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保用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3533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保用无人机,包括起落架,前轮,左机翼,右机翼,方向舵,升降舵,飞控装置和发动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飞控装置,通过多个舵机的组合使用,替代了现有无人机利用连杆和钢索进行控制机翼,升降舵和方向舵的技术,提高了无人机的操控性;通过设置激光雷达定高模块,能够对飞行高度进行定位,并将数据传输至飞控电脑,然后通过飞行数据回传模块将数据传输至地面,方便操作人员对飞行高度进行控制,以便使无人机达到稳定飞行和最佳药物喷洒高度;通过设置定位模块和大气数据采集模块,方便操作人员根据环境变量调整各舵机的控制力度,以达到无人机能够平稳的工作。

A planting and maintenance UA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保用无人机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具体为一种植保用无人机。
技术介绍
我国的农业植保无人机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据统计,2014年我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为695架,总作业面积426万亩;2015年我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为2324架(31个省统计),总作业面积1152.8万亩,增长幅度分别为234%、170.6%。虽然涨幅明显,但整体而言,我国的植保无人机体系尚未成熟。现有的无人机一般采用连杆和钢索进行控制机翼,升降舵和方向舵,但是操控性不理想,发生机械故障或者异物卡死的时候会造成坠机的情况出现,不能实现无人机的灵活控制,不能对无人机进行定高及数据采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植保用无人机,解决了现有的无人机一般采用连杆和钢索进行控制机翼,升降舵和方向舵,操控性不理想,发生机械故障或者异物卡死的时候会造成坠机的情况出现,不能实现无人机的灵活控制,不能对无人机进行定高及数据采集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植保用无人机,包括起落架,前轮,左机翼,右机翼,方向舵,升降舵,飞控装置和发动机,所述的前轮安装在起落架的前部;所述的左机翼和右机翼通过螺栓固定在起落架上部;所述的方向舵和升降舵垂直设置,位于起落架的后侧,并与起落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的飞控装置设置在左机翼和右机翼的结合处的后方;所述的发动机设置在左机翼和右机翼的结合处的前方。所述飞控装置包括飞控电脑,激光雷达定高模块,定位模块,大气数据采集模块,数据指令接收模块,飞行数据回传模块,前轮转向舵机,方向舵控制舵机,升降舵控制舵机,右翼控制舵机,左翼控制舵机,油门控制舵机和24V直流电源,所述的激光雷达定高模块,定位模块和大气数据采集模块均通过讯号传输线与飞控电脑连接;所述的数据指令接收模块与飞控电脑电性连接;所述的飞控电脑通过飞行数据回传模块与地面接收装置无线连接。所述的前轮转向舵机安装在前轮的一侧;所述的方向舵控制舵机设置在方向舵的一侧;所述的升降舵控制舵机与升降舵固定连接;所述的右翼控制舵机和左翼控制舵机分别安装在右机翼和左机翼的底部;所述的油门控制舵机与发动机的油门可拆卸连接,通过以上舵机的设置,替代了现有无人机利用连杆和钢索进行控制机翼,升降舵和方向舵的技术,提高了无人机的操控性,有效的避免机械故障或者异物卡死造成坠机的情况出现。所述的前轮转向舵机,方向舵控制舵机,升降舵控制舵机,右翼控制舵机,左翼控制舵机和油门控制舵机通过导线与24V直流电源连接,并与飞控电脑通过讯号线连接。所述的激光雷达定高模块安装在左翼控制舵机的前端,具体采用Lidar-lite-V3型激光测距定高模块,能够对飞行高度进行定位,并将数据传输至飞控电脑,然后通过飞行数据回传模块将数据传输至地面,方便操作人员对飞行高度进行控制,以便使无人机达到稳定飞行和最佳药物喷洒高度。(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植保用无人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飞控装置,通过多个舵机的组合使用,替代了现有无人机利用连杆和钢索进行控制机翼,升降舵和方向舵的技术,提高了无人机的操控性,有效的避免机械故障或者异物卡死造成坠机的情况出现。(2)本技术通过设置激光雷达定高模块,能够对飞行高度进行定位,并将数据传输至飞控电脑,然后通过飞行数据回传模块将数据传输至地面,方便操作人员对飞行高度进行控制,以便使无人机达到稳定飞行和最佳药物喷洒高度。(3)本技术通过设置定位模块和大气数据采集模块,在对无人机操作的时候,能够对无人机的运行轨迹,所处位置进行一个监控,而且还能对大气的数据进行采集,方便操作人员根据环境变量调整各舵机的控制力度,以达到无人机能够平稳的工作,优化无人机对植被药物的喷洒。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飞控装置构型图。图4为本技术的飞控装置控制图。图中:1、起落架;2、前轮;3、左机翼;4、右机翼;5、方向舵;6、升降舵;7、飞控装置;71、飞控电脑;72、激光雷达定高模块;73、定位模块;74、大气数据采集模块;75、数据指令接收模块;76、飞行数据回传模块;77、前轮转向舵机;78、方向舵控制舵机;79、升降舵控制舵机;70、右翼控制舵机;701、左翼控制舵机;702、油门控制舵机;703、24V直流电源;8、发动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植保用无人机,包括起落架,前轮,左机翼,右机翼,方向舵,升降舵,飞控装置和发动机,所述的前轮安装在起落架的前部;所述的左机翼和右机翼通过螺栓固定在起落架上部;所述的方向舵和升降舵垂直设置,位于起落架的后侧,并与起落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的飞控装置设置在左机翼和右机翼的结合处的后方;所述的发动机设置在左机翼和右机翼的结合处的前方。实施例2一种植保用无人机,包括起落架,前轮,左机翼,右机翼,方向舵,升降舵,飞控装置和发动机,所述的前轮安装在起落架的前部;所述的左机翼和右机翼通过螺栓固定在起落架上部;所述的方向舵和升降舵垂直设置,位于起落架的后侧,并与起落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的飞控装置设置在左机翼和右机翼的结合处的后方;所述的发动机设置在左机翼和右机翼的结合处的前方。优选的,所述飞控装置包括飞控电脑,激光雷达定高模块,定位模块,大气数据采集模块,数据指令接收模块,飞行数据回传模块,前轮转向舵机,方向舵控制舵机,升降舵控制舵机,右翼控制舵机,左翼控制舵机,油门控制舵机和24V直流电源,所述的激光雷达定高模块,定位模块和大气数据采集模块均通过讯号传输线与飞控电脑连接;所述的数据指令接收模块与飞控电脑电性连接;所述的飞控电脑通过飞行数据回传模块与地面接收装置无线连接。实施例3一种植保用无人机,包括起落架,前轮,左机翼,右机翼,方向舵,升降舵,飞控装置和发动机,所述的前轮安装在起落架的前部;所述的左机翼和右机翼通过螺栓固定在起落架上部;所述的方向舵和升降舵垂直设置,位于起落架的后侧,并与起落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的飞控装置设置在左机翼和右机翼的结合处的后方;所述的发动机设置在左机翼和右机翼的结合处的前方。优选的,所述的前轮转向舵机安装在前轮的一侧;所述的方向舵控制舵机设置在方向舵的一侧;所述的升降舵控制舵机与升降舵固定连接;所述的右翼控制舵机和左翼控制舵机分别安装在右机翼和左机翼的底部;所述的油门控制舵机与发动机的油门可拆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保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该植保用无人机包括起落架(1),前轮(2),左机翼(3),右机翼(4),方向舵(5),升降舵(6),飞控装置(7)和发动机(8),所述的前轮(2)安装在起落架(1)的前部;所述的左机翼(3)和右机翼(4)通过螺栓固定在起落架(1)上部;所述的方向舵(5)和升降舵(6)垂直设置,位于起落架(1)的后侧,并与起落架(1)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的飞控装置(7)设置在左机翼(3)和右机翼(4)的结合处的后方;所述的发动机(8)设置在左机翼(3)和右机翼(4)的结合处的前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保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该植保用无人机包括起落架(1),前轮(2),左机翼(3),右机翼(4),方向舵(5),升降舵(6),飞控装置(7)和发动机(8),所述的前轮(2)安装在起落架(1)的前部;所述的左机翼(3)和右机翼(4)通过螺栓固定在起落架(1)上部;所述的方向舵(5)和升降舵(6)垂直设置,位于起落架(1)的后侧,并与起落架(1)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的飞控装置(7)设置在左机翼(3)和右机翼(4)的结合处的后方;所述的发动机(8)设置在左机翼(3)和右机翼(4)的结合处的前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保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飞控装置(7)包括飞控电脑(71),激光雷达定高模块(72),定位模块(73),大气数据采集模块(74),数据指令接收模块(75),飞行数据回传模块(76),前轮转向舵机(77),方向舵控制舵机(78),升降舵控制舵机(79),右翼控制舵机(70),左翼控制舵机(701),油门控制舵机(702)和24V直流电源(703),所述的激光雷达定高模块(72),定位模块(73)和大气数据采集模块(74)均通过讯号传输线与飞控电脑(71)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志军黄志勇李芳何瀚之肖绍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飞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