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表表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756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1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表表壳,它包括开口向上的主壳体以及分别与主壳体内腔连通的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主壳体的侧壁主体为直上直下的筒形壁,主壳体的内腔的主体也为直上直下的圆柱形腔,主壳体的底板装配有一个内衬筒,内衬筒侧壁贯穿有用于密封连通进水接头和内衬筒筒腔的通孔,内衬筒上开口用于密封搁置水表的计量机芯的台阶面。该水表表壳在保证水表正常功能的前提下压铸过程尤其是脱模过程方便快捷。

Water meter c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表表壳
本技术涉及水表计量设备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小口径水表的表壳。
技术介绍
民用的小口径水表,其进出水管的管径一般在15mm左右。目前,市面上通用的小口径水表包括表壳、计量机芯和表盖,如图1所示,表壳包括开口向上的主壳体101和分别位于主壳体101两侧且与主壳体101连通的进水接头102以及出水接头103,主壳体101内腔的侧壁设有卡位环104,计量机芯上部大下部小,机芯上部设出水口而下部设入水口,计量机芯中部的台阶面压紧在卡位环104上,使主壳体内腔分隔成上下两个腔室,主壳体的上开口设有外螺纹,表盖旋紧在外螺纹上且下压住计量机芯。上述水表的计量原理为,水依次从进水接头、下腔室和入水口进入机芯内部并拨动机芯内部的叶轮,促发机芯计量,然后从出水口、上腔室和出水接头排出。现有技术的水表表壳,为便于装配且尽量使其受力平衡,进水接头入口和出水接头出口尽量位于主壳体的高度中间,这样,进水接头的走向从中间高度弧形下降后与主壳体的下部连通,出水管接头的走向则从主壳体上部弧形下降到中间高度,这就导致主壳体成了一个中部外凸鼓起的大肚形的复杂结构,该结构压铸时需要塞入多块镶块才能形成该大肚内腔,且由于主壳体内腔还设有一圈卡位环,故填入的镶块被卡位环分成了两层,镶块数量和操作复杂程度加倍,尤其是成型后脱模过程,取走镶块相当费力;而且,上述的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两者的主体部分一个下弯一个上翘,不在同一条轴线上,生产、装卸或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受力不均匀的状况,导致壳体变形,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保证水表正常功能的前提下压铸过程尤其是脱模过程方便快捷的水表表壳。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水表表壳,它包括开口向上的主壳体以及分别与主壳体内腔连通的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主壳体的侧壁主体为直上直下的筒形壁,主壳体的内腔的主体也为直上直下的圆柱形腔,主壳体的底板装配有一个内衬筒,内衬筒侧壁贯穿有用于密封连通进水接头和内衬筒筒腔的通孔,内衬筒上开口用于密封搁置水表的计量机芯的台阶面。采用以上结构的水表表壳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内衬筒的存在,可将计量机芯的台阶面搁置在内衬筒的上开口处,这样,将圆柱形腔和内衬筒筒腔分隔开,水流动的路径变成进水接头、通孔、内衬筒筒腔、计量机芯下部入水口、机芯内部、计量机芯上部出水口、圆柱形腔和出水接头,以此实现机芯计量;换句话说,该壳体的设计首先保障了水表正常的计量功能;更关键的是,主壳体的内腔的主体为直上直下的圆柱形腔,且内衬筒与主壳体的装配方式是可拆的,所以,可以分别压铸内衬筒和主壳体,且主壳体内腔成型后能很方便的竖直向上脱模,大幅度减少了镶块的数量,明显降低了脱模操作的难度和复杂程度,自然也降低了压铸时安装内芯件的难度。作为优选,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均水平设置且两者的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上述两个接头的同轴设置也是依托于内衬筒和直上直下的筒形壁及圆柱形腔等结构实现的,而两个接头水平且同轴线后,相互对称,受力均匀,在装配、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受力时,不容易导致壳体变形。作为又一种优选,筒形壁与出水接头之间设有过渡凸起,过渡凸起内设有过渡腔室,圆柱形腔与出水接头之间经过渡腔室连通;内衬筒外径等于圆柱形腔的内径;内衬筒上开口高度低于过渡腔室顶部高度;这样,内衬筒外壁与圆柱形腔内壁直接贴合密封,使得进水接头与内衬筒侧部通孔间无需采用过渡管道,简化了结构,更便于装配;且内衬筒与圆柱形腔之间基本无间隙,使结构紧凑,不浪费空间,过渡腔室顶部高于内衬筒上开口,则确保了圆柱形腔和过渡腔室之间水路通畅。作为再一种优选,主壳体的底板设有环形插槽,内衬筒底环面下凸有环形插板,环形插板插接在环形插槽内;这样,两者装配方便快捷,且密封效果好,插接处不漏水,又能对两者起到限位效果。作为进一步优选,内衬筒上开口设有横向的环形加强肋;这样,能提高上开口的强度和承载力,以承载机芯台阶面的下压力,进一步提高该位置的对接密封效果。作为还进一步优选,内衬筒的内侧壁设有多条竖向加强筋;这样,既提高了内衬筒的整体强度,又增大了对上部环形加强肋的支承。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水表表壳的半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安装有本技术水表表壳的水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安装有本技术水表表壳的水表的半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水表表壳的安装有计量机芯时的半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安装有本技术水表表壳的水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水表表壳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现有技术零部件101、主壳体,102、进水接头,103、出水接头,104、卡位环;本技术的零部件1、主壳体,1.1、筒形壁,1.2、圆柱形腔,1.3、底板,2、进水接头,3、出水接头,4、内衬筒,4.1、通孔,4.2、环形加强肋,4.3、竖向加强筋,5、计量机芯,6、过渡凸起,6.1、过渡腔室,7、环形插槽,8、环形插板,9、滤网,10、入水口,11、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本技术水表表壳,它包括开口向上的主壳体1以及分别与主壳体1内腔连通的进水接头2和出水接头3,本实施例中,进水接头2和出水接头3均水平设置且两者的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当然,上述两个接头也可以不完全位于同一轴线上,而是偏转一定角度设置。主壳体1的侧壁主体为直上直下的筒形壁1.1,主壳体1的内腔的主体也为直上直下的圆柱形腔1.2,主壳体1的底板1.3装配有一个内衬筒4,内衬筒4侧壁贯穿有用于密封连通进水接头2和内衬筒4筒腔的通孔4.1,内衬筒4上开口用于密封搁置水表的计量机芯5的台阶面。本实施例的优选结构为,筒形壁1.1与出水接头3之间设有过渡凸起6,过渡凸起6内设有过渡腔室6.1,圆柱形腔1.2与出水接头3之间经过渡腔室6.1连通;内衬筒4外径等于圆柱形腔1.2的内径;内衬筒4上开口高度低于过渡腔室6.1顶部高度。这样,将带滤网9的计量机芯5的台阶面搁置在内衬筒4的上开口后,水表的水流路径为进水接头2、通孔4.1、内衬筒4筒腔、计量机芯5入水口10、计量机芯5内部及叶轮、计量机芯5出水口11、圆柱形腔1.2、过渡腔室6.1和出水接头3。当然,上述结构还允许有如下变化,如内衬筒4外径小于圆柱形腔1.2的内径,且进水接头2和通孔4.1之间加设过渡管,这样,水流路径变化为,进水接头2、过渡管、通孔4.1、内衬筒4筒腔、计量机芯5入水口10、计量机芯5内部及叶轮、计量机芯5出水口11、圆柱形腔1.2和出水接头3;这样,在保证水表正常计量功能的前提下,可以省略掉过渡腔室6.1和过渡凸起6,压铸时也省掉了一个附加镶块,而直接采用直上直下的内芯件,使脱模更加方便。内衬筒4与主壳体1的连接方式优选为,主壳体1的底板1.3设有环形插槽7,内衬筒4底环面下凸有环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表表壳,它包括开口向上的主壳体(1)以及分别与主壳体(1)内腔连通的进水接头(2)和出水接头(3),其特征在于:主壳体(1)的侧壁主体为直上直下的筒形壁(1.1),主壳体(1)的内腔的主体也为直上直下的圆柱形腔(1.2),主壳体(1)的底板(1.3)装配有一个内衬筒(4),内衬筒(4)侧壁贯穿有用于密封连通进水接头(2)和内衬筒(4)筒腔的通孔(4.1),内衬筒(4)上开口用于密封搁置水表的计量机芯(5)的台阶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表表壳,它包括开口向上的主壳体(1)以及分别与主壳体(1)内腔连通的进水接头(2)和出水接头(3),其特征在于:主壳体(1)的侧壁主体为直上直下的筒形壁(1.1),主壳体(1)的内腔的主体也为直上直下的圆柱形腔(1.2),主壳体(1)的底板(1.3)装配有一个内衬筒(4),内衬筒(4)侧壁贯穿有用于密封连通进水接头(2)和内衬筒(4)筒腔的通孔(4.1),内衬筒(4)上开口用于密封搁置水表的计量机芯(5)的台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表表壳,其特征在于:进水接头(2)和出水接头(3)均水平设置且两者的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表表壳,其特征在于:筒形壁(1.1)与出水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森林志良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东海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