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蚜虫捕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3863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蚜虫捕捉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捕虫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夹杆,所述第一夹杆一侧连接有第二夹杆,且第一夹杆一侧安装有第一握把,所述第二夹杆一侧连接有第二握把,且第二夹杆与第二夹杆之间安装有工字型活动连接件,所述第一夹杆另一侧连接有第一捕捉网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第一夹杆以及第二夹杆的设置,两夹杆通过工字型活动连接件可以活动,当人们看见蚜虫时可以手握第一握把以及第二握把,并稍微施力使得第一夹杆以及第二夹杆通过工字型活动连接件张开一定的角度,从而使得张开后的第一捕捉网支架以及第二捕捉网支架对准蚜虫,然而对其蚜虫进行捕捉,通过在这样的设置,方便捕捉人员能够快速对其蚜虫进行捕捉。

A portable aphid catc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蚜虫捕捉器
本技术涉及捕虫
,具体为一种便携式蚜虫捕捉器。
技术介绍
蚜虫是国内除无网长管蚜分布范围狭外,其余在各麦区均普遍发生,但常以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发生数量最多,为害最重。一般麦长管蚜无论南北方密度均相当大,但偏北方发生更重;麦二叉蚜主要发生于长江以北各省,尤以比较少雨的西北冬春麦区频率最高。现有的便携式蚜虫捕捉器不具备对蚜虫进行快速捕捉的装置,而且不具备对蚜虫进行捕捉进行搅拌刀绞死的装置,并且不具备进行组合转动搅拌杆的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蚜虫捕捉器,解决了不具备对蚜虫进行快速捕捉的装置,而且不具备对蚜虫进行捕捉进行搅拌刀绞死的装置,并且不具备进行组合转动搅拌杆的机构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携式蚜虫捕捉器,包括第一夹杆,所述第一夹杆一侧连接有第二夹杆,且第一夹杆一侧安装有第一握把;所述第二夹杆一侧连接有第二握把,且第二夹杆与第二夹杆之间安装有工字型活动连接件,所述第一夹杆另一侧连接有第一捕捉网支架,且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蚜虫捕捉器,包括第一夹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杆(1)一侧连接有第二夹杆(2),且第一夹杆(1)一侧安装有第一握把(3);/n所述第二夹杆(2)一侧连接有第二握把(4),且第二夹杆(2)与第二夹杆(2)之间安装有工字型活动连接件(5),所述第一夹杆(1)另一侧连接有第一捕捉网支架(6),且第一捕捉网支架(6)一侧安装有第二捕捉网支架(7),所述第一捕捉网支架(6)顶端安装有轴承(9),且轴承(9)内侧连接有第一外螺纹杆(10),所述第一外螺纹杆(10)顶端安装有转动把手(8),所述第一外螺纹杆(10)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一内螺纹杆(11),且第一内螺纹杆(11)外壁固定连接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蚜虫捕捉器,包括第一夹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杆(1)一侧连接有第二夹杆(2),且第一夹杆(1)一侧安装有第一握把(3);
所述第二夹杆(2)一侧连接有第二握把(4),且第二夹杆(2)与第二夹杆(2)之间安装有工字型活动连接件(5),所述第一夹杆(1)另一侧连接有第一捕捉网支架(6),且第一捕捉网支架(6)一侧安装有第二捕捉网支架(7),所述第一捕捉网支架(6)顶端安装有轴承(9),且轴承(9)内侧连接有第一外螺纹杆(10),所述第一外螺纹杆(10)顶端安装有转动把手(8),所述第一外螺纹杆(10)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一内螺纹杆(11),且第一内螺纹杆(11)外壁固定连接有搅拌刀(12);
所述第一内螺纹杆(11)底部连接有第二内螺纹杆(13),且第二内螺纹杆(13)内侧螺纹连接有t型外螺纹杆(15),所述第一内螺纹杆(11)与第一内螺纹杆(11)之间安装有组合转动结构(14),且t型外螺纹杆(15)外侧套设有t型内槽(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蚜虫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杆(1)通过工字型活动连接件(5)与第二夹杆(2)构成活动结构,且第二夹杆(2)的形状与第二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恺段亚玲王媛媛牛厚菊谭正莹朱镜先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健安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