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设备用冲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3249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冲压设备用冲压装置,其包括安装于机座上的冲压主轴及偏心轴模组、多连杆模组和冲压减震反推机构,该多连杆模组包括连动翘座及铰接于连动翘座下端中部的连杆,连杆下端与冲压主轴上端铰接,连动翘座前端与偏心轴模组下端铰接,连动翘座后端与机座铰接,以致偏心轴模组驱使连动翘座上下摆动,连动翘座在上下摆动过程中配合连杆驱使冲压主轴在竖直方向做往复运行;冲压减震反推机构包括:减震反推臂及弹簧,减震反推臂后端与冲压主轴铰接,弹簧上端与减震反推臂下端中部抵压,弹簧下端与机座抵压;减震反推臂前端上端面设有枢接座,该枢接座上端设有开口朝上的枢接槽,枢接槽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与机座上的枢轴套设,并作为支点。

Stamping device for stamp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冲压设备用冲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冲压设备
,特指一种冲压设备用冲压装置。
技术介绍
:冲压加工是借助于常规或专用冲压设备的动力,使板料在模具里直接受到变形力并进行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零件的生产技术。冲压设备是冲压加工必不可少的工具,现有技术中的冲压设备都是采用偏心轴模组直接连接冲压主轴,即该偏心轴模组直接驱动该冲压主轴进行升降往返移动,从而达到提高冲压动力的目的。但是由于偏心轴模组直接驱动该冲压主轴进行升降往返移动,其行程短,且该冲压主轴存在易出现晃动而出现磨损现象,该冲压主轴进行升降往返移动可能会出现偏移现象,导致影响冲压质量。另外,由于偏心轴模组直接驱动该冲压主轴进行升降往返移动,其之间没有任何减震结构和反推结构,导致冲压设备运行时噪声大,且容易对冲压主轴造成损坏,导致影响冲压质量,且在偏心轴模组直接驱动该冲压主轴向上移动时,需要较大的力,即用于驱动该偏心轴模组工作的马达负载较大,费力费电,对使用者造成较大的困扰。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冲压设备用冲压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冲压设备用冲压装置包括安装于机座上的冲压主轴以及用于驱动该冲压主轴上下滑动的偏心轴模组,所述偏心轴模组和冲压主轴之间还连接有多连杆模组,该多连杆模组包括有连动翘座以及铰接于该连动翘座下端中部并呈竖直状态分布的连杆,该连杆下端与所述冲压主轴上端铰接,该连动翘座前端与所述偏心轴模组下端铰接,该连动翘座后端与所述机座铰接,以致该偏心轴模组驱使连动翘座上下摆动,而该连动翘座在上下摆动过程中配合连杆驱使该冲压主轴在竖直方向做往复运行;所述冲压主轴与机座之间还设置有冲压减震反推机构,该冲压减震反推机构包括:减震反推臂以及与该减震反推臂配合安装的弹簧,该减震反推臂后端与冲压主轴铰接,并随该冲压主轴上下滑动而进行上下摆动,所述弹簧上端与减震反推臂下端中部抵压,该弹簧下端与机座抵压;所述减震反推臂前端上端面设置有枢接座,该枢接座上端设置有开口朝上的枢接槽,所述机座上设置有一枢轴,该枢接座的枢接槽在所述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与该枢轴套设,并作为减震反推臂上下摆动的支点。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偏心轴模组包括有以可旋转方式安装于该机座上的偏心轴以及套设于该偏心轴上并呈竖直状态分布的曲柄,该曲柄下端与所述连动翘座前端铰接。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曲柄上端具有圆孔;所述偏心轴上具有偏心凸部,该偏心凸部置于该圆孔中;所述曲柄包括有通过螺丝锁定在一起的上环座和曲柄主体,该上环座下端成型有第一半圆形槽,该曲柄主体上端成型有第二半圆形槽,该第二半圆形槽与第一半圆形槽对接形成所述圆孔。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动翘座包括有第一连动翘板和第二连动翘板以及设置于该第一连动翘板和第二连动翘板之间并可旋转的第一铰接轴、第二铰接轴、第三铰接轴,该第一连动翘板和第二连动翘板之间形成有间隔,该第一铰接轴与所述曲柄下端连接,该第二铰接轴与所述连杆上端连接,该第三铰接轴与所述机座连接;所述第一铰接轴、第二铰接轴、第三铰接轴两端均设置有轴承,该轴承固定于该第一连动翘板和第二连动翘板中。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冲压主轴包括有主轴轴芯以及固定于该主轴轴芯外围的主轴轴座,该主轴轴座穿设于所述机座中设置的轴孔中,该主轴轴芯上端与所述连杆下端铰接。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冲压主轴下端固定有冲压连接板,该冲压连接板后端设置有若干导向杆,该导向杆穿入所述机座中设置的导向孔中。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减震反推臂后端成型有呈半方框状的叉部,该叉部套设于该冲压主轴上端外围,并通过铰接件铰接。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铰接件外围设置有供润滑油流动的第二油道,该第二油道包括有设置于铰接件外围的第二环形油槽和设置于铰接件端部的第三环形油槽和成型于铰接件内部,并连通该第二环形油槽和第三环形油槽的第二连通孔。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枢接座中枢接槽的底部设置有条形储油槽,该条形储油槽底部还设置有贯穿该枢接座底面的第三连通孔;所述减震反推臂下端中部设置有槽体,所述弹簧上端置于该槽体中。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减震反推臂前端上端面与枢接座之间安装有油板,该油板上端面设置有若干相连通的第一储油槽,该油板侧面设置有注油孔,该油板中还设置有贯穿该第一储油槽和注油孔的第四连通孔;所述枢接座下端面盖合于第一储油槽上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由于增设了多连杆模组,使偏心轴模组与冲压主轴之间的行程变远了,以致使连动翘座在上下摆动过程中配合连杆驱使该冲压主轴在竖直方向做稳定的往复运行(即直上直下运行),该冲压主轴不会出现偏移现象,可达到省力省电的效果,且可保证冲压质量,同时也不会造成冲压主轴出现磨损现象,保证产品使用寿命;另外,由于连动翘座前端与所述偏心轴模组下端铰接,该连动翘座后端与所述机座铰接,且该连动翘座下端中部与连杆铰接,其三点受力,以致后期冲压主轴工作时产生的反向力也不会直接作用到偏心轴模组上,延长偏心轴模组的使用寿命。由于增设了多连杆模组,无论偏心轴模组的速度高低与否,都不会影响冲压主轴的冲压力量,即速度慢时和速度快时,该冲压主轴的冲压力量都是一样大小,以此保证冲压质量。另外,由于多连杆模组,使本技术整个结构的综合间隙小,锲合度高,冲压产品更稳定,质量更好。2、冲压减震反推机构工作时,冲压主轴向下冲压移动时,该减震反推臂以枢接槽为支点向下摆动,即减震反推臂与冲压主轴铰接的一端点向下摆动,此时,该弹簧会被压缩,该弹簧被压缩过程中产生的反作用力对该冲压主轴向下冲压移动时产生缓冲减震作用,即可减少机器震动,且不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并且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冲压主轴,保证冲压主轴的冲压质量;随后,该冲压主轴在复位并向上移动时,该弹簧解除被压缩状态而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推动冲压主轴以辅助冲压主轴向上移动,以此减轻马达负载,达到省力省电的目的,令本技术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是安装有本技术的冲压设备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内部机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偏心轴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中第一铰接轴的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中第一铰接轴的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中减震反推臂的立体图;图9是本技术中铰接件的立体图;图10是本技术中枢接座的立体图;图11是本技术中油板的立体图;图12是本技术中油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见图1-12所示,为一种冲压设备用冲压装置,其包括安装于机座1上的冲压主轴2以及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冲压设备用冲压装置,其包括安装于机座(1)上的冲压主轴(2)以及用于驱动该冲压主轴(2)上下滑动的偏心轴模组(3),其特征在于:/n所述偏心轴模组(3)和冲压主轴(2)之间还连接有多连杆模组(4),该多连杆模组(4)包括有连动翘座(41)以及铰接于该连动翘座(41)下端中部并呈竖直状态分布的连杆(42),该连杆(42)下端与所述冲压主轴(2)上端铰接,该连动翘座(41)前端与所述偏心轴模组(3)下端铰接,该连动翘座(41)后端与所述机座(1)铰接,以致该偏心轴模组(3)驱使连动翘座(41)上下摆动,而该连动翘座(41)在上下摆动过程中配合连杆(42)驱使该冲压主轴(2)在竖直方向做往复运行;/n所述冲压主轴(2)与机座(1)之间还设置有冲压减震反推机构(5),该冲压减震反推机构(5)包括:减震反推臂(51)以及与该减震反推臂(51)配合安装的弹簧(52),该减震反推臂(51)后端与冲压主轴(2)铰接,并随该冲压主轴(2)上下滑动而进行上下摆动,所述弹簧(52)上端与减震反推臂(51)下端中部抵压,该弹簧(52)下端与机座(1)抵压;所述减震反推臂(51)前端上端面设置有枢接座(53),该枢接座(53)上端设置有开口朝上的枢接槽(531),所述机座(1)上设置有一枢轴(12),该枢接座(53)的枢接槽(531)在所述弹簧(52)的弹力作用下与该枢轴(12)套设,并作为减震反推臂(51)上下摆动的支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冲压设备用冲压装置,其包括安装于机座(1)上的冲压主轴(2)以及用于驱动该冲压主轴(2)上下滑动的偏心轴模组(3),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心轴模组(3)和冲压主轴(2)之间还连接有多连杆模组(4),该多连杆模组(4)包括有连动翘座(41)以及铰接于该连动翘座(41)下端中部并呈竖直状态分布的连杆(42),该连杆(42)下端与所述冲压主轴(2)上端铰接,该连动翘座(41)前端与所述偏心轴模组(3)下端铰接,该连动翘座(41)后端与所述机座(1)铰接,以致该偏心轴模组(3)驱使连动翘座(41)上下摆动,而该连动翘座(41)在上下摆动过程中配合连杆(42)驱使该冲压主轴(2)在竖直方向做往复运行;
所述冲压主轴(2)与机座(1)之间还设置有冲压减震反推机构(5),该冲压减震反推机构(5)包括:减震反推臂(51)以及与该减震反推臂(51)配合安装的弹簧(52),该减震反推臂(51)后端与冲压主轴(2)铰接,并随该冲压主轴(2)上下滑动而进行上下摆动,所述弹簧(52)上端与减震反推臂(51)下端中部抵压,该弹簧(52)下端与机座(1)抵压;所述减震反推臂(51)前端上端面设置有枢接座(53),该枢接座(53)上端设置有开口朝上的枢接槽(531),所述机座(1)上设置有一枢轴(12),该枢接座(53)的枢接槽(531)在所述弹簧(52)的弹力作用下与该枢轴(12)套设,并作为减震反推臂(51)上下摆动的支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设备用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轴模组(3)包括有以可旋转方式安装于该机座(1)上的偏心轴(31)以及套设于该偏心轴(31)上并呈竖直状态分布的曲柄(32),该曲柄(32)下端与所述连动翘座(41)前端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压设备用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32)上端具有圆孔(320);所述偏心轴(31)上具有偏心凸部(311),该偏心凸部(311)置于该圆孔(320)中;所述曲柄(32)包括有通过螺丝锁定在一起的上环座(321)和曲柄主体(322),该上环座(321)下端成型有第一半圆形槽,该曲柄主体(322)上端成型有第二半圆形槽,该第二半圆形槽与第一半圆形槽对接形成所述圆孔(32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压设备用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翘座(41)包括有第一连动翘板(411)和第二连动翘板(412)以及设置于该第一连动翘板(411)和第二连动翘板(412)之间并可旋转的第一铰接轴(413)、第二铰接轴(414)、第三铰接轴(415),该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廷国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速能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