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气化燃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3585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燃油气化燃烧炉,由燃烧器、供气装置、电机和炉架组成。在燃烧器中增加了预热点火装置和蓄热网罩。供气装置和燃烧由同一台电机驱动。因此它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紧凑,点燃迅速、燃烧充分、火焰稳定等优点。(*该技术在199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体,燃烧自动气化燃烧炉,特别是煤油、柴油自动气化燃烧炉。现有的气化燃烧炉,主要由供气装置、燃烧器、电机、炉架等构成。供气装置由单独的电机驱动。这样不仅增加了能耗,而且使燃烧炉结构复杂,操作维护不便。已见的燃烧器,如日本专利,昭58-19931和58-19932提出了一种气化燃烧器,即将燃油供向旋转的内锥体上,由离心力将燃油散向旋转的气化套内进行气化,经与空气混合后送入燃烧筒内进行燃烧。该方法虽然好,但也存在着两个不足之处。首先,在燃烧前气化套处在常温状态下,不具备气化条件。此间如启动燃烧器时,进入气化套内的燃油只能呈颗粒状进入燃烧筒,其结果造成点燃困难、油味大。其次,当需要小火焰燃烧时,火焰热量明显减少,因此对气化套供热也相应减弱,继而影响气化效果,引起燃烧不充分,火焰不稳定。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型的燃油气化燃烧炉。它不仅体积小、结构简单、紧凑,而且点燃迅速、燃烧充分、火焰稳定。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它由燃烧器、供气装置、电机、炉架等组成。燃烧器不仅包括内锥体、气化套、燃烧筒、输油管等,还包括预热点火装置和蓄热网罩。预热点火装置横置在燃烧筒中部。它可在点燃前自动喷出火炬,对气化套进行预加热,使燃油一旦进入气化套内立即气化、并迅速点燃。蓄热网罩架在气化套与燃烧筒上端。在燃烧时,火焰热量积聚在网罩上,并连续对气化套辐射加热,增强气化效果。供气装置由壳体、风叶轮、上、下风量控制盘、复位弹簧、风量调节杆构成。风叶轮位于壳体内中央。上、下风量控制盘位于壳体内上端。在上、下风量控制盘对应位置间开有若干个通风孔。调节上、下风量控制盘相对位置,可改变通风孔径的大小。复位弹簧连接上、下风量控制盘。风量调节杆分别连接壳体和上风量控制盘或下风量控制盘。转动风量调节杆可使上、下风量控制盘作相对转动。燃烧器和供气装置由同一电机驱动。即气化套固定在电机输出轴顶端。风叶轮固定在电机输出轴下端。燃烧筒固定在供气装置的壳体上。壳体连接电机外壳和炉架。上述的预热点火装置由电热丝、自动喷油阀组成。电热丝烧在自动喷油阀外。当电热丝通电后产生高温,喷油阀在高温的作用下迅速开启,使燃油喷出,并被点燃形成火炬。当电热丝失电后,喷油阀自动关闭。上述的蓄热网罩呈锥形筒体,由铁铬铝或其它耐高温材料制成。本技术由于增加了预热点火装置和蓄热网罩,从而改善了点燃初始条件,消除了油焰味,保证了气化条件,达到燃烧充分、火焰稳定目的。又由于结构上采取燃烧器和供气装置由同一台电机驱动,所以结构简单紧凑,能耗低。下面给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及附图图1 表示燃油气化燃烧炉总体图图2 表示燃烧器、供气装置及电机组装图图3 表示预热点火装置的剖视图内锥体〔1〕固定在气化套〔2〕内。气化套〔2〕位于燃烧筒〔3〕中央,固定在电机〔4〕输出轴〔5〕顶端。输油器〔6〕安装在内锥体〔1〕内。预热点火装置〔7〕横置在燃烧筒〔3〕壁中部。蓄热网罩〔8〕架在气化套〔2〕和燃烧筒〔3〕之间空间位置。蓄热网罩〔8〕呈锥形筒体,由铁铬铝制成。电热丝〔9〕绕在自动喷油阀〔10〕外。当电热丝〔9〕通电后产生高温,喷油阀〔10〕在高温的作用下迅速开启,使燃油喷出,并点燃成火炬对旋转的气化套〔2〕进行预热加温,经几秒钟后,接通油路通道,燃油从油管〔11〕经过滤器〔12〕、输油器〔6〕到内锥体〔1〕内壁上。燃油在离心力作用下连续不断地沿着内锥体〔1〕内壁沿斜面向上运动,经内锥体〔1〕顶部刃缘被粉碎呈小颗粒进入气化套〔2〕和内锥体〔1〕构成的气化室,由于气化室处在高温状态下,燃油遇热后可迅速气化并与空气混合进入燃烧筒〔3〕和气化套〔2〕间的燃烧空气。被气化的燃油在燃烧空间遇到火炬时,立即点燃,形成正常的燃烧状态。切断电热丝〔9〕电源,自动喷油阀〔10〕自动停止喷油。当需小火焰燃烧时,蓄热网罩〔8〕对气化套〔2〕辐射加热,使气化套〔2〕保持足够的热量。当需大火焰燃烧时,蓄热网罩〔8〕并不影响正常地燃烧。供气装置〔13〕的风叶轮〔14〕位于壳体〔15〕内,固定在电机〔4〕输出轴〔5〕下端。上、下风量控制盘〔16〕〔17〕位于风叶轮〔14〕顶部。在上、下风量控制盘〔16〕〔17〕对应位置上开有三个通风孔〔18〕。改变上、下风量控制盘〔16〕〔17〕相对位置,可改变通风孔径的大小。下风量控制盘〔17〕定置在壳体〔15〕内,并连接上风量控制盘〔16〕。风叶轮〔14〕产生的风,一路经气化室与被气化的燃油混合后进入燃烧空间,另一路经燃烧筒〔3〕内壁上的切向槽〔19〕进入燃烧空间。复位弹簧〔20〕连接上、下风量控制盘〔16〕〔17〕。风量调节杆〔21〕连接壳体〔15〕和上风量控制盘〔16〕。转动风量调节杆〔21〕可使上、下风量控制盘〔16〕〔17〕作相对转动。燃烧器〔22〕固定在供气装置〔13〕上,供气装置〔13〕固定在炉架〔23〕和托架〔24〕上。托架〔24〕固定在电机〔4〕外壳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燃油气化燃烧炉,特别是煤油、柴油自动气化燃烧炉。它由燃烧器[22]、供气装置[13]、电机[4]和炉架[23]等组成。燃烧器[22]由内锥体[1]、气化套[2]、燃烧筒[3]、输油器[6]构成。内锥体[1]固定在气化套[2]内。气化套[2]位于燃烧筒[3]中央,固定在电机[4]输出轴[5]上端。输油器[6]固定在内锥体[1]内。其特征在于:燃烧器[22]还包括预热点火装置[7]和蓄热网罩[8]。预热点火装置[7]安装燃烧筒[3]壁中部。蓄热网罩[8]架在气化套[2]和燃烧筒[3]之间的空中。供气装置[13]由壳体[15]、风叶轮[14]、上、下风量控制盘[16][17]、复位弹簧[20]、风量调节杆[21]构成。风叶轮[14]位于壳体[15]内中央,固定在电机[4]输出轴[5]下端。上、下风量控制盘[16][17]位于壳体[15]内上端。在上、下风量控制盘[16][17]对应位置上开有若干通风孔[18]。复位弹簧[20]连接上、下风量控制盘[16][17]。风量调节杆[21]连接壳体[15]和上风量控制盘[16]或下风量控制盘[17]。燃烧器[22]固定在壳体[15]上。壳体[15]固定在电机[4]外壳上。炉架[23]连接壳体[15]。...

【技术特征摘要】
1.燃油气化燃烧炉,特别是煤油、柴油自动气化燃烧炉。它由燃烧器[22]、供气装置[13]、电机[4]和炉架[23]等组成。燃烧器[22]由内锥体[1]、气化套[2]、燃烧筒[3]、输油器[6]构成。内锥体[1]固定在气化套[2]内。气化套[2]位于燃烧筒[3]中央,固定在电机[4]的输出轴[5]上端。输油器[6]固定在内锥体[1]内。其特征在于燃烧器[22]还包括预热点火装置[7]和蓄热网罩[8]。预热点火装置[7]安装燃烧筒[3]壁中部。蓄热网罩[8]架在气化套[2]和燃烧筒[3]之间的空中。供气装置[13]由壳体[15]、风叶轮[14]、上、下风量控制盘[16][17]、复位弹簧[20]、风量调节杆[21]构成。风叶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绪民庄永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