机构包括设于模腔顶部的喷嘴,喷嘴设有用于向模腔注入塑胶的出胶口,出胶口的一侧设有用于阻挡塑胶的阻挡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注塑模具通过在注射机构的喷嘴出胶口一侧设置阻挡部,出胶口向模腔内注入塑胶时,出胶口只能从除阻挡部的其它方向向模腔内注入塑胶,进入模腔内的塑胶从其它位置流动后都往阻挡部的对应位置汇聚形成结合线,使得产品的结合线位置固定,产品外观一致性好,且避免在产品正面形成结合线,使结合线不影响产品外观。

An injection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成型
,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注塑成型方法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花色品种多,形状可以由简到繁,尺寸可以由大到小,而且制品尺寸精确,能成形状复杂的制件,注塑成型适用于大量生产形状复杂产品,生产效率高。注塑成型技术是将颗粒状或粉末状的聚合物原料加入聚合物料筒,在加热或机械剪切作用下塑化,最后将热熔塑胶注射模具的模腔内,并冷却固化形成塑料制品。现有技术中,注塑模具在注塑成型产品时,通常通过注射机构的喷嘴向模腔注射塑胶,由于喷嘴内塑胶的压力作用,塑胶从喷嘴的出胶口的四周向模腔喷射,塑胶进入模腔内四处流动,塑胶汇合位置不固定,使得产品形成结合线的位置不固定,产品外观一致性差,且易在产品正面形成结合线,从而影响产品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注塑模具存在成型产品时形成的结合线位置不固定,产品外观一致性差,且易在产品正面形成结合线,从而影响产品外观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定模、设于所述动模与所述定模之间的模腔、以及与注射机相连的注射机构;所述注射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模腔顶部的喷嘴,所述喷嘴设有用于向所述模腔注入塑胶的出胶口,所述出胶口的一侧设有用于阻挡塑胶的阻挡部。优选的,所述注射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动模的进胶嘴以及连接所述喷嘴与所述进胶嘴的浇注管,所述喷嘴与所述浇注管套接。优选的,所述模腔设有多个,所述注射机构设有多个所述喷嘴,每个所述喷嘴通过一所述浇注管与所述进胶嘴连接,且每个所述喷嘴设置在一个所述模腔的顶部。优选的,所述注射机构包括还包括加强支撑件,所述浇注管固定于所述加强支撑件上。优选的,所述阻挡部一体成型于所述喷嘴上。优选的,所述喷嘴的一端内凹形成一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内壁为光滑曲面,所述出胶口设于所述凹陷部的底部。优选的,所述凹陷部的外围设有一锥形面,所述阻挡部设置于所述锥形面上并相对所述锥形面凸起设置。本技术提供的注塑模具通过在注射机构的喷嘴出胶口一侧设置阻挡塑胶的阻挡部,出胶口向模腔内注入塑胶时,由于阻挡部阻挡塑胶从阻挡部所在的一侧喷出,使得出胶口只能从除去阻挡部的其它方向向模腔内注入塑胶,进入模腔内的塑胶从其它位置流动后都往阻挡部的对应位置汇聚形成结合线,使得产品的结合线位置固定,产品外观一致性好;而且,在注塑成型前,将喷嘴的阻挡部对应放置在模腔的对应成型产品背面的位置,从而使得结合线形成在产品的背面,避免在产品正面形成结合线,使结合线不影响产品外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的立体结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中注射机构的立体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中喷嘴的立体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中喷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通过在注射机构的喷嘴出胶口一侧设置阻挡塑胶的阻挡部,出胶口向模腔内注入塑胶时,由于阻挡部阻挡塑胶从阻挡部所在的一侧喷出,使得出胶口只能从除去阻挡部的其它方向向模腔内注入塑胶,进入模腔内的塑胶从其它位置流动后都往阻挡部的对应位置汇聚形成结合线,使得产品的结合线位置固定,产品外观一致性好;而且,在注塑成型前,将喷嘴的阻挡部对应放置在模腔的对应成型产品背面的位置,从而使得结合线形成在产品的背面,避免在产品正面形成结合线,使结合线不影响产品外观。请结合参照图1-图6,本技术实施例的注塑模具包括动模1、定模2、设于动模1与定模2之间的模腔3、以及与注射机(未图示)相连的注射机构4;注射机构4包括设于模腔3顶部的喷嘴41,喷嘴41设有用于向模腔3注入塑胶的出胶口411,出胶口411的一侧设有用于阻挡塑胶的阻挡部412。本技术实施例的注塑模具通过在注射机构4的喷嘴41的出胶口411一侧设置阻挡塑胶的阻挡部412,在出胶口411向模腔3内注入塑胶时,由于阻挡部412阻挡塑胶从阻挡部412所在的一侧喷出,使得出胶口411只能从除阻挡部412的其它方向向模腔3内注入塑胶,进入模腔3内的塑胶从其它位置最后都往阻挡部412的对应位置汇聚形成结合线,使得产品的结合线位置固定,外观一致性好,而且,在注塑加工时,将喷嘴41的阻挡部412对应放置在模腔3的对应成型产品背面的位置,从而使得结合线形成在产品的背面,不影响产品外观。本技术实施例中,注塑模具包括底板5以及固定于底板5上的固定环6,定模2设置于固定环6上。注塑模具还包括与注射机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板7以及用于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7和动模1的第二固定板8,注射机构4与第一固定板7、第二固定板8以及动模1固定成一体。本技术实施例中,注塑模具还包括与动模1驱动连接的驱动装置(未图示),驱动装置可以为气缸、液压缸或其它驱动机构。在注塑成型产品时,通过驱动装置驱动该动模1与定模2盖合;在产品成型完成时,通过驱动装置驱动该动模1与定模2分离,方便取出成型产品。本技术实施例中,模腔3由设置在定模2上的第一模具体31和第二模具体32相互盖合形成。在注塑成型产品时,第一模具体31和第二模具体32相互盖合形成模腔3用于成型产品;在成型产品完成后,第一模具体31和第二模具体32可分离以方便取出产品。在注塑成型产品时,在模腔3内放置用于成型产品的镶件20,通过驱动装置驱动该动模1与定模2盖合,注塑机构4的喷嘴41与动模1同步运动,喷嘴41移动至模腔3顶部,并通过喷嘴41向模腔3内注入热塑胶,热塑胶在镶件20的外围冷却成型产品。由于阻挡部412阻挡热塑胶从阻挡部412所在的一侧喷出,出胶口411的塑胶只能从除阻挡部412的其它方向向模腔3内注入热塑胶,进入模腔3内的塑胶在模腔3内流动并最后从其它位置都往阻挡部412的对应位置汇聚形成结合线,使得每次加工成型的产品的结合线位置均位于对应阻挡部412的位置,使得产品的结合线位置固定,外观一致性好;而且,在注塑时,先将喷嘴41的阻挡部412对应放置在模腔3的成型产品背面的位置,从而使得结合线形成在产品的背面,不影响产品外观。本技术实施例中,定模2上设有若干个导柱21,动模1、第一固定板7以及第二固定板8分别设有与导柱21配合的通孔10,导柱21同时穿过动模1、第一固定板7以及第二固定板8上的通孔10,动模1与定模2盖合或分离时,驱动装置驱动该动模1连同第一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定模、设于所述动模与所述定模之间的模腔、以及与注射机相连的注射机构;/n所述注射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模腔顶部的喷嘴,所述喷嘴设有用于向所述模腔注入塑胶的出胶口,所述出胶口的一侧设有用于阻挡塑胶的阻挡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定模、设于所述动模与所述定模之间的模腔、以及与注射机相连的注射机构;
所述注射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模腔顶部的喷嘴,所述喷嘴设有用于向所述模腔注入塑胶的出胶口,所述出胶口的一侧设有用于阻挡塑胶的阻挡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动模的进胶嘴以及连接所述喷嘴与所述进胶嘴的浇注管,所述喷嘴与所述浇注管套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设有多个,所述注射机构设有多个所述喷嘴,每个所述喷嘴通过一所述浇注管与所述进胶嘴连接,且每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再凡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胜航精密连接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