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送带用楔带轮注塑件生产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6297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送带用楔带轮注塑件生产用模具,包括下模套管和上模板体,所述下模套管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下模柱体,所述下模柱体的外侧壁均匀开设有凹槽,所述上模板体的下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插入所述凹槽内,所述上模板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上模套管;通过设置第一模板插条和第二模板插条插入空腔内,可以使成型的楔带轮注塑件内壁呈现蜂窝状结构,用以提高楔带轮注塑件的强度,配合在下模柱体上开设的凹槽,使得楔带轮注塑件成型后,内部具有支撑条状结构,再次增加楔带轮注塑件的强度,避免还需增加轴承或钢环的情况出现,省时省力,降低了成本。

A kind of mould for the production of injection parts of wedge pulley for conveyor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送带用楔带轮注塑件生产用模具
本技术涉及楔带轮生产设备
,具体为一种传送带用楔带轮注塑件生产用模具。
技术介绍
楔带轮属于物流滚筒配件,一般适用于传送带上,楔带轮在传送带上使用时会受到一定外力,注塑件是指由注塑机生产的各种注塑产品统称注塑件,包括各种包装,零件等。主要是由聚乙烯或聚丙烯等材料并添加了多种有机溶剂后制成的,注塑件的优点就是一体成型,通过将由聚乙烯或聚丙烯等材料并添加了多种有机溶剂注入楔带轮模具中,即可将楔带轮注塑成型,现有的楔带轮模具生产出楔带轮注塑件的产品强度不够,使用时,需增加轴承或钢环,操作麻烦,浪费时间,且提高了成本,背离了一体成型使用的优点,为此,提出一种传送带用楔带轮注塑件生产用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送带用楔带轮注塑件生产用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传送带用楔带轮注塑件生产用模具,包括下模套管和上模板体,所述下模套管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下模柱体,所述下模柱体的外侧壁均匀开设有凹槽,所述上模板体的下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插入所述凹槽内,所述上模板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上模套管,所述上模套管的下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第一模板插条和第二模板插条,所述第一模板插条和所述第二模板插条插入所述空腔内。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下模套管的下表面设有下模支撑板,所述下模支撑板的上表面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模支撑板,所述上模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上模板体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下模支撑板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弧形板体。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下模支撑板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电性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电性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气缸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下模套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收集套管,所述收集套管的上表面开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套管的外侧壁设有管体,所述管体与所述收集槽连通,所述管体的一端安装有阀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下模套管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半圆形板体,所述第一半圆形板体的一侧铰接有第二半圆形板体,所述第一半圆形板体和所述第二半圆形板体的内侧壁均对称均匀开设有半圆形凹槽,所述下模柱体的外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模板插条和第二模板插条插入空腔内,可以使成型的楔带轮注塑件内壁呈现蜂窝状结构,用以提高楔带轮注塑件的强度,配合在下模柱体上开设的凹槽,使得楔带轮注塑件成型后,内部具有支撑条状结构,再次增加楔带轮注塑件的强度,避免还需增加轴承或钢环的情况出现,省时省力,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上模套管和下模套管的连接方式图;图3为本技术中上模板体和下模柱体的连接方式图;图4为本技术中第一半圆形板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模支撑板;2、支撑板;3、上模支撑板;4、第一气缸;41、第一开关;5、下模套管;51、空腔;52、第一半圆形板体;53、第二半圆形板体;54、半圆形凹槽;6、下模柱体;61、连板;62、凹槽;7、上模板体;71、凸起部;8、上模套管;81、第一模板插条;82、第二模板插条;9、收集套管;91、收集槽;92、管体;93、阀门;10、固定板;101、第二气缸;102、弧形板体;103、第二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传送带用楔带轮注塑件生产用模具,包括下模套管5和上模板体7,所述下模套管5的内部设有空腔51,所述空腔51内设有下模柱体6,所述下模柱体6的外侧壁均匀开设有凹槽62,所述上模板体7的下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凸起部71,所述凸起部71插入所述凹槽62内,所述上模板体7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上模套管8,所述上模套管8的下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第一模板插条81和第二模板插条82,所述第一模板插条81和所述第二模板插条82插入所述空腔51内。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下模套管5的下表面设有下模支撑板1,所述下模支撑板1的上表面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模支撑板3,所述上模支撑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4,所述第一气缸4的输出轴与所述上模板体7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通过以上设置,下模支撑板1可以对下模套管5提供支撑,支撑板2可以为上模支撑板3提供支撑,上模支撑板3可以为第一气缸4提供支撑,第一气缸4的输出轴可以带动上模板体7上下运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下模支撑板1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气缸101,所述第二气缸10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弧形板体102;固定板10可以为第二气缸101提供支撑,第二气缸101的输出轴可以带动弧形板体102对第一半圆形板体52和第二半圆形板体53进行固定。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下模支撑板1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一开关41和第二开关103,所述第一开关41的电性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气缸4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开关103的电性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气缸101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通过以上设置,第一开关41可以控制第一气缸4的启动与关闭,第二开关103可以控制第二气缸101的启动与关闭。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下模套管5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收集套管9,所述收集套管9的上表面开设有收集槽91,所述收集套管9的外侧壁设有管体92,所述管体92与所述收集槽91连通,所述管体92的一端安装有阀门93;由于在注塑过程中,第一模板插条81和第二模板插条82插入空腔51内后,会出现有机溶剂溢出现象,导致有机溶剂落在下模支撑板1上,落在下模支撑板1上的有机溶剂在下模支撑板1上流动,清理面积增大,给工作人员的清理带来一定的难度,通过以上设置,在有机溶剂溢出时,会流入收集套管9的收集槽91内,通过打开阀门93,可以使有机溶剂通过管体92流出,对溢出的有机溶剂进行收集,减小清理面积,同时避免资源浪费。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下模套管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半圆形板体52,所述第一半圆形板体52的一侧铰接有第二半圆形板体53,所述第一半圆形板体52和所述第二半圆形板体53的内侧壁均对称均匀开设有半圆形凹槽54,所述下模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送带用楔带轮注塑件生产用模具,包括下模套管(5)和上模板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套管(5)的内部设有空腔(51),所述空腔(51)内设有下模柱体(6),所述下模柱体(6)的外侧壁均匀开设有凹槽(62),所述上模板体(7)的下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凸起部(71),所述凸起部(71)插入所述凹槽(62)内,所述上模板体(7)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上模套管(8),所述上模套管(8)的下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第一模板插条(81)和第二模板插条(82),所述第一模板插条(81)和所述第二模板插条(82)插入所述空腔(5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送带用楔带轮注塑件生产用模具,包括下模套管(5)和上模板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套管(5)的内部设有空腔(51),所述空腔(51)内设有下模柱体(6),所述下模柱体(6)的外侧壁均匀开设有凹槽(62),所述上模板体(7)的下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凸起部(71),所述凸起部(71)插入所述凹槽(62)内,所述上模板体(7)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上模套管(8),所述上模套管(8)的下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第一模板插条(81)和第二模板插条(82),所述第一模板插条(81)和所述第二模板插条(82)插入所述空腔(5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送带用楔带轮注塑件生产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套管(5)的下表面设有下模支撑板(1),所述下模支撑板(1)的上表面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模支撑板(3),所述上模支撑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4),所述第一气缸(4)的输出轴与所述上模板体(7)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传送带用楔带轮注塑件生产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支撑板(1)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一侧安装有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吉特精密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