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搅拌溶胶功能的粘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9117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搅拌溶胶功能的粘胶机,包括一对立柱、搅拌桶、驱动机构和粘胶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置于所述搅拌桶的上端;所述粘胶机构置于所述搅拌桶的下端;其中,所述搅拌桶内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一搅拌机构和第二搅拌机构,所述第一搅拌机构置于所述搅拌桶的上桶内;所述第二搅拌机构置于所述搅拌桶的下桶内,且所述第一搅拌机构与所述第二搅拌机构通过驱动机构同轴转动。由于搅拌桶内设有的搅拌机构,通过第一搅拌机构和第二搅拌机构,通过搅拌和溶解使得胶水的浓度混合均匀,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搅拌效果好、搅拌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搅拌溶胶功能的粘胶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粘胶机,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搅拌溶胶功能的粘胶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粘胶机仅仅具备将物体逐一粘接的功能,而在一些粘连的工作上就不能通过粘胶机完成,例如对弹簧上下两端粘上无纺布等等,并且粘胶机不能多次大量粘接,溶胶的质量不均匀,因此影响了对物体粘接的工作效率。目前市场上的粘胶机,大多采用了搅拌设备对溶胶进行搅拌,但往往出现了搅拌效率不高,搅拌效果差的现象,对粘胶过程有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搅拌效果好、搅拌效率高的具有搅拌溶胶功能的粘胶机。本技术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具有搅拌溶胶功能的粘胶机,包括:一对立柱;搅拌桶;驱动机构;粘胶机构;其中,所述搅拌桶内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一搅拌机构,所述第一搅拌机构置于所述搅拌桶的上桶内;第二搅拌机构,所述第二搅拌机构置于所述搅拌桶的下桶内,且所述第一搅拌机构与所述第二搅拌机构通过驱动机构同轴转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搅拌机构包括第一搅拌轴、多个搅拌粗棒、多个搅拌细棒和多个搅拌叉,所述第一搅拌轴与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轴同轴连接,多个搅拌粗棒环形分布在所述第一搅拌轴上,多个搅拌细棒环形分布在所述搅拌粗棒的外周上,所述搅拌叉与所述搅拌粗棒远离所述第一搅拌轴的一端相连。更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叉通过堵头与所述搅拌粗棒的一端相连,所述搅拌细棒通过连杆与所述搅拌粗棒的外周固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搅拌机构包括搅拌叶和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与所述第一搅拌轴的末端相连,所述搅拌叶螺旋套接在所述第二搅拌轴的外周上,且所述搅拌叶上设有多个凸粒。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驱动电机和一对锥齿轮,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机座置于所述搅拌桶的上端,一对锥齿轮分别套接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和驱动轴的上端。进一步地,所述粘胶机构包括粘胶盒、底盘和多个出胶口,所述粘胶盒与所述搅拌桶的下端相连,所述底盘与所述粘胶盒的下端相连,多个出胶口均匀分布在所述底盘上。进一步地,还包括一承接台,所述承接台置于一对立柱之间的滑动板上。进一步地,所述上桶的底部设有斜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搅拌桶内设有的搅拌机构,通过第一搅拌机构和第二搅拌机构,通过搅拌和溶解使得胶水的浓度混合均匀,使得本技术搅拌效果好、搅拌效率高。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正向剖视图;图2是图1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的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1的D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标记说明:立柱-1、滑动板-11、升降杆-12、搅拌桶-2、加料口-21、上桶-22、下桶-23、第一搅拌机构-3、搅拌叉-31、堵头-32、搅拌细棒-33、连杆-34、搅拌粗棒-35、第一搅拌轴-36、第二搅拌机构-4、搅拌叶-41、凸粒-42、第二搅拌轴-43、承接台-5、驱动机构-6、驱动电机-61、锥齿轮-62、驱动轴-63、斜台-7、粘胶机构-8、粘胶盒-81、底盘-82、出胶口-8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结合图1至图4,如图1所示的一种具有搅拌溶胶功能的粘胶机,包括一对立柱1、搅拌桶2、驱动机构6和粘胶机构8,所述搅拌桶2通过一对升降杆12置于所述立柱1的上端,所述搅拌桶2的上端设有一加料口21;所述驱动机构6置于所述搅拌桶2的上端;所述粘胶机构8置于所述搅拌桶2的下端;其中,所述搅拌桶2内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一搅拌机构3和第二搅拌机构4,所述第一搅拌机构3置于所述搅拌桶2的上桶22内;所述第二搅拌机构4置于所述搅拌桶2的下桶23内,且所述第一搅拌机构3与所述第二搅拌机构4通过驱动机构6同轴转动。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搅拌机构3包括第一搅拌轴36、多个搅拌粗棒35、多个搅拌细棒33和多个搅拌叉31,所述第一搅拌轴36与所述驱动机构6的驱动轴63同轴连接,多个搅拌粗棒35环形分布在所述第一搅拌轴36上,多个搅拌细棒33环形分布在所述搅拌粗棒35的外周上,所述搅拌叉31与所述搅拌粗棒35远离所述第一搅拌轴36的一端相连。设置以上结构,有利于提升第一搅拌机构3的搅拌效率。为了进一步地提升第一搅拌机构3的搅拌效率,所述搅拌叉31通过堵头32与所述搅拌粗棒35的一端相连,所述搅拌细棒33通过连杆34与所述搅拌粗棒35的外周固接。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搅拌机构4包括搅拌叶41和第二搅拌轴43,所述第二搅拌轴43与所述第一搅拌轴36的末端相连,所述搅拌叶41螺旋套接在所述第二搅拌轴43的外周上,且所述搅拌叶41上设有多个凸粒42。设置以上结构,可以提升第二搅拌机构4的搅拌效率。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6还包括驱动电机61和一对锥齿轮62,所述驱动电机61通过机座置于所述搅拌桶2的上端,一对锥齿轮62分别套接在所述驱动电机61的输出端和驱动轴63的上端。如图2所示,所述粘胶机构8包括粘胶盒81、底盘82和多个出胶口83,所述粘胶盒81与所述搅拌桶2的下端相连,所述底盘82与所述粘胶盒81的下端相连,多个出胶口83均匀分布在所述底盘82上。优选的,还包括一承接台5,所述承接台5置于一对立柱1之间的滑动板11上。为了防止第一次搅拌后的溶胶残留在桶壁内,所述上桶22的底部设有斜台7。由于搅拌桶2内设有的搅拌机构,通过第一搅拌机构3和第二搅拌机构4,在第一搅拌机构3上设有第一搅拌轴36、多个搅拌粗棒35、多个搅拌细棒33和多个搅拌叉31,可以提升第一搅拌机构3的搅拌效果;在第二搅拌机构4内设有搅拌叶41和第二搅拌轴43,可以提升第二搅拌机构4的搅拌效果,通过搅拌和溶解使得胶水的浓度混合均匀,使得本技术搅拌效果好、搅拌效率高。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搅拌溶胶功能的粘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对立柱(1);/n搅拌桶(2);/n驱动机构(6);/n粘胶机构(8);/n其中,所述搅拌桶(2)内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n第一搅拌机构(3),所述第一搅拌机构(3)置于所述搅拌桶(2)的上桶(22)内;/n第二搅拌机构(4),所述第二搅拌机构(4)置于所述搅拌桶(2)的下桶(23)内,且所述第一搅拌机构(3)与所述第二搅拌机构(4)通过驱动机构(6)同轴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搅拌溶胶功能的粘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对立柱(1);
搅拌桶(2);
驱动机构(6);
粘胶机构(8);
其中,所述搅拌桶(2)内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
第一搅拌机构(3),所述第一搅拌机构(3)置于所述搅拌桶(2)的上桶(22)内;
第二搅拌机构(4),所述第二搅拌机构(4)置于所述搅拌桶(2)的下桶(23)内,且所述第一搅拌机构(3)与所述第二搅拌机构(4)通过驱动机构(6)同轴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搅拌溶胶功能的粘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机构(3)包括第一搅拌轴(36)、多个搅拌粗棒(35)、多个搅拌细棒(33)和多个搅拌叉(31),所述第一搅拌轴(36)与所述驱动机构(6)的驱动轴(63)同轴连接,多个搅拌粗棒(35)环形分布在所述第一搅拌轴(36)上,多个搅拌细棒(33)环形分布在所述搅拌粗棒(35)的外周上,所述搅拌叉(31)与所述搅拌粗棒(35)远离所述第一搅拌轴(36)的一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搅拌溶胶功能的粘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叉(31)通过堵头(32)与所述搅拌粗棒(35)的一端相连,所述搅拌细棒(33)通过连杆(34)与所述搅拌粗棒(35)的外周固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振波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鹰狼厨卫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