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跃海专利>正文

带有混合层的燃气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996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带有混合层的燃气炉,由炉体(1)、鼓风机(2)、空气输送管(3)、气体输送管(4)、空气气体混合层(5)、隔离板(6)、隔离板孔(7)、炉头(8)、炉头孔(9)、燃烧层(10)、可拆炉盖(11)等组成。是通过鼓风机鼓风空气输送管,气体输送管将输送的空气气体进入空气气体混合层混合后,从隔离板孔和炉头孔进入燃烧层进行燃烧,达到节能、省电、最佳状态,值得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混合层的燃气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厨房用品炉具,尤其是一种带有混合层的燃气炉。
技术介绍
现有的燃气炉采用空气和气体混合,是由一层燃烧组成的燃烧层。而且又是直接吹风和供气至炉头燃烧。使用过程容易产生气体直冲燃烧火焰不均匀、耗电大、浪费气体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混合层的燃气炉。它将现有的燃烧炉直接吹风和供气燃烧缺点。改进设计为多层结构空气气体混合层,通过鼓风机鼓风产生的空气和气体在混合层内进行混合后送至炉头及燃烧混合层。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带有混合层的燃气炉。它们之间的组成关系为:由炉体相连的鼓风机及空气输送管和气体输送管,输入的空气和气体至混合层内进行混合后,通过隔离板上设有的隔离板孔和炉头上设有的炉头孔进入燃烧层进行燃烧,可拆炉盖盖在炉体上。采用这样原理的优点是节省气体、耗电小、燃烧均匀、火力猛。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附图所示的本技术是包括炉体(1)、鼓风机(2)、空气输送管(3)、气体输送管(4)、空气气体混合层(5)、隔离板(6)、隔离板孔(7)、炉头(8)、炉头孔(9)、燃烧层(10)、可拆炉盖(11)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由炉体(1)相连的鼓风机(2)空气输送管(3)和气体输送管(4),输入的空气和气体至混合层(5)内进行混合后,通过隔离板(6)上设有的隔离板孔(7)和炉头(8)上设有的炉头孔(9)进入燃烧层(10)进行燃烧,可拆炉盖(11)等组成;由炉体(1)及鼓风机(2)空气输送管(3)和气体输送管(4)输入空气气体至空气-->气体混合层(5)内进行混合后,通过隔离板(6)上设有的隔离板孔(7)和炉头(8)上设有的炉头孔(9)进入燃烧层(10)进行燃烧;可拆炉盖(11)盖在炉体(1)上。所述的空气输送管(3),可有1-38条空气输送管;所述的气体输送管(4),可有1-38条气体输送管;所述的隔离板孔(7),可有1-300个隔离板孔;所述的炉头孔(9),可有1-300个炉头孔。本技术是还有混合层的燃烧炉,充分利用空气和气体经混合层混合后均匀分流燃烧,达到理想效果值得推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混合层的燃气炉,包括炉体(1)、鼓风机(2)、空气输送管(3)、气体输送管(4)、空气气体混合层(5)、隔离板(6)、隔离板孔(7)、炉头(8)、炉头孔(9)、燃烧层(10)、可拆炉盖(11)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由炉体(1)相连的鼓风机(2)空气输送管(3)和气体输送管(4),输入的空气和气体至混合层(5)内进行混合后,通过隔离板(6)上设有的隔离板孔(7)和炉头(8)上设有的炉头孔(9)进入燃烧层(10)进行燃烧,可拆炉盖(11)盖在炉体(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混合层的燃气炉,包括炉体(1)、鼓风机(2)、空气输送管(3)、气体输送管(4)、空气气体混合层(5)、隔离板(6)、隔离板孔(7)、炉头(8)、炉头孔(9)、燃烧层(10)、可拆炉盖(11)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由炉体(1)相连的鼓风机(2)空气输送管(3)和气体输送管(4),输入的空气和气体至混合层(5)内进行混合后,通过隔离板(6)上设有的隔离板孔(7)和炉头(8)上设有的炉头孔(9)进入燃烧层(10)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跃海
申请(专利权)人:陈跃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