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载重测试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3888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载重测试支架,包括底部块,侧板,承托板,底部块的上端面上左右两侧各存在两道固定深孔,侧板的底端位置设置有两道与固定深孔位置对应的插入柱,侧板固定在底部板的左右两侧,侧板的内侧排列设置有对应的卡槽,承托板的两端能够同时卡入在卡槽内,对电梯进行载重测试时,将载重块依次放到承托板上,这样载重块分布在不同的高度,模拟人体的重力分布,更有利于试验的模拟真实性。

A load test support for elev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载重测试支架
本技术涉及电梯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电梯载重测试支架。
技术介绍
电梯是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载人与载物的运输设备,随着高楼建设的越发普遍,电梯的运用也越来越多,但是电梯属于垂直上下牵引的设备,坠落危险是最严重的危险情况,因为若发生电梯高空坠落,乘客几乎没有生还可能,虽然现在电梯具备多种防坠落措施,但这些措施也只能在承载极限范围内才能起到效果,所以电梯超重超负荷运行是极度危险的,为此,每台电梯都要设定其载重范围,防止超重,在电梯安装验收时,也需要对电梯载重进行测试,这些测试不光验证电梯能否承受其额定载荷,还要在测试过程中观察满载荷运行情况下电梯的运行平稳性。通常在进行电梯载重测试时是在电梯内放置额定重量的载重块,同时运行电梯,但是只是将载重块堆放在一处并不能很好的模拟实际乘客使用电梯的情况,因为载重块堆放状态下其整体重心是很低的,而乘客乘坐时一般都是站立状态,重心较高,但是测试时较低的重心有利于电梯运行的平稳性,所以不能很好的验证乘客乘坐时重心较高状态下电梯运行的平稳性,为此,该载重测试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对电梯进行载重测试时,能够更好的模拟乘客使用时的状态,提高载重块的整体重心,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梯载重测试支架,包括底部块,侧板,承托板,所述底部块具备一定面积与一定重量,所述侧板存在两道,其具备一定高度,所述底部块的上端面上左右两侧各存在两道固定深孔,即总共存在四道固定深孔,所述侧板的底端位置设置有两道与固定深孔位置对应的插入柱,所述插入柱的外径等于所述固定深孔的内径,并且插入柱能够对应插入在固定深孔内,使得侧板固定在底部块的左右两侧,当两道侧板底端的插入柱同时插入到底部块上对应的固定深孔内的状态下,两道侧板处于平行状态,且与底部块处于垂直状态,所述侧板的内侧排列设置有对应的卡槽,并且两道侧板内侧的卡槽位置一一对应,所述承托板为板状物,所述卡槽的内宽等于承托板两端的厚度,所述承托板的两端能够同时卡入在两道侧板内侧对应位置上的两道卡槽内,从而使得承托板得到固定,并且固定好后的承托板处于水平状态。本技术作用是用来放置电梯载重块,在对电梯进行载重测试时,将支架中各部件组装完成,将载重块依次放到承托板上,这样载重块可以分布在不同的高度,模拟人体的重力分布,传统的电梯载重试验中,载重块一般一起堆放在托板上,堆放高度都很低,相对的重力中心也都很低,而人在乘坐电梯时都是站立状态,重心相对较高,重力重心较高会对电梯运行的稳定性有一定挑战,所以传统的载重测试模拟不够真实,借助本技术的支架能够将载重块提升到不同的高度,使其重力分布类似于人体,更有利于试验的模拟真实性。作为改进实施例,所述侧板的外侧排列设置有多道加强杆件,所述加强杆件与侧板固定为一体,有效提升侧板的受力强度。作为改进实施例,所述承托板的前后侧边上均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承托板处于垂直状态,其长度小于承托板的长度且其设置在承托板侧边的中部位置,这样不影响承托板卡入到卡槽内,挡板作用是预防放置在承托板上的载重块掉落。作为改进实施例,所述底部块的四周位置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端通过铰链固定在底部块上,所述支撑杆能够相对底部块进行旋转,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卡口,另外,所述侧板的两侧靠近下方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外径小于卡口的内口宽度,所述支撑杆能够旋转使得顶端固定板上的卡口卡入在固定轴上,从而对侧板外部形成支撑,加强工作时的稳定性。作为进一步改进实施例,所述固定轴的外侧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外径大于所述固定轴的外径,这样在卡口卡入到固定轴上后,固定板不能轻易向外侧脱离开固定轴,提高固定的可靠性。作为改进实施例,所述底部块的上端面两侧设置有提手,由于为了保证支架的稳固性,底部块通常重量较大,设置提手便于底部块的搬运,拿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部件分离状态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组合拼装使用状态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卡槽与承托板位置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支撑杆部位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一种电梯载重测试支架,如图1所示,包括底部块1,侧板2,承托板3,所述底部块1具备一定面积与一定重量,所述侧板2存在两道,其具备一定高度,所述底部板1的上端面上左右两侧各存在两道固定深孔11,即总共存在四道固定深孔11,所述侧板2的底端位置设置有两道与固定深孔11位置对应的插入柱21,所述插入柱21的外径等于所述固定深孔11的内径,并且插入柱21能够对应插入在固定深孔11内,使得侧板2固定在底部块1的左右两侧,即如图2组装状态所示,当两道侧板2底端的插入柱21同时插入到底部块1上对应的固定深孔11内的状态下,两道侧板2处于平行状态,且与底部块1处于垂直状态,所述侧板2的内侧排列设置有对应的卡槽22,并且两道侧板2内侧的卡槽22位置一一对应,所述承托板3为板状物,所述卡槽22的内宽等于承托板3两端的厚度,如3中局部放大图所示,所述承托板3的两端能够同时卡入在两道侧板2内侧对应位置上的两道卡槽22内,从而使得承托板3得到固定,并且固定好后的承托板3处于水平状态。本技术作用是用来放置电梯载重块,在对电梯进行载重测试时,将支架中各部件组装完成,将载重块依次放到承托板3上,如图2所示,这样载重块可以分布在不同的高度,模拟人体的重力分布,传统的电梯载重试验中,载重块一般一起堆放在托板上,堆放高度都很低,相对的重力重心也都很低,而人在乘坐电梯时都是站立状态,重心相对较高,重力重心较高会对电梯运行的稳定性有一定挑战,所以传统的载重测试模拟不够真实,借助本技术的支架能够将载重块提升到不同的高度,使其重力分布类似于人体,更有利于试验的模拟真实性。作为改进实施例,所述侧板2的外侧排列设置有多道加强杆件23,如图1及图2所示,加强杆件23竖向排列设置,所述加强杆件23与侧板2固定为一体,有效提升侧板2的受力强度。作为改进实施例,所述承托板3的前后侧边上均设置有挡板31,如图1所示,所述挡板31与承托板3处于垂直状态,其长度小于承托板3的长度且其设置在承托板3侧边的中部位置,这样不影响承托板3卡入到卡槽22内,挡板31作用是预防放置在承托板3上的载重块掉落。作为改进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底部块1的四周位置设置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底端通过铰链固定在底部块1上,所述支撑杆12能够相对底部块1进行旋转,所述支撑杆12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板13,如图4中该位置的局部放大图所示,所述固定板13上设置有卡口14,另外,所述侧板2的两侧靠近下方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固定轴24,所述固定轴24外径小于卡口14的内口宽度,所述支撑杆12能够旋转使得顶端固定板13上的卡口14卡入在固定轴24上,从而对侧板2外部形成支撑,如图2所示,加强工作时的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载重测试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块(1),侧板(2),承托板(3),所述底部块(1)具备一定面积与一定重量,所述侧板(2)存在两道,其具备一定高度,所述底部块(1)的上端面上左右两侧各存在两道固定深孔(11),所述侧板(2)的底端位置设置有两道与固定深孔(11)位置对应的插入柱(21),所述插入柱(21)的外径等于所述固定深孔(11)的内径,并且插入柱(21)能够对应插入在固定深孔(11)内,使得侧板(2)固定在底部块(1)的左右两侧,当两道侧板(2)底端的插入柱(21)同时插入到底部块(1)上对应的固定深孔(11)内的状态下,两道侧板(2)处于平行状态,且与底部块(1)处于垂直状态,所述侧板(2)的内侧排列设置有对应的卡槽(22),并且两道侧板(2)内侧的卡槽(22)位置一一对应,所述承托板(3)为板状物,所述卡槽(22)的内宽等于承托板(3)两端的厚度,所述承托板(3)的两端能够同时卡入在两道侧板(2)内侧对应位置上的两道卡槽(22)内,使得承托板(3)得到固定,并且固定好后的承托板(3)处于水平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载重测试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块(1),侧板(2),承托板(3),所述底部块(1)具备一定面积与一定重量,所述侧板(2)存在两道,其具备一定高度,所述底部块(1)的上端面上左右两侧各存在两道固定深孔(11),所述侧板(2)的底端位置设置有两道与固定深孔(11)位置对应的插入柱(21),所述插入柱(21)的外径等于所述固定深孔(11)的内径,并且插入柱(21)能够对应插入在固定深孔(11)内,使得侧板(2)固定在底部块(1)的左右两侧,当两道侧板(2)底端的插入柱(21)同时插入到底部块(1)上对应的固定深孔(11)内的状态下,两道侧板(2)处于平行状态,且与底部块(1)处于垂直状态,所述侧板(2)的内侧排列设置有对应的卡槽(22),并且两道侧板(2)内侧的卡槽(22)位置一一对应,所述承托板(3)为板状物,所述卡槽(22)的内宽等于承托板(3)两端的厚度,所述承托板(3)的两端能够同时卡入在两道侧板(2)内侧对应位置上的两道卡槽(22)内,使得承托板(3)得到固定,并且固定好后的承托板(3)处于水平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载重测试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的外侧排列设置有多道加强杆件(23),所述加强杆件(23)与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鹰狼厨卫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