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结构的泡茶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499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泡茶碗,包括有碗本体和可拆卸式转动枢接在碗本体内的过滤碗;所述碗本体的内侧壁对称设置有两第一枢接部;所述过滤碗的外侧壁对称设置有两与第一枢接部转动枢接的第二枢接部;借助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泡茶碗不管碗本体保持直立状态或倾斜出液状态,过滤碗始终保持直立状态不倾斜,有效起到过滤作用,过滤效果好。

Tea making bowl with new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结构的泡茶碗
本技术涉及一种茶具,尤其是指一种新型结构的泡茶碗。
技术介绍
传统泡茶沏茶过程,是首先在泡茶碗内冲泡茶叶,之后手拿起整个泡茶碗并且按压碗盖,倾斜整个泡茶碗,将泡茶碗内茶水倒于茶海内,最后将茶海内茶水倒于各茶杯内供人食用。现有的泡茶碗不具有过滤结构,都是直接使用碗盖盖合泡茶碗的碗口来防止茶叶倒出泡茶碗;但是,这种泡茶碗结构倒茶水时,需要在泡茶碗和碗盖之间留有一小口方便茶水流出,由于留有小口都是泡茶者自己看情况预留,因此,这个小口有大有小并无法统一,当这个小口比较大时,茶叶就可能通过顺着水流通过这一小口倒出泡茶碗,泡茶效果非常不好;而且需要在倒茶水时需要全程手动按压碗盖,不仅操作很不方便,还容易烫伤,也影响卫生。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泡茶碗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泡茶碗,不管碗本体保持直立状态或倾斜出液状态,过滤碗始终保持直立状态不倾斜,有效起到过滤作用,过滤效果好。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新型结构的泡茶碗,其包括有碗本体和可拆卸式转动枢接在碗本体内的过滤碗;所述碗本体的内侧壁对称设置有两第一枢接部;所述过滤碗的外侧壁对称设置有两与第一枢接部转动枢接的第二枢接部。所述第一枢接部为转动轴,第二枢接部为与转动轴转动枢接的转动槽。第二枢接部为转动轴,所述第一枢接部为与转动轴转动枢接的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具有供转动轴卡入转动槽的槽口。所述碗本体的内径等于过滤碗的外径。所述第一枢接部设置于碗本体的碗口内侧;所述第二枢接部设置于过滤碗的碗口外侧。所述过滤碗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过滤孔。所述碗本体设置有连通碗本体内部的出液嘴。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泡茶碗在泡茶使用时,可将茶叶放置在过滤碗内,并向碗本体加入开水浸泡成茶水;当需要倒出茶水时,手动倾斜碗本体出液,而过滤碗始终保持原状不倾斜,过滤碗可遮挡在倾斜的碗本体的碗口,处于过滤碗内的茶叶不会随液体流出碗本体,始终具有过滤效果;本技术出液装置不管碗本体保持直立状态或倾斜出液状态,过滤碗始终保持直立状态不倾斜,有效起到过滤作用,过滤效果好;而且在倒茶水时无需全程手动按压碗盖,操作更方便、不易烫伤、也不影响卫生;其中,碗本体和过滤碗可拆开单独清洗,清洗更方便、干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泡茶碗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泡茶碗的组合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泡茶碗的组合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泡茶碗转动出液状态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泡茶碗转动出液状态的剖视示意图。符号说明碗本体1过滤碗2第一枢接部11第二枢接部21过滤孔22出液嘴1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揭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泡茶碗,其包括有碗本体1和可拆卸式转动枢接在碗本体1内的过滤碗2;所述碗本体1的内侧壁对称设置有两第一枢接部11,所述过滤碗2的外侧壁对称设置有两与第一枢接部11转动枢接的第二枢接部21。本技术泡茶碗在泡茶使用时,可将茶叶放置在过滤碗2内,并向碗本体1加入开水浸泡成茶水;当需要倒出茶水时,手动倾斜碗本体1出液,而过滤碗2始终保持原状不倾斜,过滤碗2可遮挡在倾斜的碗本体1的碗口,处于过滤碗2内的茶叶不会随液体流出碗本体1,始终具有过滤效果;本技术出液装置不管碗本体1保持直立状态或倾斜出液状态,过滤碗2始终保持直立状态不倾斜,有效起到过滤作用,过滤效果好;而且在倒茶水时无需全程手动按压碗盖,操作更方便、不易烫伤、也不影响卫生;其中,碗本体1和过滤碗2可拆开单独清洗,清洗更方便、干净。本技术的所述第一枢接部11为转动轴,第二枢接部21为与转动轴转动枢接的转动槽;或者第二枢接部21为转动轴,所述第一枢接部11为与转动轴转动枢接的转动槽;所述转动轴和转动槽的配合结构可使所述过滤碗2在碗本体1内枢接结构更牢固且转动更顺畅。本技术的所述转动槽具有供转动轴卡入转动槽的槽口;在组装或拆卸时,转动轴可通过槽口方便卡入或脱出转动槽,碗本体1和过滤碗2之间的组装、拆卸更方便。本技术的所述碗本体1的内径等于过滤碗2的外径;当碗本体1转动180度而碗口朝下时,所述过滤碗2悬挂在碗本体1的碗口下方,且过滤碗2可完全被遮挡在碗本体1的碗口下方,过滤效果好。本技术的所述第一枢接部11设置于碗本体1的碗口内侧;所述第二枢接部21设置于过滤碗2的碗口外侧;所述过滤碗2可有效遮挡在碗本体的碗口处,过滤效果更好;而且转动过程中过滤碗2位于碗本体1内,可限制过滤碗2的位置,避免过滤碗2偏离碗本体1的碗口,结构更紧凑。本技术的所述过滤碗2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过滤孔22;当泡茶时茶水通过过滤孔22连通流动于碗本体1和过滤碗2内,茶叶浸泡效果更好;且在倒茶水时,将过滤碗2内的茶水通过过滤孔22流向碗本体1内,再由碗本体1向外倒出,过滤效果更好。本技术的所述碗本体1设置有连通碗本体1内部的出液嘴12;所述出液嘴12可起到导流作用,出液更顺畅且使用更方便。本技术的所述碗本体2的外侧壁设置有把手;使用者可通过把手来转动碗本体2,避免直接用手对碗本体2拿放而被烫到。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结构的泡茶碗,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碗本体和可拆卸式转动枢接在碗本体内的过滤碗;所述碗本体的内侧壁对称设置有两第一枢接部;所述过滤碗的外侧壁对称设置有两与第一枢接部转动枢接的第二枢接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结构的泡茶碗,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碗本体和可拆卸式转动枢接在碗本体内的过滤碗;所述碗本体的内侧壁对称设置有两第一枢接部;所述过滤碗的外侧壁对称设置有两与第一枢接部转动枢接的第二枢接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结构的泡茶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接部为转动轴,第二枢接部为与转动轴转动枢接的转动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结构的泡茶碗,其特征在于:第二枢接部为转动轴,所述第一枢接部为与转动轴转动枢接的转动槽。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新型结构的泡茶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世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德化县家福瓷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