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无人机成像的农田棉蚜为害等级模型的监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保护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成像的农田棉蚜为害等级模型的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中国自古以来就以农业大国著称。棉花作为重要的纤维作物,在我国拥有很久远的种植历史,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每年的产值占我国经济作物的50%以上。病虫害是棉花生产中限制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棉花“三虫(棉铃虫、棉蚜、棉叶螨)”“两病(棉花枯萎病、棉花黄萎病)”是目前分布较广,危害最为严重的棉花病虫害,并有日益加重的趋势,平均每年造成产量损失约为15%~20%,成为棉花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问题。棉蚜是棉花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发生代数多,繁殖数量多,危害时间长。棉蚜为害棉花造成棉株矮小,生长不良,严重影响了棉花的品质和产量,成为制约棉花持续发展、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棉蚜的严重发生常常会造成棉花幼叶蜷缩、根系缩短、现蕾推迟、蕾铃数减少、吐絮延迟和减产,叶表棉蚜分排泄的蜜露,经常伴随着霉菌的产生,影响光合作用,同时会污染棉絮降低品质,不利于纺纱。目前植保部门调查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无人机成像的农田棉蚜为害等级模型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数据采集;2)数据预处理;3)、回归分析;4)构建模型;其中,所述数据采集包括无人机空中成像高光谱数据采集和地面非成像高光谱数据采集;根据对农田采集数据建立不同蚜害等级对应棉花冠层叶面积指数 LAI 高光谱遥感估测模型,并应用成像高光谱影像进行反演得到可视化、定量化的棉花冠层叶面积指数 LAI 空间分布图。/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无人机成像的农田棉蚜为害等级模型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数据采集;2)数据预处理;3)、回归分析;4)构建模型;其中,所述数据采集包括无人机空中成像高光谱数据采集和地面非成像高光谱数据采集;根据对农田采集数据建立不同蚜害等级对应棉花冠层叶面积指数LAI高光谱遥感估测模型,并应用成像高光谱影像进行反演得到可视化、定量化的棉花冠层叶面积指数LAI空间分布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人机成像的农田棉蚜为害等级模型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包括如下步骤:
1)选取田间蚜虫发生严重的棉花实验田,并在实验田正中选取部分区域为数据采集区,利用GPS定位确定数据采集区的位置信息;所述数据采集区的每个侧边至少具有一垄棉花作为保护行;
2)配备成像高光谱仪的无人机对数据采集区棉花的冠层进行数据采集;
3)地面数据采集采用人工手持设备对数据采集区棉花的冠层进行生理生化指标数据采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无人机成像的农田棉蚜为害等级模型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上配备的成像高光谱仪为UHD-185成像高光谱;所述地面数据采集中使用的人工手持设备包括ASD非成像高光谱以对棉花冠层光谱数据进行采集;同时地面数据采集使用CI-110/120型数字植物冠层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红波,郭伟,汪强,王健,吴旭,
申请(专利权)人:乔红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