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套装配对中辅助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6049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轴套装配对中辅助机构,包括轴定位器、轴套定位器、连接轴定位器和轴套定位器的连接梁;所述轴定位器包括第一定位座、第一立柱、第一转接组件,所述第一转接组件包括第一滑件、第一驱动件、第一对中件,第一对中件包括相对设置的前对中板和后对中板,在两者之间设置双排导向轮,两排导向轮中间形成第一对中槽;所述轴套定位器包括第二定位座、第二立柱、第二转接组件,第二转接组件包括第二滑件、第二驱动件,在第二滑件的前端挖设有第二对中槽;所述第一对中槽、第二对中槽同轴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设计巧妙,体积小、便于携带和移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精准对中,有效提升轴与轴套类零件的装配效率。

An auxiliary mechanism in the matching of shaft se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套装配对中辅助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套装配对中辅助机构,属于机械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科技进步,机床设备精度逐渐提升,一些涉及到密封作用的轴与轴套尺寸公差范围越来越小,部分设计公差两者相差控制在几丝以内,甚至仅2~3丝,这就对装配工序带来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装配方法,是利用人工将轴套套入轴上到达指定位置。在装配过程中完全靠手感来找中心,过程费时费力;而且装配过程中多数采用敲击震动方式推进,敲击时轴套与轴之间发生碰撞,对轴和轴套都造成不同程度的磕碰伤。整个过程中轴套中心处于不同偏离角度,一个过量就可能导致轴和轴套之间相互咬合卡死,导致轴套进退都不行,需要反复重装,装配效率非常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套装配对中辅助机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套装配对中辅助机构,包括轴定位器、轴套定位器、连接轴定位器和轴套定位器的连接梁;所述轴定位器包括固定连接在轴体外壁的第一定位座、垂直设置在第一定位座上的第一立柱、滑配在第一立柱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套装配对中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轴定位器、轴套定位器、连接轴定位器和轴套定位器的连接梁(9);所述轴定位器包括固定连接在轴体外壁的第一定位座(1)、垂直设置在第一定位座(1)上的第一立柱(2)、滑配在第一立柱(2)外侧的第一转接组件(3),所述第一转接组件(3)包括套装在第一立柱(2)上的第一滑件(31)、用于驱动第一滑件(31)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件、以及第一对中件,所述第一对中件包括相对设置的前对中板(32)和后对中板(33),在前对中板(32)和后对中板(33)之间设置有上下双排的导向轮(34),两排导向轮(34)中间形成容置连接梁(9)的第一对中槽(4);所述轴套定位器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套装配对中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轴定位器、轴套定位器、连接轴定位器和轴套定位器的连接梁(9);所述轴定位器包括固定连接在轴体外壁的第一定位座(1)、垂直设置在第一定位座(1)上的第一立柱(2)、滑配在第一立柱(2)外侧的第一转接组件(3),所述第一转接组件(3)包括套装在第一立柱(2)上的第一滑件(31)、用于驱动第一滑件(31)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件、以及第一对中件,所述第一对中件包括相对设置的前对中板(32)和后对中板(33),在前对中板(32)和后对中板(33)之间设置有上下双排的导向轮(34),两排导向轮(34)中间形成容置连接梁(9)的第一对中槽(4);所述轴套定位器包括固定连接在轴套外壁的第二定位座(5)、垂直设置在第二定位座(5)上的第二立柱(6)、滑配在第二立柱(6)外侧的第二转接组件(7),所述第二转接组件(7)包括套装在第二立柱(6)上的第二滑件(71)、用于驱动第二滑件(71)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件,在第二滑件(71)的前端挖设有用于连接梁(9)穿过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涛张亮曲建锋胡仕伟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凯泉杂质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