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件锁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137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5:13
第一部件的第一锁定部(93)和第二部件的第二锁定部(55)分别具有第一锁定面(151)和第二锁定面(161),它们在第一锁定部(93)已经锁定至第二锁定部(95)的锁定状态下彼此对置。第一锁定面(151)的第一倾斜面(155)与第一抵接部(153)在锁定宽度方向上彼此错位地设置。第二锁定面(161)包括第二倾斜面(167)和第二抵接部(165)。当第一部件(21)从锁定状态在配合方向的反方向上向第二部件(13)相对移动时,第一倾斜面(155)抵接第二抵接部(165)并且在其上滑动,并且随后第一抵接部(153)抵接第二倾斜面(167)并且在其上滑动。因此,第一锁定部(93)通过第一倾斜面(155)和第二倾斜面(167)在锁定方向的反方向上弹性变形以解除锁定状态。

Part lock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部件锁定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部件锁定结构。
技术介绍
存在一种通过将一对连接器壳体互相配合而形成的连接器。当用于形成连接器的一个连接器壳体插入直到该一个连接器壳体能够配合至另一连接器壳体的配合位置时,容纳在各个连接器壳体中的端子互相电连接,并且连接器壳体互相锁定。然而,由于手动进行这种类型的连接器的配合操作,所以担心在没注意到一个连接器壳体还未插入到规定配合位置的半配合(未锁定)状态下就终止配合操作,使得之后壳体可能解锁。为解决该问题,已经提出一种设置有配合位置确保锁定件的连接器以防止这样的连接器壳体的半配合(见专利文献1)。根据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设置有:筒状的阴壳体,其中容纳阴端子;筒状的阳壳体,其中容纳阳端子,并且其配合至阴壳体;筒状的配合确保部件,其可滑动地安装在阴壳体的外侧上;阴锁定件,其以悬臂状支撑在阴壳体上并且朝着阳壳体延伸;配合确保锁定件,其以悬臂状支撑在配合确保部件上并且朝着阳壳体延伸;以及锁定突起,其从阳壳体的外表面突出以将阴锁定件与配合确保锁定件互相锁定。当将阳壳体插入到以这样的构造安装有配合确保部件的阴壳体内时,首先,阴锁定件的锁定部爬越锁定突起从而被锁定至锁定突起。随后,配合确保锁定件的锁定爪爬越锁定突起和阴锁定件的锁定部,从而通过阴锁定件的锁定部锁定至锁定突起。从而,配合确保锁定件通过阴锁定件锁定至锁定突起,从而确保壳体之间的配合。文献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JP-A-2012-64461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在如专利文献1中的用于将第一部件(配合确保部件)的第一锁定部(锁定爪)锁定至第二部件(阴壳体)的第二锁定部(锁定部)的锁定结构中,用于使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在解锁方向(配合解除方向)上移动从而解除第一锁定部与第二锁定部之间的锁定的解锁力取决于第一锁定部的与第二锁定部相对的端面的倾斜角。因此,将第一锁定部的该端面相对于配合方向的反方向的倾斜角设定为较小(较缓),以使得解锁力能够减小。然而,当将第一锁定部的端面的倾斜角设定为较小时,需要在第一锁定部的厚度方向(沿着锁定方向的方向)上的较宽范围上形成倾斜面。因此,第一锁定部的大致整体厚度减小,从而降低了第一锁定部的刚性。通过在锁定方向(配合方向)上延长第一锁定部来解决这样的缺点。然而,在一些情况下,由于可用空间等原因不能延长第一锁定部。因此,难以在抑制第一锁定部的尺寸增大的同时减小解锁力。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部件锁定结构,其中能够在抑制第一锁定部的尺寸增大的同时减小解锁力。问题解决方案[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一种部件锁定结构包括:第一锁定部,该第一锁定部设置在第一部件中;以及第二锁定部,该第二锁定部设置在第二部件中,在所述第一部件在向所述第二部件的锁定方向上相对移动时,所述第一锁定部能够弹性变形以爬越所述第二锁定部,并且能够弹性恢复以锁定至所述第二锁定部,所述第一锁定部和所述第二锁定部具有第一锁定面和第二锁定面,在所述第一锁定部锁定至所述第二锁定部以实现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一锁定面和所述第二锁定面彼此对置,所述第一锁定面具有第一倾斜面和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二锁定面具有第二倾斜面和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一抵接部设置为在锁定宽度方向上彼此错位,所述锁定宽度方向与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锁定方向以及所述第一锁定部的弹性变形方向二者相交,在所述锁定状态下,所述第二倾斜面与所述第一抵接部对置,并且所述第二抵接部与所述第一倾斜面对置,在所述第一部件从所述锁定状态在所述锁定方向的反方向上向所述第二部件相对移动时,所述第一倾斜面接触所述第二抵接部并在所述第二抵接部上滑动,然后所述第一抵接部接触所述第二倾斜面并在所述第二倾斜面上滑动,从而使所述第一锁定部通过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而在与所述第二锁定部的锁定反方向上弹性变形,以解除所述锁定状态。在前述[1]的方面中,第一倾斜面相对于锁定方向的反方向的倾斜角设定为较小(较缓)。从而,能够减小解锁力。此外,第一锁定部能够在锁定方向的反方向上沿其移位的倾斜面分别设置在第一部件(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部件(第二锁定部)中。因此,与倾斜面仅设置在第一锁定部中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第一锁定部的倾斜面在锁定方向上的长度。另外,第一倾斜面与第一抵接部设置为在锁定宽度方向上彼此错位,并且第一倾斜面设置在第一锁定面在锁定宽度方向上的一部分的区域中。因此,在未设置第一倾斜面的任意其它区域中,能够确保第一锁定部的厚度(沿着锁定方向的厚度)。因此,能够在抑制第一锁定部的尺寸增大的同时减小解锁力。[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部件锁定结构布置为使得: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一抵接部设置为在所述锁定方向上互相错位,并且所述第二倾斜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部设置为在所述锁定方向上互相错位,以使得从所述锁定宽度方向观看时在所述锁定状态下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互相部分地重叠。在前述第二方面中,在锁定状态下,当从锁定宽度方向观看时,第一锁定部与第二锁定部互相部分地重叠。因此,与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二者不具有重叠范围的情况相比,能够将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沿着锁定方向的全长(总长)至少减小第一锁定部与第二锁定部之间的重叠范围的长度。另外,与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二者都不具有重叠范围的情况相比,第一锁定部在解锁期间沿着锁定方向的反方向的移动距离也至少减少重叠范围的长度。因此,能够缩短锁定状态下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的总长并且能够减小第一锁定部在解锁期间的移动量。[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部件锁定结构布置为使得:所述第二部件是连接器壳体,所述第一部件是可滑动地装接至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外侧以能够在所述锁定方向上滑动移动的配合确保部件,所述配合确保部件的锁定方向是与所述连接器壳体向配对连接器壳体的配合方向相同的方向,当所述连接器壳体在所述配合方向上移动时,所述第二锁定部弹性变形以爬越所述配对连接器壳体的被锁定部,并且弹性恢复以锁定至所述被锁定部,在所述第二锁定部锁定至所述被锁定部的连接器配合状态下,在所述配合确保部件在所述配合方向上相对于所述连接器壳体滑动移动时,所述第一锁定部弹性变形以爬越所述被锁定部和所述第二锁定部,并且弹性恢复以锁定至所述第二锁定部。在前述第三方面中,在连接器壳体的第二锁定部已经锁定至配对连接器壳体的被锁定部的配合状态下,配合确保部件的第一锁定部爬越被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以被锁定至第二锁定部。即,在第一锁定部已经锁定至第二锁定部的锁定状态下,被锁定部、第二锁定部和第一锁定部朝着配对连接器壳体直线地并排布置。因此,能够将第一锁定部在配合方向上的长度(全长)限制在锁定状态下不与配对连接器壳体干涉的范围内。由于在解锁期间第一锁定部能够在锁定方向的反方向上沿其移位的倾斜面分别设置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中,所以能够在将第一锁定部的全长抑制在不与配对连接器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部件锁定结构,包括:/n第一锁定部,该第一锁定部设置在第一部件中;以及/n第二锁定部,该第二锁定部设置在第二部件中,/n在所述第一部件在对于所述第二部件的锁定方向上相对移动时,所述第一锁定部能够弹性变形以爬越所述第二锁定部,并且能够弹性恢复以锁定至所述第二锁定部,/n所述第一锁定部和所述第二锁定部具有第一锁定面和第二锁定面,在所述第一锁定部锁定至所述第二锁定部以实现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一锁定面和所述第二锁定面彼此对置,/n所述第一锁定面具有第一倾斜面和第一抵接部,/n所述第二锁定面具有第二倾斜面和第二抵接部,/n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一抵接部设置为在锁定宽度方向上彼此错位,所述锁定宽度方向与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锁定方向以及所述第一锁定部的弹性变形方向二者相交,/n在所述锁定状态下,所述第二倾斜面与所述第一抵接部对置,并且所述第二抵接部与所述第一倾斜面对置,/n在所述第一部件从所述锁定状态在所述锁定方向的反方向上向所述第二部件相对移动时,所述第一倾斜面接触所述第二抵接部并在所述第二抵接部上滑动,然后所述第一抵接部接触所述第二倾斜面并在所述第二倾斜面上滑动,从而使所述第一锁定部通过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而在与所述第二锁定部的锁定反方向上弹性变形,以解除所述锁定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831 JP 2017-1679911.一种部件锁定结构,包括:
第一锁定部,该第一锁定部设置在第一部件中;以及
第二锁定部,该第二锁定部设置在第二部件中,
在所述第一部件在对于所述第二部件的锁定方向上相对移动时,所述第一锁定部能够弹性变形以爬越所述第二锁定部,并且能够弹性恢复以锁定至所述第二锁定部,
所述第一锁定部和所述第二锁定部具有第一锁定面和第二锁定面,在所述第一锁定部锁定至所述第二锁定部以实现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一锁定面和所述第二锁定面彼此对置,
所述第一锁定面具有第一倾斜面和第一抵接部,
所述第二锁定面具有第二倾斜面和第二抵接部,
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一抵接部设置为在锁定宽度方向上彼此错位,所述锁定宽度方向与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锁定方向以及所述第一锁定部的弹性变形方向二者相交,
在所述锁定状态下,所述第二倾斜面与所述第一抵接部对置,并且所述第二抵接部与所述第一倾斜面对置,
在所述第一部件从所述锁定状态在所述锁定方向的反方向上向所述第二部件相对移动时,所述第一倾斜面接触所述第二抵接部并在所述第二抵接部上滑动,然后所述第一抵接部接触所述第二倾斜面并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福亮介鹤田哲弘大本高裕新村胜斋藤悠后藤优树远藤高志岩下和之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