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随行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1880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用餐工具与随行碗一起携带过程中容易相互撞击引起损坏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随行碗,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包括碗体和盖体,碗体包括外碗体和活动设置于外碗体内部的内碗体,外碗体包括不锈钢内胆和包裹在不锈钢内胆外表面采用食品级聚丙烯材质的外包层,盖体包括固定连接的上盖体和下盖体,上盖体表面开设有镂空状的图案槽,下盖体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图案槽配合连接的凸块,所述下盖体下表面固定设置有用于卡接工具的卡槽。一种多功能随行碗的优点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不仅可以将碗体与用餐工具聚集一身又可以避免用餐工具由于卡接不牢固从卡槽内脱落撞击碗体引起损坏。

A multifunctional accompanying bow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随行碗
本技术属于生活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随行碗。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出差、旅行及外出就餐的机会越来越多了,然而公共就餐场所共用餐具所带来的疾病交叉感染以及一次性餐具的大量使用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消费支出增加特别是对人们生存环境所造成的巨大污染等问题也日益严重,如何有效解决或避免上述问题,尤其对那些出门在外或行至旅途的人们来说怎样获得一种使用简单、携带方便的用餐工具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观注焦点之一。旅行用餐具多为用无毒硬质材料如不锈钢、铝合金及塑料等压制或塑铸而成的形状各异的饭盒,与饭盒一起携带的还有一些用餐工具,用餐工具需要单独携带,但需要另行包装增加携带难度,现有技术中存在将用餐工具放置于随行碗内部的情况,但是由于用餐工具卡接不牢固或是为卡接直接放入碗内容易导致在出行过程中由于震荡或是颠簸导致用餐工具脱落撞击碗体引起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多功能随行碗通过在盖体底部设置有用于牢固固定用餐工具的卡槽,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餐工具与随行碗一起携带过程中相互撞击引起损坏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随行碗,包括碗体和盖体,所述碗体包括外碗体和活动设置于外碗体内部的内碗体,所述外碗体包括不锈钢内胆和包裹在不锈钢内胆外表面采用食品级聚丙烯材质的外包层,所述盖体包括固定连接的上盖体和下盖体,所述上盖体表面开设有镂空状的图案槽,下盖体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图案槽配合连接的凸块,所述下盖体下表面固定设置有用于卡接工具的卡槽。进一步的,所述卡槽包括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包括均为直线结构的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所述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的延长线夹角成锐角,所述第二卡槽包括直线型的第三卡条和弧线形的第四卡条。该种卡槽结构可以适用于直线型用餐工具和弧形用餐工具的携带,极大地便利了用户使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顶部均固定设置有防止卡持物件脱出的肋条。设置肋条可以防止卡持的工具从槽内脱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底部固定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为4条。设置加强筋可以使卡槽的强度更高,避免由于外力是卡槽变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槽用于卡接剪刀,所述第二卡槽用于卡接柄身为弧形的汤勺。进一步的,所述内碗体由3个弧形碗瓣构成,相邻所述弧形碗瓣之间通过弧型部过渡连接。设置弧形碗瓣结构和弧形部可以方便使用者将内碗体取出清洗。进一步的,所述外碗体开口出设置有弧形扩口部,所述弧形扩口部的直径与盖体的内径相同。本技术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多功能随行碗通过在盖体底部设置有用于牢固卡接用餐工具的卡槽,实现了用餐工具和碗体的相互独立防止相互碰撞,通过将内碗体设置成3个弧形碗瓣并与外碗体相对可以活动的结构,不仅可以对内碗体进行注水加热,还能方便内碗体取出清洗,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不仅可以将碗体与用餐工具聚集一身又可以避免用餐工具由于卡接不牢固从卡槽内脱落撞击碗体引起损坏,该随行碗还具有节约携带空间便于使用者使用的特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随行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随行碗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随行碗中上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随行碗中下盖体的结构示意图(1);图5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随行碗中下盖体的结构示意图(2);图6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随行碗中卡槽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随行碗中碗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随行碗中内碗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碗体;101-外碗体;102-内碗体;2-盖体;3-不锈钢内胆;4-外包层;5-上盖体;51-图案槽;6-下盖体;61-凸块;71-第一卡槽;711-第一卡条;712-第二卡条;72-第二卡槽;721-第三卡条;722-第四卡条;8-肋条;9-加强筋;10-弧形碗瓣;11-弧型部;12-弧形扩口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多功能随行碗的结构示意图和剖视图,包括碗体1和盖体2,碗体1包括外碗体101和活动设置于外碗体101内部的内碗体102,外碗体101包括不锈钢内胆3和包裹在不锈钢内胆3外表面采用食品级聚丙烯材质的外包层4,盖体2包括固定连接的上盖体5和下盖体6,上盖体5表面开设有镂空状的图案槽51,下盖体6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与图案槽51配合连接的凸块61,下盖体6下表面固定设置有用于卡接工具的卡槽,在盖体2底部设置有用于牢固卡接用餐工具的卡槽,实现了用餐工具和碗体1的相互独立防止相互碰撞。参照图4、图5和图6所示,一种多功能随行碗中下盖体6的结构示意图(1)和(2),卡槽包括第一卡槽71和第二卡槽72,第一卡槽71包括均为直线结构的第一卡条711和第二卡条712,第一卡条711和第二卡条712的延长线夹角成锐角,第二卡槽72包括直线型的第三卡条721和弧线形的第四卡条722,该种卡槽结构可以适用于直线型用餐工具和弧形用餐工具的携带,极大地便利了用户使用,第一卡槽71和第二卡槽72顶部均固定设置有防止卡持物件脱出的肋条8,设置肋条8可以防止卡持的工具从槽内脱出,第一卡槽71和第二卡槽72底部固定设置有加强筋9,加强筋9的数量为4条,设置加强筋9可以使卡槽的强度更高,避免由于外力是卡槽变形,第一卡槽71用于卡接剪刀,第二卡槽72用于卡接柄身为弧形的汤勺。参照图7和图8所示,一种多功能随行碗中碗体1的结构示意图,内碗体102由3个弧形碗瓣10构成,相邻弧形碗瓣10之间通过弧型部11过渡连接,设置弧形碗瓣10结构和弧形部可以方便使用者将内碗体102取出清洗,还能实现多碗体使用,外碗体101开口出设置有弧形扩口部12,弧形扩口部12的直径与盖体2的内径相同。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随行碗,包括碗体和盖体,所述碗体包括外碗体和活动设置于外碗体内部的内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碗体包括不锈钢内胆和包裹在不锈钢内胆外表面采用食品级聚丙烯材质的外包层,所述盖体包括固定连接的上盖体和下盖体,所述上盖体表面开设有镂空状的图案槽,下盖体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图案槽配合连接的凸块,所述下盖体下表面固定设置有用于卡接工具的卡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随行碗,包括碗体和盖体,所述碗体包括外碗体和活动设置于外碗体内部的内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碗体包括不锈钢内胆和包裹在不锈钢内胆外表面采用食品级聚丙烯材质的外包层,所述盖体包括固定连接的上盖体和下盖体,所述上盖体表面开设有镂空状的图案槽,下盖体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图案槽配合连接的凸块,所述下盖体下表面固定设置有用于卡接工具的卡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随行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包括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包括均为直线结构的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所述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的延长线夹角成锐角,所述第二卡槽包括直线型的第三卡条和弧线形的第四卡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随行碗,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刚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巽昂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