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清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4720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清扫装置,应用在螺旋板式换热器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螺旋桶本体、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中均设有清渣装置,清渣装置包括若干刮板、若干滑槽和若干牵引绳,滑槽开设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底端两侧的侧壁上,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靠近螺旋桶本体中心的一端侧壁上均开设有与滑槽垂直的安装槽,若干刮板分别与第一流道或第二流道的底端抵触,若干刮板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滑块,若干滑块分别位于滑槽内,若干滑槽底部均开设有绳槽,牵引绳上设有连接柱;其优点是:通过牵引绳拉动刮板,是刮板沿滑槽运动从而将换热器中废渣杂质刮出,从而减少了流道阻塞的情况。

Cleaning device of spiral plate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清扫装置
本技术涉及螺旋板式换热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清扫装置。
技术介绍
螺旋板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换热器设备,适用汽-汽、汽-液、液-液,对液传热。螺旋板式换热器由两张板卷制而成,形成了两个均匀的螺旋通道,两种传热介质可进行全逆流流动,大大增强了换热效果,即使两种小温差介质,也能达到理想的换热效果。液-液用螺旋板式换热器的螺旋桶本体上端无盖设置,两流道内液体通过时,其内部杂质废渣易堆积于螺旋桶本体底部,造成流道阻塞,由于换热器体积较大且流道狭窄,内部堆积的杂质废渣不易清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清扫装置,其优点是:通过牵引绳拉动刮板,是刮板沿滑槽运动从而将换热器中废渣杂质刮出,从而减少流道被阻塞的情况。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清扫装置,包括螺旋桶本体、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出水口均设置在螺旋桶本体周向外侧的底端,且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出水口均为底边与螺旋桶本体底面平齐的长方形,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中均设有清渣装置,所述清渣装置设置在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底端,所述清渣装置包括若干刮板、若干滑槽和若干牵引绳,所述滑槽开设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底端两侧的侧壁上,若干所述滑槽沿第一流道或第二流道延伸的螺旋轨迹延伸,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靠近螺旋桶本体中心的一端侧壁上均开设有与滑槽垂直的安装槽,若干所述安装槽延伸至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顶端,若干所述刮板分别与第一流道或第二流道的底端抵触,若干所述刮板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滑块,若干所述滑块分别位于滑槽内,若干所述滑槽底部均开设有绳槽,若干所述牵引绳分别位于若干绳槽内,所述绳槽呈半包围结构包裹牵引绳的周向轮廓,所述牵引绳上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从绳槽中伸入滑槽并与滑块可拆卸连接,所述牵引绳两端分别从第一流道或第二流道的入口和出口伸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牵引绳牵引刮板,刮板底部与第一流道或第二流道底部抵触,从而将废渣和杂质清理出,安装时,通过将刮板的滑块放入安装槽,刮板由于重力自然落下至安装槽底部并与滑槽的槽壁抵触,并与牵引绳上的连接柱卡接,通过刮板刮除废渣和杂质,减少了废渣和杂质在流道中堆积阻塞流道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刮板厚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底部抵触的毛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刮板两侧设置毛刷,当刮板运动的过程中,毛刷随刮板同步运动而对流道底部进行清理,进一步提升了刮板的清理能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若干所述滑块上均转动连接滚轮,所述滚轮分别与滑槽的槽壁相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滚轮代替滑块直接与滑槽的槽壁直接接触,减少了摩擦力,从而易于工作人员拉动牵引牵引刮板对流道底部进行清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旋桶本体旁设有收放辊,所述收放辊的数量与牵引绳数量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不同的收放辊对牵引绳进行牵引,同一刮板两侧的牵引绳所连接的收放辊的转动速度使刮板两侧的滑块相对于螺旋桶本体中心转动过的角度始终相同,且刮板始终平行于,通过收放辊收卷和释放牵引绳,放置牵引绳交错打结影响操作,提升了装置便利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若干所述收放辊的辊轴上均连接有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机代替工作人员转动收放辊,节省了人力,提升了装置实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每根所述牵引绳上均设有若干连接柱,所述滑块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连接柱相适配,所述连接槽开设于滑块上与牵引绳运动方向相背的方向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一流道两侧的牵引绳可同时挂载多个刮板,提升了清理效果,减少了需要复位并重复拉动牵引绳的次数,提升了装置工作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旋桶本体的顶端设有喷水架,所述喷水架朝向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方向上均设有若干水喷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水喷头向流道内喷入清水,通过水流辅助刮板对流道进行清理,水的流动带走部分废渣和杂质,进一步提升了清理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喷头的朝向第一流道或第二流道的侧壁的方向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通过喷头喷射到第一流道或第二流道的侧壁上,并沿侧壁滑下,对侧壁上附着的废渣和杂志进行清理。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牵引绳拉动刮板,是刮板沿滑槽运动从而将换热器中废渣杂质刮出,从而减少了流道阻塞的情况;2.通过设置喷水架向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内喷射水流提升清扫效果,进一步减少废渣和杂质阻塞流道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滑槽和绳槽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刮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螺旋桶本体;11、第一流道;12、第二流道;13、滑槽;14、绳槽;15、安装槽;2、清渣装置;21、刮板;211、滑块;222、滚轮;223、连接槽;22、毛刷;3、牵引绳;31、连接柱;4、收放辊;41、电机;5、喷水架;51、水喷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清扫装置,如图1和图4所示,包括螺旋桶本体1、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的出水口均设置在螺旋桶本体1周向外侧的底端,且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的出水口均为底边与螺旋桶本体1底面平齐的长方形,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的底部均设有清渣装置2,清渣装置2包括刮板21、滑槽13和牵引绳3,滑槽13开设于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底端两侧的侧壁上,且沿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的侧壁螺旋延伸至第一流道11或第二流道12的进水口和出液口处,所有滑槽13底端均开设有绳槽14,牵引绳3分别位于不同绳槽14内,绳槽14以半包围结构包裹牵引绳3,牵引绳3两端均从绳槽14伸出,牵引绳3上设有若干一端伸入滑槽13内的连接柱31,滑块211上开设有与连接柱31相适配的连接槽223,连接槽223的槽口的朝向与牵引绳3运动方向相反,刮板21上与第一流道11或第二流道12两侧壁相接触的侧面上均设有滑块211,滑块211位于滑槽13内,滑块211为圆柱形,滑块211的圆柱上下两表面分别与滑槽13沿螺旋桶本体1高度方向的两侧壁相抵触,滑块211朝向滑槽13槽底的侧壁上设有滚轮222,滚轮222与滑槽13的槽底相抵触,将滑块211与滑槽13直接接触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使滑槽13和滑块211易于相对运动;如图3所示,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位于螺旋桶本体1中心一端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安装槽15,安装槽15沿螺旋桶本体1高度方向延伸,且向上贯通第一流道11或第二流道12的侧壁,安装槽15的下侧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清扫装置,包括螺旋桶本体(1)、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的出水口均设置在螺旋桶本体(1)周向外侧的底端,且所述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的出水口均为底边与螺旋桶本体(1)底面平齐的长方形,所述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中均设有清渣装置(2),所述清渣装置(2)设置在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的底端,所述清渣装置(2)包括若干刮板(21)、若干滑槽(13)和若干牵引绳(3),所述滑槽(13)开设于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底端两侧的侧壁上,若干所述滑槽(13)沿第一流道(11)或第二流道(12)延伸的螺旋轨迹延伸,所述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靠近螺旋桶本体(1)中心的一端侧壁上均开设有与滑槽(13)垂直的安装槽(15),若干所述安装槽(15)延伸至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的顶端,若干所述刮板(21)分别与第一流道(11)或第二流道(12)的底端抵触,若干所述刮板(21)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滑块(211),若干所述滑块(211)分别位于滑槽(13)内,若干所述滑槽(13)底部均开设有绳槽(14),若干所述牵引绳(3)分别位于若干绳槽(14)内,所述绳槽(14)呈半包围结构包裹牵引绳(3)的周向轮廓,所述牵引绳(3)上设有连接柱(31),所述连接柱(31)从绳槽(14)中伸入滑槽(13)并与滑块(211)可拆卸连接,所述牵引绳(3)两端分别从第一流道(11)或第二流道(12)的入口和出口伸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清扫装置,包括螺旋桶本体(1)、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的出水口均设置在螺旋桶本体(1)周向外侧的底端,且所述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的出水口均为底边与螺旋桶本体(1)底面平齐的长方形,所述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中均设有清渣装置(2),所述清渣装置(2)设置在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的底端,所述清渣装置(2)包括若干刮板(21)、若干滑槽(13)和若干牵引绳(3),所述滑槽(13)开设于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底端两侧的侧壁上,若干所述滑槽(13)沿第一流道(11)或第二流道(12)延伸的螺旋轨迹延伸,所述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靠近螺旋桶本体(1)中心的一端侧壁上均开设有与滑槽(13)垂直的安装槽(15),若干所述安装槽(15)延伸至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的顶端,若干所述刮板(21)分别与第一流道(11)或第二流道(12)的底端抵触,若干所述刮板(21)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滑块(211),若干所述滑块(211)分别位于滑槽(13)内,若干所述滑槽(13)底部均开设有绳槽(14),若干所述牵引绳(3)分别位于若干绳槽(14)内,所述绳槽(14)呈半包围结构包裹牵引绳(3)的周向轮廓,所述牵引绳(3)上设有连接柱(31),所述连接柱(31)从绳槽(14)中伸入滑槽(13)并与滑块(211)可拆卸连接,所述牵引绳(3)两端分别从第一流道(11)或第二流道(12)的入口和出口伸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琦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中凡工业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