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燃气灶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3156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嵌入式燃气灶燃烧器,在常规燃烧器结构基础上,在发火圈外沿增设了环锥形保洁圈,遮挡在燃烧器外沿的环状条缝上方,避免溢锅汤水流入缝内,方便打理、清洁,发火圈和环锥形保洁圈的外表面镀有耐热合金镀层,降低结碳的可能性,提高了燃烧率。(*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嵌入式燃气灶燃烧器本技术涉及嵌入式燃气灶的燃烧器。近几年燃气灶正向欧式嵌入式灶具发展,其灶面板有由美观、耐脏、实用的钢化玻璃替代传统的金属冲压面板之势。由于嵌入式灶具安装时整体埋入灶柜内,只有灶面板及以上的燃烧器、锅架敞露于灶柜台面之上,因而其底壳均设计成封闭式的,但使用中普遍存在开锅时溢出汤水易流入底壳内部,有难以擦洗的问题,也有产品设计成密封面板的,虽可避免汤水流入内部,但燃烧器所需一次空气就必须由下部底壳处补充进入,而柜内空气有限不足供给,势必要先打开柜门才能保证灶具正常燃烧,不甚合理。再则因燃气中含有少量杂质,燃烧过程中易在发火圈的火孔壁引成结碳,影响火孔的畅通和燃烧率下降,这在人工煤气条件下的铜质发火圈特别明显。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对上述存在问题进行研究试验,改进设计成一种新颖的保洁型燃烧器组合。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与普通嵌入式燃气灶燃烧器一样,有燃烧器[1]、汤盘[2]、发火圈[3]、发火帽[4],而在发火圈[3]的外沿带有一环锥形保洁圈[31],该环锥形保洁圈[31]与发火圈[3]制成一整体,保洁圈[31]遮挡在燃烧器[1]外沿与汤盘[2]之间的环状条缝[21]上方。为避免结碳和提高燃烧器的燃烧率,可改变发火圈[3]的材质,由常用黄铜改成特种铸铁,以降低发火孔[32]内的结碳,在由铸铁整体铸成的发火圈[3]和环锥形保洁圈[31]的外表面镀有耐热合金镀层。由于燃烧器[1]外沿与汤盘[2]之间保留有一圈环状条缝[21],是灶面上空气进入底壳内腔的唯一通道,以保证提供燃烧器的一次空气。本设计的带锥形保洁圈[31]的发火圈[3]装入-->燃烧器[1]后,锥形保洁圈[31]像雨伞一样遮挡在环状条缝[21]的上方,开锅溢流的汤水滴至发火圈[3]上均可顺锥形保洁圈[31]的锥面淌至下沿后滴入汤盘[2]内,避免流入底壳内腔。圆环形的汤盘[2]采用固定式装配,其外圈嵌装于灶面板的圆孔中,其内圆周均布有四个向内凸出的支脚,其中相对的两支脚为定位支脚[24],另两个则为固定支脚[22],由固定螺钉[23]固定于燃烧器[1]外沿的支耳上,此种装配保证了稳固可靠和环状条缝[21]的均一性。使用后清洁灶台时,只需取下锅架,很容易用抹布擦净汤盘。本技术结构简单,既方便打理清洁,又增加了安全性且造型优美。图1是本技术和汤盘组合立体图。[1]燃烧器       [2]汤盘[3]发火圈       [4]发火帽[21]环状条缝    [22]固定支脚[23]定位支脚    [24]固定螺钉[31]保洁圈      [32]发火孔实施例:参见附图,本实施例与普通嵌入式燃气灶燃烧器一样,有燃烧器[1]、汤盘[2]、发火圈[3]、发火帽[4],在发火圈[3]的外沿带有一环锥形保洁圈[31],该环锥形保洁圈[31]与发火圈[3]由特种铸铁制成一整体,外表面镀有耐高温的镍磷合金。附图中燃烧器[1]为常用的双引射管式燃烧器,中心气孔套入发火帽[4],四周环形气室上套入发火圈[3],图中所示发火圈[3]为普通凸弧面发火圈[3]四周布置有若干圆形发火孔[32],发火孔[32]下方连接有锥形保洁圈[31],在其下方正是燃烧-->器[1]外沿的环形条缝[21],既可遮挡液体流入环装条缝[21],又增加了装饰作用,使发火圈[3]的造型前进一大步,并提高了综合功能。图中表示了汤盘[2]安装于燃烧器[1]外沿的位置关系,定位支脚[24]可保证环状条缝[21]的均一性,固定支脚[22]由固定螺钉[23]固定在燃烧器[3]外沿的支耳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嵌入式燃气灶燃烧器,有燃烧器[1]、汤盘[2]、发火圈[3]、发火帽[4],其特征是发火圈[3]的外沿带有一环锥形保洁圈[31],以遮挡燃烧器[1]外沿的环状条缝[21],避免溢锅汤水流入缝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嵌入式燃气灶燃烧器,有燃烧器[1]、汤盘[2]、发火圈[3]、发火帽[4],其特征是发火圈[3]的外沿带有一环锥形保洁圈[31],以遮挡燃烧器[1]外沿的环状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光芒燃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