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板式换热器的中心管道内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7775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8
本申请涉及螺旋板式换热器,尤其是涉及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的中心管道内撑结构,包括分隔板、内撑框和紧固组件,所述内撑框的底部设有若干个插杆,所述分隔板上开有若干个供所述插杆插入的插孔,所述紧固组件用于将所述插杆紧固在所述插孔内。本申请中,一方面,在卷制螺旋板换热结构前即可实现分隔板和内撑框之间的连接,规避了在螺旋板换热结构卷制后施工空间小的弊端,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便捷性;另一方面,分隔板和内撑框之间通过拼接的方式连接,减少了繁杂的焊接工艺,以此简化了螺旋板式换热器中心管道内撑结构的安装工艺,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螺旋板式换热器的制造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中心管道内撑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螺旋板式换热器,尤其是涉及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的中心管道内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螺旋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实现两种介质热交换的换热设备,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它主要包括盖板、换热器筒体、螺旋板换热结构,盖板和换热器筒体之间通过法兰连接,螺旋板换热结构设置在换热器筒体内。
[0003]螺旋板换热结构是由两块平行钢板在专用卷床上卷制而成,钢板绕成螺旋状,形成两个同心通道,分别为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同时,在卷制过程中,螺旋状钢板卷的中心处预留有中心介质流道,在中心介质流道中设有一块分隔板,分隔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流道的开口端和第二流道的开口端,分隔板的上方空间与第一流道相通,且不与第二流道相通,分隔板的下方空间与第二流道相通,且不与第一流道相通。
[0004]在工作过程中,其中一种介质经过分隔板的上方空间,并进入第一流道;另一种介质经过第二流道,并经过分隔板的下方空间,两种介质在螺旋板换热结构内按错流方式流动,以此实现两种介质的热交换。
[0005]上述螺旋板换热结构在卷制完后,为了提高螺旋板换热结构的强度,需要在分隔板的上方空间和下方空间内分别填入内撑框,当内撑框完全填入后,工作人员再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
[0006]然而,上述螺旋板换热结构在卷制完后,分隔板的上方空间和下方空间较小,施工起来难度较大,同时,由于内撑框的面积较大,这就导致焊接面积较大,焊接工艺较为繁琐,这无疑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影响了螺旋板式换热器的制造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简化螺旋板式换热器中心管道内撑结构的安装工艺,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螺旋板式换热器的制造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的中心管道内撑结构。
[0008]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的中心管道内撑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9]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的中心管道内撑结构,包括分隔板、内撑框和紧固组件,所述内撑框的底部设有若干个插杆,所述分隔板上开有若干个供插杆插入的插孔,所述紧固组件用于将插杆紧固在插孔内。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内撑框连接在分隔板上时,首先将插杆插入插孔内,然后利用紧固组件,实现插杆在插孔内的紧固,以此实现内撑框与分隔板之间的紧固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在卷制螺旋板换热结构前即可实现分隔板和内撑框之间的连接,规避了在螺旋板换热结构卷制后施工空间小的弊端,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便捷性;另一方面,分隔板和内撑框之间通过拼接的方式连接,减少了繁杂的焊接工艺,以此简化了螺旋板式换
热器中心管道内撑结构的安装工艺,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螺旋板式换热器的制造效率。
[0011]优选的,所述紧固组件包括锁杆,所述分隔板的侧壁上开有锁孔,所述锁孔贯穿各个插孔,所述插杆远离内撑框的一端开有穿孔,所述锁杆插入锁孔,并依次经过各个穿孔。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插杆完全插入插孔内后,工作人员朝向锁孔内插入锁杆,锁杆依次经过各个插杆的穿孔,以此实现插杆在插孔内的紧固,从而实现内撑框与分隔板之间的紧固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插杆远离内撑框的一端呈圆弧状,所述插孔的孔口呈喇叭状。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喇叭状的孔口具有引导作用,能够促使圆弧状的端头更容易插入,以此提高了插杆进入插孔的顺畅性。
[0015]优选的,所述紧固组件包括转动杆和限制块,所述插杆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管,所述转动杆穿过插杆,所述限制块固定连接在转动杆远离内撑框的一端;所述插孔包括经过孔和限制孔,所述限制孔的内径大于经过孔的孔宽。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在分隔板上安装内撑框时,工作人员首先将插杆插入插孔内,然后工作人员旋转转动杆,转动杆带动限制块转动,此时,限制块贴合于经过孔和限制孔的交界面处,以此实现分隔板与内撑框之间的紧固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杆身上设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位于插杆的端口处,所述第一限位环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公对位块,所述插杆靠近其端口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母对位块。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插杆完全插入插孔内后,工作人员旋转转动杆,当公对位块触碰到母对位块时,转动杆旋转一定角度,此时,限制块恰好贴合于上经过孔和下限制孔的交界面处,以此实现内撑框与分隔板之间的连接。
[0019]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把手的设置提高了旋转转动杆的便捷性。
[0021]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22]1.一方面,在卷制螺旋板换热结构前即可实现分隔板和内撑框之间的连接,规避了在螺旋板换热结构卷制后施工空间小的弊端,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便捷性;另一方面,分隔板和内撑框之间通过拼接的方式连接,减少了繁杂的焊接工艺,以此简化了螺旋板式换热器中心管道内撑结构的安装工艺,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螺旋板式换热器的制造效率。
[0023]2.当插杆完全插入插孔内后,工作人员朝向锁孔内插入锁杆,锁杆依次经过各个插杆的穿孔,以此实现插杆在插孔内的紧固,从而实现内撑框与分隔板之间的紧固连接。
[0024]3.当在分隔板上安装内撑框时,工作人员首先将插杆插入插孔内,然后工作人员旋转转动杆,转动杆带动限制块转动,此时,限制块贴合于经过孔和限制孔的交界面处,以此实现分隔板与内撑框之间的紧固连接。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实施例1中体现螺旋板式换热器的中心管道内撑结构的示意图。
[0026]图2是实施例1中体现内撑框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实施例1中体现底框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实施例1中体现插孔和锁孔之间连通关系的剖视图。
[0029]图5是实施例2中体现螺旋板式换热器的中心管道内撑结构的示意图。
[0030]图6是实施例2中体现底框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是实施例2中体现图5中A部的放大图。
[0032]图8是实施例2中体现紧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9是实施例2中体现紧固组件的俯视图。
[0034]图10是实施例2中体现分隔板的俯视图。
[0035]图11是实施例2中体现经过孔和限制孔间连通关系的剖视图。
[0036]附图标记说明:1、分隔板;11、插孔;111、经过孔;112、限制孔;12、锁孔;13、上层板;14、中层板;15、下层板;2、内撑框;21、底框;22、支撑框;23、内支撑杆;24、下支撑杆;31、锁杆;32、转动杆;321、转动把手;33、限制块;34、第一限位环;35、第二限位环;36、公对位块;37、母对位块;4、插杆;41、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以下结合附图1

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的中心管道内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隔板(1)、内撑框(2)和紧固组件,所述内撑框(2)的底部设有若干个插杆(4),所述分隔板(1)上开有若干个供所述插杆(4)插入的插孔(11),所述紧固组件用于将所述插杆(4)紧固在所述插孔(1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板式换热器的中心管道内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包括锁杆(31),所述分隔板(1)的侧壁上开有锁孔(12),所述锁孔(12)贯穿各个插孔(11),所述插杆(4)远离所述内撑框(2)的一端开有穿孔(41),所述锁杆(31)插入所述锁孔(12),并依次经过各个穿孔(4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板式换热器的中心管道内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4)远离所述内撑框(2)的一端呈圆弧状,所述插孔(11)的孔口呈喇叭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板式换热器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琦王亮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中凡工业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