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钨钢棒烧结后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5958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钨钢棒烧结后冷却装置,包括箱体、支撑片、风扇以及底导流结构;所述箱体为顶部开口的长方体空心结构,所述支撑片位于箱体内部,所述支撑片上设置有定位V槽,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风扇位于通孔内,所述底导流结构位于箱体的底面上,所述底导流结构包括第一侧导流块、第二侧导流块以及中心导流块,所述第一侧导流块、第二侧导流块以及中心导流块上均设置有导流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钨钢棒烧结后冷却装置,可对经过烧结的钨钢棒进行放置并冷却,使钨钢棒快速、均匀的进行空冷。

A cooling device after sintering tungsten steel b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钨钢棒烧结后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钨钢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钨钢棒烧结后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钨钢棒材是一种以硬质合金钨钢为主要原料,再加上其它贵重金属和粘贴相经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压制烧结而成的高硬度、高强度的合金材料,广泛用于国民生产加工领域。硬质合金在烧结过程中,因是粉末烧结,所以同普通模具钢相比,性能无方向性,在加工过程中可根据规格需要进行不同形状的分割,超硬材料的断裂韧性都较小。在很大范围内,硬质合金兼具良好的硬度和韧性,因此其成为适用性最广的硬质材料,广泛应用于工程和工具产品。钨钢棒才完成烧结后,需要进行冷却。冷却的方式多为自然空冷。但是,现有的冷却承载机构大多对钨钢棒的接触面积过大,导致钨钢棒的冷却不均匀,并且冷却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钨钢棒烧结后冷却装置,可对经过烧结的钨钢棒进行放置并冷却,使钨钢棒快速、均匀的进行空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钨钢棒烧结后冷却装置,包括箱体、支撑片、风扇以及底导流结构;所述箱体为顶部开口的长方体空心结构,所述支撑片位于箱体内部,所述支撑片上设置有定位V槽,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风扇位于通孔内,所述底导流结构位于箱体的底面上,所述底导流结构包括第一侧导流块、第二侧导流块以及中心导流块,所述第一侧导流块、第二侧导流块以及中心导流块上均设置有导流弧面。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片呈片状并且竖向设置,所述支撑片的两端与箱体的侧壁连接,所述支撑片的底端与箱体的底面留有间隙。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片上的定位V槽的开口朝上,所述定位V槽沿支撑片的长度方向呈直线阵列状布置。进一步的,所述风扇沿箱体的侧壁的长度方向呈直线阵列状布置,所述风扇的转轴水平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导流块和第二侧导流块均相对于中心导流块呈左右对称状布置;所述第二侧导流块位于第一侧导流块与中心导流块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种钨钢棒烧结后冷却装置,通过箱体、支撑片、风扇以及底导流结构的配合使用,可对经过烧结的钨钢棒进行放置并冷却,定位V槽可对钨钢棒进行定位,与钨钢棒的接触面积小,避免钨钢棒冷却不均匀,并且风扇可以产生气流,可使钨钢棒快速、均匀的进行空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钨钢棒烧结后冷却装置的整体结构轴测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钨钢棒烧结后冷却装置的整体结构正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面示意图。图中:1、箱体;2、支撑片;3、定位V槽;4、通孔;5、风扇;6、底导流结构;61、第一侧导流块;62、第二侧导流块;63、中心导流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考图1至图3,一种钨钢棒烧结后冷却装置,包括箱体1、支撑片2、风扇5以及底导流结构6;所述箱体1为顶部开口的长方体空心结构,所述支撑片2位于箱体1内部,所述支撑片2上设置有定位V槽3,所述箱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4,所述风扇5位于通孔4内,所述风扇5用于吹风,从而加快空冷速度,所述底导流结构6位于箱体1的底面上,所述底导流结构6包括第一侧导流块61、第二侧导流块62以及中心导流块63,所述第一侧导流块61、第二侧导流块62以及中心导流块63上均设置有导流弧面;所述第一侧导流块61、第二侧导流块62以及中心导流块63均用于对风扇5吹出的风起导流作用,使风吹向定位V槽3上的钨钢棒。所述支撑片2呈片状并且竖向设置,所述支撑片2的两端与箱体1的侧壁连接,所述支撑片2的底端与箱体1的底面留有间隙,以利于通风。所述支撑片2上的定位V槽3的开口朝上,所述定位V槽3沿支撑片2的长度方向呈直线阵列状布置,所述定位V槽3用于对待冷却的钨钢棒进行定位和存放。所述风扇5沿箱体1的侧壁的长度方向呈直线阵列状布置,所述风扇5的转轴水平设置。所述第一侧导流块61和第二侧导流块62均相对于中心导流块63呈左右对称状布置;所述第二侧导流块62位于第一侧导流块61与中心导流块63之间。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将烧结完成的钨钢棒从烧结炉中取出后,可水平放置在支撑片2上的定位V槽3内;然后多个风扇5通电运转,朝向箱体1内部送风;从风扇1吹出的风,首先经过第一侧导流块61上的导流弧面的导流作用,向斜上方吹向与之对应的定位V槽3,然后经过第二侧导流块62上的导流弧面的导流作用,向斜上方吹向与之对应的定位V槽3,最后经过中心导流块63上的导流弧面的导流作用,向斜上方吹向与之对应的定位V槽3;到达中心导流块63处的风,在对流作用下,向上方流动,从而可对多个定位V槽3内的钨钢棒进行快速、均匀的冷却。上述实施例用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技术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理解为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钨钢棒烧结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支撑片(2)、风扇(5)以及底导流结构(6);所述箱体(1)为顶部开口的长方体空心结构,所述支撑片(2)位于箱体(1)内部,所述支撑片(2)上设置有定位V槽(3),所述箱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4),所述风扇(5)位于通孔(4)内,所述底导流结构(6)位于箱体(1)的底面上,所述底导流结构(6)包括第一侧导流块(61)、第二侧导流块(62)以及中心导流块(63),所述第一侧导流块(61)、第二侧导流块(62)以及中心导流块(63)上均设置有导流弧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钨钢棒烧结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支撑片(2)、风扇(5)以及底导流结构(6);所述箱体(1)为顶部开口的长方体空心结构,所述支撑片(2)位于箱体(1)内部,所述支撑片(2)上设置有定位V槽(3),所述箱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4),所述风扇(5)位于通孔(4)内,所述底导流结构(6)位于箱体(1)的底面上,所述底导流结构(6)包括第一侧导流块(61)、第二侧导流块(62)以及中心导流块(63),所述第一侧导流块(61)、第二侧导流块(62)以及中心导流块(63)上均设置有导流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钨钢棒烧结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片(2)呈片状并且竖向设置,所述支撑片(2)的两端与箱体(1)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姜潭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陆钢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