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排气开关的弹跳保温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38050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弹跳保温杯无法排气从而导致打开保温杯时杯内高温液体喷溅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带有排气开关的弹跳保温杯,包括内杯体、固定设置于内杯体上部且带有弹跳装置的内盖、固定设置于内杯体外部且与内盖螺纹连接的外杯体和固定设置在内盖外部的外盖,所述内盖和内杯体之间活动设置有用于内杯体密封的密封圈,所述弹跳装置通过销轴活动设置于内盖和外盖之间,弹跳装置包括按直线依次布设的按钮、受按钮驱动的顶杆和套设于顶杆上的复位弹簧。一种带有排气开关的弹跳保温杯的优点在于使用便捷、排气效果好,能够有效地避免打开弹跳保温杯时杯内高温液体飞溅的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排气开关的弹跳保温杯
本技术属于保温杯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排气开关的弹跳保温杯。
技术介绍
弹跳杯一般由杯体、杯盖、翻盖和弹跳开关等部件组成,其中杯盖以螺纹连接方式安装固定在杯体杯口,杯口盖上设置有饮水口,翻盖可转动地枢接在杯口盖上且将饮水口封住,翻盖的自由端与设置在杯口盖一侧的弹跳开关锁扣连接,因此使用时只需触碰弹跳开关使翻盖弹开即可实现饮水操作。目前弹跳保温杯在保温杯领域使用极为广泛,不仅因为其整体较为美观而且保温效果极佳,传统的螺纹式保温杯由于在杯内高温水的作用下,导致杯内压力增大,保温杯盖会因为压力过大导致无法开启的麻烦,并且长久使用后杯盖密封圈容易老化,易造成漏水等问题,虽然弹跳保温杯盖在使用时极为方便,但是由于传统保温杯一般通过内盖表面的饮水口和饮水管,饮水口和饮水管在瓶盖开启时因为气压变化容易发生喷溅,杯内的高温水会随着瓶盖的开启喷出,对使用者造成脸部的灼伤,因此针对上述亟待专利技术一款能够具有便捷的排气功能的保温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带有排气开关的弹跳保温杯通过在弹跳装置上设置可以在密封圈的排气槽内伸缩移动的顶杆,使保温杯具有弹跳功能的同时兼具排气的功能,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弹跳保温杯无法排气从而导致保温杯内高温液体喷溅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排气开关的弹跳保温杯,包括内杯体、固定设置于内杯体上部且带有弹跳装置的内盖、固定设置于内杯体外部且与内盖螺纹连接的外杯体和固定设置在内盖外部的外盖,所述内盖和内杯体之间活动设置有用于内杯体密封的密封圈,所述弹跳装置通过销轴活动设置于内盖和外盖之间,弹跳装置包括按直线依次布设的按钮、受按钮驱动的顶杆和套设于顶杆上的复位弹簧,所述顶杆活动架设于密封圈和按钮之间并通过在密封圈内伸缩移动实现内杯体的排气,所述外盖上还铰接有一顶盖,所述顶盖卡接于弹跳装置内并受到按钮的按压动作实现打开功能。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呈环状结构,密封圈内环固定连接有一供所述顶杆活动的活动座,活动座上开设有呈圆柱状的排气槽,所述顶杆包括顶杆杆体和在排气槽内运动的杆冒。进一步的,所述排气槽包括设置于内杯体空腔一侧供所述杆冒活动的第一槽体和设置于另一侧的第二槽体,所述顶杆杆体上还固定设置有与第二槽体相匹配的限位杆,所述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通过贯通槽贯通,第一槽体的直径大于第二槽体的直径,第二槽体的直径大于贯通槽的直径,杆冒的直径大于贯通槽的直径小于第一槽体的直径,自然状态时杆冒与第一槽体过盈配合实现贯通槽的密封从而实现保温杯的密封,排气状态时杆冒与第一槽体分离实现保温杯的排气。进一步的,所述外盖上还活动卡接有一吸管,所述吸管贯穿外盖和内盖并延伸至内杯体内部。进一步的,所述外盖和内盖之间还活动卡接有按钮锁定机构,所述按钮锁定机构通过滑动至按钮底部实现对按钮的限位从而限制按钮的按压。进一步的,所述外盖上还固定设置有用于提示温度变化的温控部件,所述温控部件贯穿外盖和内盖,温控部件包括与内杯体联通的底盘和与外盖卡接的观测杆。进一步的,所述外盖和内盖之间还活动设置有把手手柄,所述把手手柄对称设置有两个把手。进一步的,所述外杯体包括外杯体本体和卡接于外杯体本体底部且可以用于放置内杯体的底盖,所述外杯体本体与底盖固定卡接。本技术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带有排气开关的弹跳保温杯在内杯体上设置内盖并在内盖外部固定设置外盖,在内外盖之间设置与内杯体上的密封圈相互连接的弹跳排气装置,通过按压按钮不仅可以实现顶盖开启的功能而且可以实现保温杯内部排气的效果,有效地防止了打开保温杯时杯内高温液体喷溅的危害,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带有排气开关的弹跳保温杯具有使用方便、排气效果好等特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带有排气开关的弹跳保温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带有排气开关的弹跳保温杯中内杯体和内盖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带有排气开关的弹跳保温杯中外杯体和外盖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带有排气开关的弹跳保温杯中弹跳装置和密封圈的连接结构俯视图;图5为图4中A-A面的剖视图;图6为为本技术一种带有排气开关的弹跳保温杯中盖体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带有排气开关的弹跳保温杯中温控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杯体;2-弹跳装置;21-按钮;22-顶杆;221-顶杆杆体;222-杆冒;223-限位杆;23-复位弹簧;3-内盖;4-外杯体;41-外杯体本体;42-底盖;5-外盖;6-密封圈;61-活动座;62-排气槽;621-第一槽体;622-第二槽体;623-贯通槽;7-销轴;8-顶盖;9-吸管;10-按钮锁定机构;11-温控部件;111-底盘;112-观测杆;12-把手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带有排气开关的弹跳保温杯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内杯体1、固定设置于内杯体1上部且带有弹跳装置2的内盖3、固定设置于内杯体1外部且与内盖3螺纹连接的外杯体4和固定设置在内盖3外部的外盖5,外盖5和内盖3采用超声波焊接成型,外盖5上还活动卡接有一吸管9,吸管9贯穿外盖5和内盖3并延伸至内杯体1内部,外盖5上还铰接有一顶盖8,顶盖8卡接于弹跳装置2内并受到按钮21的按压动作实现打开功能,顶盖8打开和保温杯排气的先后顺序如下:先按压按钮21进行排气,然后松开按钮21将顶盖8弹开。外盖5和内盖3之间还活动卡接有按钮锁定机构10,按钮锁定机构10通过滑动至按钮21底部实现对按钮21的限位从而限制按钮21的按压,设置按钮锁定机构10可以防止因为不小心触碰按钮21导致顶盖8打开,外盖5和内盖3之间还活动设置有把手手柄12,把手手柄12对称设置有两个把手,设置把手可以方便使用者拿握。外杯体4包括外杯体本体41和卡接于外杯体本体41底部且可以用于放置内杯体1的底盖42,外杯体本体41与底盖42固定卡接。参照图4、图5和图6所示,一种带有排气开关的弹跳保温杯中弹跳装置和密封圈的连接结构俯视图、A-A面的剖视图和盖体的剖视图,内盖3和内杯体1之间活动设置有用于内杯体1密封的密封圈6,弹跳装置2通过销轴7活动设置于内盖3和外盖5之间,弹跳装置2包括按直线依次布设的按钮21、受按钮21驱动的顶杆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排气开关的弹跳保温杯,包括内杯体、固定设置于内杯体上部且带有弹跳装置的内盖、固定设置于内杯体外部且与内盖螺纹连接的外杯体和固定设置在内盖外部的外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和内杯体之间活动设置有用于内杯体密封的密封圈,所述弹跳装置通过销轴活动设置于内盖和外盖之间,弹跳装置包括按直线依次布设的按钮、受按钮驱动的顶杆和套设于顶杆上的复位弹簧,所述顶杆活动架设于密封圈和按钮之间并通过在密封圈内伸缩移动实现内杯体的排气,所述外盖上还铰接有一顶盖,所述顶盖卡接于弹跳装置内并受到按钮的按压动作实现打开功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排气开关的弹跳保温杯,包括内杯体、固定设置于内杯体上部且带有弹跳装置的内盖、固定设置于内杯体外部且与内盖螺纹连接的外杯体和固定设置在内盖外部的外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和内杯体之间活动设置有用于内杯体密封的密封圈,所述弹跳装置通过销轴活动设置于内盖和外盖之间,弹跳装置包括按直线依次布设的按钮、受按钮驱动的顶杆和套设于顶杆上的复位弹簧,所述顶杆活动架设于密封圈和按钮之间并通过在密封圈内伸缩移动实现内杯体的排气,所述外盖上还铰接有一顶盖,所述顶盖卡接于弹跳装置内并受到按钮的按压动作实现打开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排气开关的弹跳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呈环状结构,密封圈内环固定连接有一供所述顶杆活动的活动座,活动座上开设有的排气槽,所述顶杆包括顶杆杆体和在排气槽内运动的杆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排气开关的弹跳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槽包括设置于内杯体空腔一侧供所述杆冒活动的第一槽体和设置于另一侧的第二槽体,所述顶杆杆体上还固定设置有与第二槽体相匹配的限位杆,所述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通过贯通槽贯通,第一槽体的直径大于第二槽体的直径,第二槽体的直径大于贯通槽的直径,杆冒的直径大于贯通槽的直径小于第一槽体的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樊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巽昂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