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分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3143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纤维分散装置,属于分散器技术领域。所述纤维分散装置包括支架、投料平台、内筒、外筒和动力装置,投料平台设于支架上,内筒可转动地设于支架上且与投料平台的一端相配合,内筒包括沿径向均匀设置的多个提升筋,提升筋的顶部上设置若干分散爪;两个提升筋之间设置有筛网,所述筛网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提升筋可拆卸连接,所述筛网的筛孔尺寸与纤维尺寸相适应;所述外筒与所述支架连接且罩设于所述内筒外,外筒的底部设有一出料口,动力装置设于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内筒的转动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纤维得以在分散爪、提升筋和筛网的三重作用下分散,分散效果好,使其可在混凝土中分散均匀,进而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

A fiber dispers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纤维分散装置
本技术涉及分散器
,具体涉及一种纤维分散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程建设领域,一些特殊混凝土中需要添加纤维以增强混凝土性能。掺纤维的混凝土搅拌程序一般是先将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等材料搅拌成混凝土拌合物,再连续均匀地撒入纤维搅拌。但纤维成品团聚不易分散,若直接投入混凝土中搅拌很难保证分散均匀。因此,有必要在投入纤维之前将其进行分散处理,再投入搅拌机中与混凝土一起搅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纤维分散装置,该装置使纤维得以在分散爪、提升筋和筛网的三重作用下分散,分散效果好,使其可在混凝土中分散均匀,进而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纤维分散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内的相对两侧及其中一端分别设有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投料平台,所述投料平台设于所述支架上;内筒,所述内筒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投料平台的一端相配合,以使纤维从投料平台进入内筒中;所述内筒的一端设有转动导轨,所述转动导轨支撑于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上;所述内筒的另一端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通过所述第三轴承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内筒包括于内筒内部沿径向均匀设置的多个提升筋,所述提升筋的顶部上设置若干间隔设置的分散爪;两个所述提升筋之间设置有筛网,所述筛网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提升筋可拆卸连接,所述筛网的筛孔尺寸与纤维尺寸相适应;外筒,所述外筒与所述支架连接且罩设于所述内筒外,所述外筒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直径稍大于所述内筒开口的直径,所述第一开口的上边缘上设有用以挡住内筒开口的防飞溅挡板;所述外筒的另一端开设有供所述转动轴穿过的第二开口;所述外筒的底部设有一出料口;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设于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内筒的转动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投料平台包括一平台及设于所述平台一端的一进料凹槽,所述进料凹槽朝所述内筒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进料凹槽的表面为光滑面。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导轨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与所述环形凹槽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上盖和下盖均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且所述上盖和下盖相铰接,所述防飞溅挡板设于所述上盖上,所述出料口开设于所述下盖。进一步地,所述提升筋为三个;所述提升筋截面均为类三角形,且所述提升筋的上端带倒角,所述提升筋的高度为60-80mm。进一步地,所述若干分散爪中相邻两个分散爪间的间隔为50-60mm。进一步地,所述分散爪为一短钢棒,前端略微弯曲,所述分散爪的长度为50-70mm。进一步地,所述内筒共设置三块筛网,所述筛网的筛孔为直径为15mm的圆孔。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支架上且相连接的电机及减速器,所述内筒的转动轴与所述减速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防飞溅挡板为帆布材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设置包括提升筋、分散爪和筛网的内筒,使将纤维倾倒在投料平台上的进料凹槽内后,纤维从进料凹槽滑入内筒,内筒转动过程中,分散爪首先将大团纤维打散,打散后的纤维从提升筋落下,纤维在重力作用下落下得以再次分散,纤维从提升筋落至筛网后,筛网转动过程再次将纤维进一步分散,因此通过利用本技术,使纤维得以在分散爪、提升筋和筛网的三重作用下分散,分散效果好,使其可在混凝土中分散均匀,进而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2)本技术通过在内筒的开口端设置带环形凹槽的转动导轨,并在支架设置可支撑该转动导轨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使本技术内筒可稳定地转动于支架上,且这样地设置使内筒的转动轴无需穿过内筒内部,更利于内筒内纤维的充分分散。(3)本技术通过将提升筋的截面设为类三角形,类三角形的其中一面(即底面)为弧形,以使提升筋与筛网的弧形网面在同一圆周上,便于筛网与提升筋的稳固连接,保证了内筒的正常运转及纤维的均匀分散。且将提升筋的高度设为60-80mm,可使纤维由提升筋落下时(即从高处落至低处时)获得更大的冲击力,使纤维得以进一步分散。因此,本技术中提升筋的这一结构设置不仅提高了筛网与提升筋的连接稳固性,还使纤维的分散效果更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纤维分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纤维分散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纤维分散装置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纤维分散装置中内筒的一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纤维分散装置中内筒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11-第一轴承,12-第二轴承,13-第三轴承,2-投料平台,21-平台,22-进料凹槽,3-内筒,31-转动导轨,32-转动轴,33-提升筋,34-分散爪,35-筛网,4-外筒,41-防飞溅挡板,42-出料口,43-上盖,44-下盖,5-动力装置,51-电机,52-减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图5,一种纤维分散装置,包括支架1、投料平台2、内筒3、外筒4和动力装置5,所述支架1内的相对两侧及其中一端分别设有第一轴承11、第二轴承12和第三轴承13;所述投料平台2设于所述支架1上,所述投料平台2由钢板制成。所述内筒3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架1上且与所述投料平台2的一端相配合,以使纤维从投料平台2进入内筒3中。所述内筒3的一端设有转动导轨31,所述转动导轨31支撑于所述第一轴承11和第二轴承12上;所述内筒3的另一端设有转动轴32,所述转动轴32通过所述第三轴承13与所述支架1连接,以使转动轴32支撑于支架1上。所述内筒3包括沿径向均匀设置的多个提升筋33,本实施例中所述提升筋33设为三个。所述提升筋33的顶部上设置若干间隔设置的分散爪34。两个提升筋33之间设置有筛网35,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纤维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架,所述支架内的相对两侧及其中一端分别设有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n投料平台,所述投料平台设于所述支架上;/n内筒,所述内筒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投料平台的一端相配合,以使纤维从投料平台进入内筒中;所述内筒的一端设有转动导轨,所述转动导轨支撑于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上;所述内筒的另一端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通过所述第三轴承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内筒包括沿径向均匀设置的多个提升筋,所述提升筋的顶部上设置若干间隔设置的分散爪;两个所述提升筋之间设置有筛网,所述筛网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提升筋可拆卸连接,所述筛网的筛孔尺寸与纤维尺寸相适应;/n外筒,所述外筒与所述支架连接且罩设于所述内筒外,所述外筒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直径稍大于所述内筒开口的直径,所述第一开口的上边缘上设有用以挡住内筒开口的防飞溅挡板;所述外筒的另一端开设有供所述转动轴穿过的第二开口;所述外筒的底部设有一出料口;/n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设于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内筒的转动轴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内的相对两侧及其中一端分别设有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
投料平台,所述投料平台设于所述支架上;
内筒,所述内筒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投料平台的一端相配合,以使纤维从投料平台进入内筒中;所述内筒的一端设有转动导轨,所述转动导轨支撑于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上;所述内筒的另一端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通过所述第三轴承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内筒包括沿径向均匀设置的多个提升筋,所述提升筋的顶部上设置若干间隔设置的分散爪;两个所述提升筋之间设置有筛网,所述筛网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提升筋可拆卸连接,所述筛网的筛孔尺寸与纤维尺寸相适应;
外筒,所述外筒与所述支架连接且罩设于所述内筒外,所述外筒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直径稍大于所述内筒开口的直径,所述第一开口的上边缘上设有用以挡住内筒开口的防飞溅挡板;所述外筒的另一端开设有供所述转动轴穿过的第二开口;所述外筒的底部设有一出料口;
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设于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内筒的转动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平台包括一平台及设于所述平台一端的一进料凹槽,所述进料凹槽朝所述内筒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进料凹槽的表面为光滑面。


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玉翁贻令何建乔王建军李彩霞朱剑宏孔祥武黄树荣林家乐钟恒栋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