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景点导览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93563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3:0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景点导览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景点关键位置和通道按照预定距离设置游客信息采集装置;游客信息采集装置采集游客密度、人流方向信息;游客信息采集装置将采集到的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游客密度、人流方向信息预测出导览控制位置和控制策略;在导览控制位置通过机器人和/或无人机以步进广播方式,按照控制策略向游客发送视听导游指示;在游客信息采集装置采集到游客发生危险的信息时,通过机器人和/或无人机向游客发送救生指示,并进行救援;在控制中心判断游客发生危险时,通过机器人和/或无人机向游客和管理人员发送救生指示。本申请提高了旅游管理的准确度和效率。

A method and system of scenic spot guide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景点导览方法和系统
本申请涉及旅游管理及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景点导览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为保证安全地撤离危险区域,景点应设置必要的疏散设施,如太平门、疏散楼梯、天桥、逃生孔以及疏散保护区域等。但是在面对国内节假日集中,人员在景区极易聚集的特点,景点导览面对了很大的困难,尤其是依靠传统人工疏导的方法,将无法处理随时变化的安保环境和人流动态。传统旅游管理过程中,一般只是简单的凭借旅游主管个人经验进行景点导览,很少通过人工智能进行自动化管理,准确度不高,游客体验差;而且,出现旅游问题还需要通过旅游主管主观经验管理,资源需求把握不准确,宏观协调能力差。因此,可以考虑改进,融合人工智能技术,设计基于人工智能的景点导览方法及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景点导览方法和系统,节省旅游管理人员的劳动量,提高旅游管理的准确度和响应速度。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景点导览方法,包括:在景点关键位置和通道按照预定距离设置游客信息采集装置;所述游客信息采集装置采集游客密度、人流方向信息;所述游客信息采集装置将采集到的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所述游客密度、人流方向信息预测出导览控制位置和控制策略;在所述导览控制位置通过机器人和/或无人机以步进广播方式,按照所述控制策略向游客发送视听导游指示;在所述游客信息采集装置采集到游客发生危险的信息时,通过机器人和/或无人机向游客发送救生指示,并进行救援。在控制中心判断游客发生危险时,通过机器人和/或无人机向游客和管理人员发送救生指示。在一种实施例中,在景点关键位置和通道按照预定距离设置游客信息采集装置,包括:所述景点关键位置包括以景点为圆心,预设距离为半径,按预设间隔分布的圆周位置,和景点危险区域;所述通道包括通向所述关键位置的道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游客信息采集装置将采集到的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包括:所述游客信息采集装置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将信息主动发送至所述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采用抽查式算法,根据景点游览高峰规律主动调取所述游客信息采集装置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中心根据所述游客密度、人流方向信息预测出导览控制位置和控制策略,包括:当第一景点位置的游客密度超过预设阈值时,以第一景点位置为圆心,逐次向外部扩散,确定与所述人流方向一致,通向第二景点位置经过最小人流的路线;其中,所述人流通过公式W=∑ωi·Pi计算,其中W为所述第一景点位置与第二景点位置之间的人流量,ωi为所述第一景点位置与第二景点位置之间第i个关键位置的加权系数,Pi为第i个关键位置的人流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导览控制位置通过机器人和/或无人机按照所述控制策略向游客发送视听导游指示,包括:在游客密度超过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机器人和/或无人机调节广播音量,调整显示内容及方式,并按照所述控制策略在不同的导览控制位置进行对应的视听导游指示;在游客不按所述视听导游指示行动时,机器人和/或无人机通过人体识别技术,对所述游客进行点名式督导。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控制中心判断游客发生危险时,通过机器人和/或无人机向游客和管理人员发送救生指示,包括:所述机器人和/或无人机进入危险区域,释放救险物资,并同步进行救险物资使用指导;所述机器人和/或无人机根据危险区域环境变化和救援效果,实时调整救生策略;在机器人和/或无人机救援过程中能够向所述控制中心发出救援请求,控制中心与机器人和/或无人机进行远程救援通信。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景点导览系统,包括:初始模块,用于在景点通道关键位置和通道按照预定距离设置游客信息采集装置;所述游客信息采集装置采集游客密度、人流方向信息;预测模块,用于所述游客信息采集装置将采集到的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所述游客密度、人流方向信息预测出导览控制位置和控制策略;指示模块,用于在所述导览控制位置通过机器人和/或无人机按照所述控制策略向游客发送视听导游指示;救援模块,用于在所述信息采集装置发现游客发生危险时,通过机器人和/或无人机向游客发送救生指示,并进行救援;危险处理模块,用于在控制中心判断游客发生危险时,通过机器人和/或无人机向游客和管理人员发送救生指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测模块包括:主动发送单元,用于所述游客信息采集装置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将信息主动发送至所述控制中心;被动发送单元,用于所述控制中心采用抽查式算法,根据景点游览高峰规律主动调取所述游客信息采集装置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指示模块包括:调整单元,用于在游客密度超过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机器人和/或无人机调节广播音量,调整显示内容及方式,并按照所述控制策略在不同的导览控制位置进行对应的视听导游指示;督导单元,用于在游客不按所述视听导游指示行动时,机器人和/或无人机通过人体识别技术,对所述游客进行点名式督导。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救援模块包括:物资供应单元,用于所述机器人和/或无人机进入危险区域,释放救险物资,并同步进行救险物资使用指导;反馈单元,用于所述机器人和/或无人机根据危险区域环境变化和救援效果,实时调整救生策略;通信单元,用于在机器人和/或无人机救援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向所述控制中心发出救援请求,控制中心与机器人和/或无人机进行远程救援通信。附图说明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景点导览方法的流程图。图2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景点导览系统的构成图。图3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预测模块的构成图。图4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指示模块的构成图。图5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救援模块的构成图。图6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景点导览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基于人工智能的景点导览方法包括:步骤S11、在景点关键位置和通道按照预定距离设置游客信息采集装置;所述游客信息采集装置采集游客密度、人流方向信息。具体来说,景点关键位置可以是以景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景点导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在景点关键位置和通道按照预定距离设置游客信息采集装置;所述游客信息采集装置采集游客密度、人流方向信息;/n所述游客信息采集装置将采集到的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所述游客密度、人流方向信息预测出导览控制位置和控制策略;/n在所述导览控制位置通过机器人和/或无人机以步进广播方式,按照所述控制策略向游客发送视听导游指示;/n在所述游客信息采集装置采集到游客发生危险的信息时,通过机器人和/或无人机向游客发送救生指示,并进行救援;/n在控制中心判断游客发生危险时,通过机器人和/或无人机向游客和管理人员发送救生指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景点导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景点关键位置和通道按照预定距离设置游客信息采集装置;所述游客信息采集装置采集游客密度、人流方向信息;
所述游客信息采集装置将采集到的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所述游客密度、人流方向信息预测出导览控制位置和控制策略;
在所述导览控制位置通过机器人和/或无人机以步进广播方式,按照所述控制策略向游客发送视听导游指示;
在所述游客信息采集装置采集到游客发生危险的信息时,通过机器人和/或无人机向游客发送救生指示,并进行救援;
在控制中心判断游客发生危险时,通过机器人和/或无人机向游客和管理人员发送救生指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景点关键位置和通道按照预定距离设置游客信息采集装置,包括:
所述景点关键位置包括以景点为圆心,预设距离为半径,按预设间隔分布的圆周位置,和景点危险区域;
所述通道包括通向所述关键位置的道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游客信息采集装置将采集到的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包括:
所述游客信息采集装置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将信息主动发送至所述控制中心;
所述控制中心采用抽查式算法,根据景点游览高峰规律主动调取所述游客信息采集装置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中心根据所述游客密度、人流方向信息预测出导览控制位置和控制策略,包括:
当第一景点位置的游客密度超过预设阈值时,以第一景点位置为圆心,逐次向外部扩散,确定与所述人流方向一致,通向第二景点位置经过最小人流的路线;
其中,所述人流通过公式W=∑ωi·Pi计算,其中W为所述第一景点位置与第二景点位置之间的人流量,ωi为所述第一景点位置与第二景点位置之间第i个关键位置的加权系数,Pi为第i个关键位置的人流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览控制位置通过机器人和/或无人机按照所述控制策略向游客发送视听导游指示,包括:
在游客密度超过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机器人和/或无人机调节广播音量,调整显示内容及方式,并按照所述控制策略在不同的导览控制位置进行对应的视听导游指示;
在游客不按所述视听导游指示行动时,机器人和/或无人机通过人体识别技术,对所述游客进行点名式督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敏焦俊一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