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3143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背光模组包括衬底基板、多个设置于衬底基板一侧的mini LED灯珠,多个指纹识别元件,多个指纹识别元件固定设置于衬底基板远离mini LED灯珠的一侧;多个指纹识别元件包括多个红外发射单元和多个指纹检测单元,红外发射单元和指纹检测单元均设置于通孔位置处;红外发射单元设置于第一通孔位置处,指纹检测单元设置于第二通孔位置处。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面板和上述背光模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使指纹识别元件发出和接收的红外信号在背光模组的膜层结构中信号的衰减减少到最小,还可以避免指纹识别元件的设置对背光模组整体亮度和品味有明显的影响,有利于提升指纹识别效果。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移动电话、个人笔记本电脑、平板等越来越多的智能型便捷式电子装置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备的工具。这些便携式电子装置通常包括使用者较多的个人信息,例如电话簿、照片等,为了确保使用者的个人信息安全,通常需要对使用者的身份或者权限进行验证。现在对使用者身份或者权限进行认证的方式一般有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密码输入等方式。由于指纹识别简单快捷,现在的电子装置大部分都采用指纹识别的方式进行身份或者权限验证。现有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中,需要额外增加指纹识别模组以实现指纹识别功能,在分别制造完成显示面板和指纹识别模组后,将二者组装以实现电连接,因此增加了显示装置的工艺制程,并且指纹识别模组可能在显示装置中占用一定的区域,不利于实现全面屏。随着全面屏技术兴起,指纹识别也逐渐由设计在显示屏外部发展至设计到显示屏内部,即屏下指纹识别技术,以追求更高的屏占比。具体地,将多个指纹识别元器件集成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形成指纹识别元器件阵列,然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n多个阵列排布的mini LED灯珠,所述多个mini LED灯珠固定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一侧;/n多个指纹识别元件,所述多个指纹识别元件固定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远离所述miniLED灯珠的一侧;/n沿平行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至少部分相邻所述miniLED灯珠位置处的所述衬底基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沿垂直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贯穿所述衬底基板;/n所述多个指纹识别元件包括多个红外发射单元和多个指纹检测单元,所述红外发射单元和所述指纹检测单元均设置于所述通孔位置处;/n沿平行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所述多个通孔包括交替设置的第一通孔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
多个阵列排布的miniLED灯珠,所述多个miniLED灯珠固定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一侧;
多个指纹识别元件,所述多个指纹识别元件固定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远离所述miniLED灯珠的一侧;
沿平行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至少部分相邻所述miniLED灯珠位置处的所述衬底基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沿垂直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贯穿所述衬底基板;
所述多个指纹识别元件包括多个红外发射单元和多个指纹检测单元,所述红外发射单元和所述指纹检测单元均设置于所述通孔位置处;
沿平行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所述多个通孔包括交替设置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红外发射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位置处,所述指纹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位置处;
所述第一通孔向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红外发射单元向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正投影的范围内,所述第二通孔向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指纹检测单元向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正投影的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检测单元包括红外感应器或红外感应膜中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指纹识别元件中,所述红外发射单元的数量大于所述指纹检测单元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荧光胶和扩散膜,所述荧光胶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惠强柯耀作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