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散热的双反星型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308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1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散热的双反星型组件,包括电路元件以及电路元件外侧侧表壁贴合的金属支板,所述电路元件上端面开设有电线接头,所述第一方板和第二方板四个拐角处均焊接有斜支板,且斜支板外表壁与金属支板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由于采用了电路元件外表壁与金属支板之间的贴合,实现了电路元件通过金属支板的接触式散热,同时实现了金属支板对于电路元件进行保护,避免电路元件受到直接冲击损坏,又由于采用了卡环与阶梯环形槽之间的转动连接,实现了调节环在转动的过程中调节第二方板竖直方向的位置,从而实现了对于上下两层之间金属支板的距离调节。

A double anti star module for heat dissip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散热的双反星型组件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散热的双反星型组件。
技术介绍
电气设备是在电力系统中对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断路器等设备的统称,电力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其带给我们极大的便利,成为我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能源。电厂中能够让电力正常运行和输送的最为关键的因素便是电气设备。现在电器设备在现代生产生活中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现有的双反星型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以下的一些缺陷,首先,现有的双反星型组件在使用时电路元件的发热量较大,使得电路元件容易过热影响使用;其次,双反星型组件上下两层之间互相影响,使得散热效果降低,同时上下两层过远时也会影响装置的结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电路元件容易过热影响使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便于散热的双反星型组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散热的双反星型组件,包括电路元件以及电路元件外侧侧表壁贴合的金属支板,所述电路元件上端面开设有电线接头,所述电路元件两侧均设置有竖杆,所述竖杆外表壁间隙配合有第二方板和第一方板,且第一方板位于第二方板的底部,所述第一方板和第二方板四个拐角处均焊接有斜支板,且斜支板外表壁与金属支板焊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金属支板共设置有多个,所述金属支板均与斜支板呈45°夹角,所述斜支板与第一方板和第二方板的侧表壁之间的夹角均呈135°,所述金属支板顶部部分与电路元件焊接,所述金属支板底部部分与电路元件贴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方板和第二方板均设置有六个,所述第一方板远离中心轴的四个互相之间远离的一侧侧表壁焊接有L形脚座,且L形脚座的水平端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三个第一方板之间焊接有第二横杆,所述三个第二方板之间焊接有第一横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方板和第二方板底部均设置有调节环,且调节环内腔开设有第二螺纹齿,所述竖杆外表壁靠近调节环的部位均开设有第一螺纹齿,且第一螺纹齿与第二螺纹齿之间螺纹旋合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调节环外表壁靠近上端面的部位开设有卡环,所述第二方板和第一方板内表壁靠近下端面的部位均开设有阶梯环形槽,且阶梯环形槽与卡环转动连接。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由于采用了电路元件外表壁与金属支板之间的贴合,实现了电路元件通过金属支板的接触式散热,同时实现了金属支板对于电路元件进行保护,避免电路元件受到直接冲击损坏,又由于采用了斜支板与金属支板之间的焊接,实现了对于金属支板之的固定,同时由于采用了斜支板与金属支板之间的固定夹角,且由于采用了金属支板之间的正方形分布截面,一方面实现了对于电路元件之间干扰的减少,另一方面实现了对于复杂的金属支板之间结构空气的流通,进而加强金属支板的散热效果。2、本技术中,由于采用了第一螺纹齿与第二螺纹齿之间的螺纹旋合连接,实现了转动调节环时带动调节环竖杆上运动,又由于采用了卡环与阶梯环形槽之间的转动连接,实现了调节环在转动的过程中调节第二方板竖直方向的位置,从而实现了对于上下两层之间金属支板的距离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散热的双反星型组件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散热的双反星型组件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散热的双反星型组件的侧视图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散热的双反星型组件的第二方板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电路元件;2、电线接头;3、金属支板;4、第一横杆;5、竖杆;501、第一螺纹齿;6、L形脚座;7、第二横杆;8、第一方板;9、斜支板;10、调节环;1001、卡环;1002、第二螺纹齿;11、第二方板;1101、阶梯环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散热的双反星型组件,包括电路元件1以及电路元件1外侧侧表壁贴合的金属支板3,电路元件1上端面开设有电线接头2,电路元件1两侧均设置有竖杆5,竖杆5外表壁间隙配合有第二方板11和第一方板8,且第一方板8位于第二方板11的底部,第一方板8和第二方板11四个拐角处均焊接有斜支板9,且斜支板9外表壁与金属支板3焊接,使得金属支板3受到斜支板9的支撑呈方形结构。具体的,如图1所示,金属支板3共设置有多个,金属支板3均与斜支板9呈45°夹角,斜支板9与第一方板8和第二方板11的侧表壁之间的夹角均呈135°,金属支板3顶部部分与电路元件1焊接,金属支板3底部部分与电路元件1贴合,使得电路元件1始终与金属支板3接触进行金属接触散热。具体的,如图1和3所示,第一方板8和第二方板11均设置有六个,第一方板8远离中心轴的四个互相之间远离的一侧侧表壁焊接有L形脚座6,且L形脚座6的水平端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使得L形脚座6对于装置进行支撑,以便于将金属支板3支撑悬空。具体的,如图1所示,三个第一方板8之间焊接有第二横杆7,三个第二方板11之间焊接有第一横杆4,使得第一横杆4和第二横杆7对于三个第一方板8和第二方板11之间进行固定支撑。具体的,如图4所示,第一方板8和第二方板11底部均设置有调节环10,且调节环10内腔开设有第二螺纹齿1002,竖杆5外表壁靠近调节环10的部位均开设有第一螺纹齿501,且第一螺纹齿501与第二螺纹齿1002之间螺纹旋合连接,使得调节环10转动时带动在竖杆5外侧上下运动。具体的,如图4所示,调节环10外表壁靠近上端面的部位开设有卡环1001,第二方板11和第一方板8内表壁靠近下端面的部位均开设有阶梯环形槽1101,且阶梯环形槽1101与卡环1001转动连接,使得调节环10带动第一方板8和第二方板11上下运动,以便于调节第一方板8和第二方板11之间的距离。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电路元件1外表壁与金属支板3之间的贴合,一方面便于电路元件1通过金属支板3进行接触式散热,另一方面通过金属支板3对于电路元件1进行保护,减少电路元件1受到冲击损坏的可能性,通过斜支板9与金属支板3之间的焊接,使得大量的金属支板3之间得到固定,通过斜支板9与金属支板3之间的固定夹角,使得金属支板3之间的分布截面呈正方形结构,一方面减少多个电路元件1之间的干扰与影响,另一方面使得金属支板3之间的空气得以流通,以便于加强金属支板3的散热效果;其次,通过第一螺纹齿501与第二螺纹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散热的双反星型组件,包括电路元件(1)以及电路元件(1)外侧侧表壁贴合的金属支板(3),所述电路元件(1)上端面开设有电线接头(2),所述电路元件(1)两侧均设置有竖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5)外表壁间隙配合有第二方板(11)和第一方板(8),且第一方板(8)位于第二方板(11)的底部,所述第一方板(8)和第二方板(11)四个拐角处均焊接有斜支板(9),且斜支板(9)外表壁与金属支板(3)焊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散热的双反星型组件,包括电路元件(1)以及电路元件(1)外侧侧表壁贴合的金属支板(3),所述电路元件(1)上端面开设有电线接头(2),所述电路元件(1)两侧均设置有竖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5)外表壁间隙配合有第二方板(11)和第一方板(8),且第一方板(8)位于第二方板(11)的底部,所述第一方板(8)和第二方板(11)四个拐角处均焊接有斜支板(9),且斜支板(9)外表壁与金属支板(3)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双反星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支板(3)共设置有多个,所述金属支板(3)均与斜支板(9)呈45°夹角,所述斜支板(9)与第一方板(8)和第二方板(11)的侧表壁之间的夹角均呈135°,所述金属支板(3)顶部部分与电路元件(1)焊接,所述金属支板(3)底部部分与电路元件(1)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双反星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板(8)和第二方板(11)均设置有六个,所述第一方板(8)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全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全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