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中浆体用料配比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3065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中浆体用料配比的检测方法,步骤如下:S1、使用混凝土所用材料,依据混凝土配合比,拌制不同矿物掺合料比例的混凝土,得到不同矿物掺合料比例的混凝土浆体;S2、测得不同矿物掺合料比例的混凝土浆体的pH值,得到混凝土浆体在不同矿物掺合料比例下的标准pH值数据库;S3、根据实际生产过程中混凝土浆体预先设定的矿物掺合料比例,从混凝土浆体的标准pH值数据库中确定与该预先设定的矿物掺合料比例相对应的混凝土浆体的标准pH值。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实际生产过程中混凝土浆体的pH值与混凝土浆体的标准pH值作对比,检验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混凝土矿物掺合料用量是否符合预先设计值,可及时发现混凝土原料配比执行错误或原材打错罐的问题。

A test method for the proportion of slurry in concre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中浆体用料配比的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检测
,具体是一种混凝土中浆体用料配比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正处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期,基础设施投资仍然是投资增速的重要稳定期。混凝土作为最大宗的建筑材料,其质量对基础设施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但由于工程质量事故对工程建设各方都是讳莫如深的话题,所以工程质量事故鲜有报道。混凝土的酸碱性是由混凝士中浆体的酸碱性表现出来的。混凝土中的浆体是由水泥、矿物掺合料、外加剂和水组成的。通常情况下,水泥浆体呈碱性,矿物掺合料浆体呈碱性或中性、外加剂分为酸性外加剂和碱性外加剂,水呈中性,而由这些材料组成的混凝土浆体正常情况下是呈现出由水泥而表现出的碱性,即随着浆体中水泥掺量的不同,混凝土中浆体的酸碱性呈现出一定的规律。但是如果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因为原材打错罐、混凝土配比输入错误等原因,导致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异常低或没有水泥时,通常通过混凝土状态是无法判断混凝土中的胶材比例是否正常的。而使用水泥用量异常低或没有水泥的混凝土进行施工,会造成严重的工程质量事故、安全事故。为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混凝土中浆体用料配比的检测方法,避兔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中浆体用料配比的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中浆体用料配比的检测方法,步骤如下:S1、使用混凝土所用材料,依据混凝土配合比,拌制不同矿物掺合料比例的混凝土,得到不同矿物掺合料比例的混凝土浆体;S2、测得不同矿物掺合料比例的混凝土浆体的pH值,得到混凝土浆体在不同矿物掺合料比例下的标准pH值数据库;S3、根据实际生产过程中混凝土浆体预先设定的矿物掺合料比例,从混凝土浆体的标准pH值数据库中确定与该预先设定的矿物掺合料比例相对应的混凝土浆体的标准pH值;S4、测量实际生产过程中混凝土浆体的pH值;S5、将实际生产过程中混凝土浆体的pH值与混凝土浆体的标准pH值作对比,检验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混凝土矿物掺合料用量是否符合预先设计值。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5中设定实际生产过程中混凝土浆体的pH值与混凝土浆体的标准pH值之间允许的误差范围小于0.0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5中当实际生产过程中混凝土浆体的pH值小于混凝土浆体的标准pH值,并超过所述允许的误差范围时,判定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混凝土矿物掺合料用量不符合预先设计值,且胶材中的水泥用量小于正常用量。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5中当实际生产过程中混凝土浆体的pH值大于混凝土浆体的标准pH值,并超过所述允许的误差范围时,判定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混凝土矿物掺合料用量不符合预先设计值,且胶材中的水泥用量大于正常用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将实际生产过程中混凝土浆体的pH值与混凝土浆体的标准pH值作对比,检验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混凝土矿物掺合料用量是否符合预先设计值,可以及时发现混凝土原料配比执行错误或原材打错罐的问题,可有效避免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该方法可有效确保生产的混凝土质量保持在可控的水平范围内,消除因混凝土配比不正确而产生的工程质量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混凝土中浆体用料配比的检测方法的混凝土中浆体用料配比的检验方法的流程框图。图2为一种混凝土中浆体用料配比的检测方法的是混凝土中浆体用料配比的检验方法中0.4水胶比的混凝土浆体的pH值与矿物掺合料比例的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结合图1,对本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混凝土中浆体用料配比的检验方法的流程图。本混凝士中浆体用料配比的检验方法,包括:步骤S101:使用目前所用原材料,依据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拌制不同矿物掺合料比例的混凝土,得到不同矿物掺合料比例的混凝土浆体。拌制混凝土的材料包括胶材、砂、石、水以及外加剂,胶材包括矿物掺合料和水泥。步骤S102:测得不同矿物掺合料比例的混凝土浆体的pH值,得到混凝土浆体在不同矿物掺合料比例下的标准pH值数据库。通过pH测量仪测量混凝土浆体的pH值。步骤S103:根据实际生产过程中混凝士浆体预先设定的矿物掺合料比例,从混凝士浆体的标准pH值数据库中确定与该预先设定的矿物掺合料比例相对应的混凝土浆体的标准pH值。步骤S104:测量实际生产过程中混凝土浆体的pH值。步骤S105:将实际生产过程中混凝士浆体的pH值与混凝士浆体的标准pH值作对比,检验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混凝士矿物掺合料用量是否符合预先设计值。上述步骤S102中,测得不同矿物掺合料比例的混凝土浆体的pH值,得到混凝土浆体在不同矿物掺合料比例下的标准pH值数据库,包括:绘制不同矿物掺合料比例下混凝土浆体对应的pH值与相应的矿物掺合料比例的对应关系曲线,该对应关系曲线上的每一个混凝土浆体的pH值就组成了混凝土浆体在不同矿物掺合料比例下的标准pH值数据库。以C30强度等级混凝土为例,对本混凝土中浆体用料配比的检验方法进行具体说明,包括:拌制混凝土的材料包括胶材、砂、石、水以及外加剂,胶材包括矿物掺合料和水泥,将胶材、砂、石、水以及外加剂的(质量)配比设为400:900:900:160:10,如表1所示。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随着混凝土配合比的不同,相同矿物掺合料比例的混凝土浆体的pH值也会是不同的。表1胶材砂石水外加剂4009009001602.5%(胶材质量比)将矿物掺合料(粉煤灰)比例(即胶材中矿物掺合料占胶材总质量的百分比)设为0~100%,相应地,水泥占胶材质量比就是100%~0,混凝土浆体不同的矿物掺合料比例所对应的pH值为12.92~3.59,矿物掺合料比例(%)100806040200pH值3.5911.5912.3412.7712.8312.92表2掺合料比例设为60%,将胶材和水的水胶比设为0.3、0.4、0.5,矿物掺合料比例为60%时,混凝土浆体所对应的pH值为12.47~12.08,如表3所示。水胶比(%)0.30.40.5PH值12.4712.2912.08表3水胶比(%)0.30.40.5pH值12.4712.2912.08另外,将矿物掺合料比例设为60%,将外加剂设为聚羧酸外加剂,矿物掺合料比例为60%时,混凝土浆体根据外加剂为聚羧酸外加剂所对应的pH值为12.31。将矿物掺合料比例设为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中浆体用料配比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nS1、使用混凝土所用材料,依据混凝土配合比,拌制不同矿物掺合料比例的混凝土,得到不同矿物掺合料比例的混凝土浆体;/nS2、测得不同矿物掺合料比例的混凝土浆体的pH值,得到混凝土浆体在不同矿物掺合料比例下的标准pH值数据库;/nS3、根据实际生产过程中混凝土浆体预先设定的矿物掺合料比例,从混凝土浆体的标准pH值数据库中确定与该预先设定的矿物掺合料比例相对应的混凝土浆体的标准pH值;/nS4、测量实际生产过程中混凝土浆体的pH值;/nS5、将实际生产过程中混凝土浆体的pH值与混凝土浆体的标准pH值作对比,检验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混凝土矿物掺合料用量是否符合预先设计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中浆体用料配比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S1、使用混凝土所用材料,依据混凝土配合比,拌制不同矿物掺合料比例的混凝土,得到不同矿物掺合料比例的混凝土浆体;
S2、测得不同矿物掺合料比例的混凝土浆体的pH值,得到混凝土浆体在不同矿物掺合料比例下的标准pH值数据库;
S3、根据实际生产过程中混凝土浆体预先设定的矿物掺合料比例,从混凝土浆体的标准pH值数据库中确定与该预先设定的矿物掺合料比例相对应的混凝土浆体的标准pH值;
S4、测量实际生产过程中混凝土浆体的pH值;
S5、将实际生产过程中混凝土浆体的pH值与混凝土浆体的标准pH值作对比,检验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混凝土矿物掺合料用量是否符合预先设计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中浆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翔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宜昌江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