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直折弯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909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钢筋折弯技术领域,尤其为调直折弯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内穿设有第一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轴承和第一转轴,用于促使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进行上下活动,进而实现压块的上下移动,便于对钢筋进行折弯工作,该装置采用压块、第一转轴、第一轴承、第一力臂、第二力臂和固定板,实现了对钢筋的折弯处理,同时达到了对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之间的距离调整,达到最省力状态,采用转轮、第二把手和伸缩组件,实现了对钢筋的左右移动,避免了人们手部直接与钢筋接触,保障了人们的安全,整个装置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Straightening and bend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直折弯机构
本技术属于钢筋折弯
,具体涉及调直折弯机构。
技术介绍
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包括光圆钢筋、带肋钢筋、扭转钢筋。目前在钢筋生产后,使用时,需要根据需求对其进行折弯处理,但是目前的折弯机构的力臂大多采用固定长度,无法对力臂长度进行调节,给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在对钢筋的不同位置进行折弯时,需要人工拉动钢筋进行位置调节,费时费力,同时钢筋会磨伤人们手部,不利于保障人们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调直折弯机构,具有力臂长度可调和使用方便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调直折弯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内穿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力臂,所述第一力臂的前侧开设有若干个调节孔,其中一个所述调节孔内穿设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一端穿过调节孔并固定连接有压块,所述螺纹柱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挤压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调直折弯机构,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15),所述第一轴承(15)内穿设有第一转轴(13),所述第一转轴(1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力臂(7),所述第一力臂(7)的前侧开设有若干个调节孔(6),其中一个所述调节孔(6)内穿设有螺纹柱(18),所述螺纹柱(18)的一端穿过调节孔(6)并固定连接有压块(12),所述螺纹柱(18)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19),所述螺母(19)挤压在第一力臂(7)的后侧,所述第一力臂(7)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表面穿设有第二力臂(9),所述第二力...

【技术特征摘要】
1.调直折弯机构,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15),所述第一轴承(15)内穿设有第一转轴(13),所述第一转轴(1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力臂(7),所述第一力臂(7)的前侧开设有若干个调节孔(6),其中一个所述调节孔(6)内穿设有螺纹柱(18),所述螺纹柱(18)的一端穿过调节孔(6)并固定连接有压块(12),所述螺纹柱(18)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19),所述螺母(19)挤压在第一力臂(7)的后侧,所述第一力臂(7)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表面穿设有第二力臂(9),所述第二力臂(9)的顶部设置有固定螺栓(11),所述第二力臂(9)的侧面开设有第二凹槽(17),所述连接杆(10)位于第二凹槽(17)内,所述固定螺栓(11)的底部与连接杆(10)的顶部搭接,所述支撑板(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侧面开设有固定孔(4),所述固定孔(4)内穿设有钢筋(2),所述钢筋(2)位于压块(12)的下方,所述固定孔(4)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22),所述第一凹槽(22)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滑槽(26),所述滑槽(26)内固定连接有伸缩组件(24),两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加明张研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沛衡五金弹簧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