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医疗成像设备便携控制器的收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3884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医疗成像设备便携控制器的收线机构,收线机构(100)安装在机壳(300)上,控制器(200)安装在机壳(300)的第一凹槽(310)内,当拿起控制器(200)使用时,线缆(210)跟随控制器(200)伸出;当控制器(200)使用完毕后,再次向外轻拉线缆(210),收线机构(100)可以将线缆(210)自动收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收线机构(100)将线缆(210)收纳,解决了线缆外露容易缠绕、刮蹭的问题,避免造成绝缘皮脱落等隐患,同时也解决了不美观以及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Take up mechanism for portable controller of medical imag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医疗成像设备便携控制器的收线机构
本技术涉及线材收卷装置
,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医疗成像设备便携控制器的收线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医疗成像设备上,便携式控制器使用频繁,但便携式控制器线缆多采用外露的结构,悬垂在机壳外部,使用时容易发生缠绕,在医护人员使用过程中如有刮蹭,还容易使绝缘皮脱落造成安全隐患,严重时会造成安全事故,且线缆外露不美观。专利文献CN202429808U公开了一种绕线盘,包括线盘主体和线筒,所述的线筒上设有若干规则的供线缆摆放的凹槽。本设计虽然可以让线缆规则的缠绕到凹槽,但仍然不能解决线缆外露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医疗成像设备便携控制器的收线机构。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医疗成像设备便携控制器的收线机构,收线机构100安装在机壳300上;机壳300上设置有第一凹槽310;第一凹槽310内靠近收线机构10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过孔320;控制器200安装在第一凹槽310里,控制器200的线缆210通过第一过孔320延伸到收线机构100内;当控制器200从第一凹槽310中取出时,收线机构100中线缆210跟随控制器200伸出;当控制器200放回至第一凹槽310时,线缆210缩回至收线机构100内。优选地,收线机构100包括绕线盘110、卷簧120、棘爪130、支架140以及支撑轴150;绕线盘110、支架140依次安装在支撑轴150上;支架140包括第一支撑杆141以及第二支撑杆142;卷簧120沿支撑轴150的周向缠绕并设置在绕线盘110的内部;线缆210沿绕线盘110的周向缠绕并穿过第二支撑杆142上设置的第二过孔143;绕线盘110上设置有第二凹槽111;棘爪130的一端安装在第一支撑杆141上,另一端与第二凹槽111滑配连接。优选地,棘爪130为L型结构;棘爪130包括小棘轮131、卡扣盘132、定位卡扣133、回转卡扣134以及棘爪锥头135;定位卡扣133、回转卡扣134分别设置在卡扣盘132的两侧;棘爪锥头135穿过卡扣盘132的中部并安装在第一支撑杆141外侧;小棘轮131设置在棘爪锥头135和支撑轴150之间,并安装在第一支撑杆141内侧;棘爪锥头135能够带动卡扣盘132上的定位卡扣133、回转卡扣134同步转动。优选地,第一支撑杆141上设置有板簧160,板簧160的驱使棘爪锥头135滑向第二凹槽111。优选地,小棘轮131上设置有深凹槽边1311和浅凹槽边1312;回转卡扣134靠近小棘轮131并驱使小棘轮131转动时:使小棘轮131的深凹槽边1311与定位卡扣133相对应改变为小棘轮131的浅凹槽边1312与定位卡扣133相对应;或使小棘轮131的浅凹槽边1312与定位卡扣133相对应改变为小棘轮131的深凹槽边1311与定位卡扣133相对应。优选地,绕线盘110的安装有防护罩112。优选地,第二凹槽111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优选地,收线机构100设置在机壳300的内部。优选地,绕线盘110设置有第三凹槽113;第二过孔143引导线缆210进出第三凹槽113。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医疗成像设备便携控制器的收线机构,收线机构100安装在机壳300上;机壳300上设置有第一凹槽310;第一凹槽310内靠近收线机构10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过孔320;控制器200安装在第一凹槽310里,控制器200的线缆210通过第一过孔320延伸到收线机构100内;当控制器200从第一凹槽310中取出时,收线机构100中线缆210跟随控制器200伸出;当控制器200放回至第一凹槽310时,线缆210缩回至收线机构100内;收线机构100包括绕线盘110、卷簧120、棘爪130、支架140以及支撑轴150;绕线盘110、支架140依次安装在支撑轴150上;支架140包括第一支撑杆141以及第二支撑杆142;卷簧120沿支撑轴150的周向缠绕并设置在绕线盘110的内部;线缆210沿绕线盘110的周向缠绕并穿过第二支撑杆142上设置的第二过孔143;绕线盘110上设置有第二凹槽111;棘爪130的一端安装在第一支撑杆141上,另一端与第二凹槽111滑配连接;棘爪130为L型结构;棘爪130包括小棘轮131、卡扣盘132、定位卡扣133、回转卡扣134以及棘爪锥头135;定位卡扣133、回转卡扣134分别设置在卡扣盘132的两侧;棘爪锥头135穿过卡扣盘132的中部并安装在第一支撑杆141外侧;小棘轮131设置在棘爪锥头135和支撑轴150之间,并安装在第一支撑杆141内侧;棘爪锥头135能够带动卡扣盘132上的定位卡扣133、回转卡扣134同步转动;第一支撑杆141上设置有板簧160,板簧160的驱使棘爪锥头135滑向第二凹槽111;小棘轮131上设置有深凹槽边1311和浅凹槽边1312;回转卡扣134靠近小棘轮131并驱使小棘轮131转动时:使小棘轮131的深凹槽边1311与定位卡扣133相对应改变为小棘轮131的浅凹槽边1312与定位卡扣133相对应;或使小棘轮131的浅凹槽边1312与定位卡扣133相对应改变为小棘轮131的深凹槽边1311与定位卡扣133相对应;绕线盘110的安装有防护罩112;第二凹槽111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收线机构100设置在机壳300的内部;绕线盘110设置有第三凹槽113;第二过孔143引导线缆210进出第三凹槽1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使线缆隐藏不外露,安全放心,避免了外露线缆刮蹭带来的绝缘皮脱落,从而避免了安全隐患。2、使用便捷,避免了线缆自由垂在机壳外发生缠绕。3、线缆隐藏后更加美观。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控制器200及收线机构100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收线机构100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棘爪130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收线机构100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绕线盘110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根据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医疗成像设备便携控制器的收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收线机构(100)安装在机壳(300)上;/n机壳(300)上设置有第一凹槽(310);/n第一凹槽(310)内靠近收线机构(10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过孔(320);/n控制器(200)安装在第一凹槽(310)里,控制器(200)的线缆(210)通过第一过孔(320)延伸到收线机构(100)内;/n当控制器(200)从第一凹槽(310)中取出时,收线机构(100)中线缆(210)跟随控制器(200)伸出;/n当控制器(200)放回至第一凹槽(310)时,线缆(210)缩回至收线机构(100)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医疗成像设备便携控制器的收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收线机构(100)安装在机壳(300)上;
机壳(300)上设置有第一凹槽(310);
第一凹槽(310)内靠近收线机构(10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过孔(320);
控制器(200)安装在第一凹槽(310)里,控制器(200)的线缆(210)通过第一过孔(320)延伸到收线机构(100)内;
当控制器(200)从第一凹槽(310)中取出时,收线机构(100)中线缆(210)跟随控制器(200)伸出;
当控制器(200)放回至第一凹槽(310)时,线缆(210)缩回至收线机构(10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医疗成像设备便携控制器的收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收线机构(100)包括绕线盘(110)、卷簧(120)、棘爪(130)、支架(140)以及支撑轴(150);
绕线盘(110)、支架(140)依次安装在支撑轴(150)上;
支架(140)包括第一支撑杆(141)以及第二支撑杆(142);
卷簧(120)沿支撑轴(150)的周向缠绕并设置在绕线盘(110)的内部;
线缆(210)沿绕线盘(110)的周向缠绕并穿过第二支撑杆(142)上设置的第二过孔(143);
绕线盘(110)上设置有第二凹槽(111);
棘爪(130)的一端安装在第一支撑杆(141)上,另一端与第二凹槽(111)滑配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医疗成像设备便携控制器的收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棘爪(130)为L型结构;
棘爪(130)包括小棘轮(131)、卡扣盘(132)、定位卡扣(133)、回转卡扣(134)以及棘爪锥头(135);
定位卡扣(133)、回转卡扣(134)分别设置在卡扣盘(132)的两侧;
棘爪锥头(135)穿过卡扣盘(132)的中部并安装在第一支撑杆(141)外侧;
小棘轮(131)设置在棘爪锥头(135)和支撑轴(150)之间,并安装在第一支撑杆(141)内侧;
棘爪锥头(135)能够带动卡扣盘(132)上的定位卡扣(133)、回转卡扣(134)同步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医疗成像设备便携控制器的收线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杆(141)上设置有板簧(160),板簧(160)的驱使棘爪锥头(135)滑向第二凹槽(11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医疗成像设备便携控制器的收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小棘轮(131)上设置有深凹槽边(1311)和浅凹槽边(1312);
回转卡扣(134)靠近小棘轮(131)并驱使小棘轮(131)转动时:
使小棘轮(131)的深凹槽边(1311)与定位卡扣(133)相对应改变为小棘轮(131)的浅凹槽边(1312)与定位卡扣(133)相对应;或
使小棘轮(131)的浅凹槽边(1312)与定位卡扣(133)相对应改变为小棘轮(131)的深凹槽边(1311)与定位卡扣(133)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医疗成像设备便携控制器的收线机构,其特征在于,绕线盘(110)安装有防护罩(11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医疗成像设备便携控制器的收线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凹槽(111)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爽朱明秀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