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叶下珠药材、颗粒及标煎液干粉的快速多信息薄层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简便、快捷的前处理方法得到供试品与药材溶液,分别点于同一块薄层板上,展开后,在2种不同的检视条件下,检视到叶下珠药材、颗粒及标煎液干粉的7种共有信息斑点。这些斑点都是遇10%硫酸乙醇溶液,激发的荧光斑点和呈色的颜色斑点,它们相互交错,但互不干扰,发挥了不同检视条件下的信息斑点互补。与常规的薄层鉴别相比,不但大幅度提高了被鉴别物的质量可控性,有利于质量监督,而且方法简便、快捷,高效率、成本低、无环境污染。
A fast and multi information TLC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Phyllanthus Yexiazh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叶下珠药材、颗粒及标煎液干粉的快速多信息薄层鉴别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叶下珠药材、颗粒及标煎液干粉的快速多信息薄层鉴别方法。属于中药的薄层鉴别领域。即,采用薄层色谱鉴别,在同一块薄层板上,2种不同的检视条件下,共检视到叶下珠药材、颗粒及标煎液干粉的7种共有信息斑点。
技术介绍
所谓的快速多信息薄层鉴别方法,顾名思义就是薄层鉴别简便、快捷、高效,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不需要反复提纯处理,无蒸发、浓缩等污染环境的操作程序,用适宜的溶剂超声后,都不需滤过,上清液点样、展开、检视、即可,很快就能得到薄层结果。所谓的多信息系指一块薄层板,展开1次,可获得不同检视条件下的多种信息斑点。与常规的薄层鉴别相比,大幅度提高了被检测物的质量可控性,有利于市场质量监督,确保人民用药的安全与有效。叶下珠为大戟科植物叶下珠PhylanthusurinariaL.的带根全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明目,消积的功效。主治痢疾,泄泻,黄疸,水肿,热淋,石淋,目赤,夜盲,疳积,痈肿,毒蛇咬伤。目前从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主要是黄酮类、萜类、酚类、鞣质等多种成分。该药材未被收入中国药典,仅在2009年版湖南省中药材标准有收载,收载的功能是: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治是:用于痢疾,腹泻,传染性肝炎,肾炎水肿,尿路感染,小儿疳积,疮疡,蛇虫咬伤,口疮,头疮,无名肿毒。其质量标准【1】只有常规检查和薄层鉴别,薄层鉴别的方法是: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20ml,浸渍2小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浓缩至2ml,加硅胶(100~200目)2g,拌匀,挥干,装柱(内径10~15mm)中,以乙醚8ml洗脱,弃去乙醚液,再用乙醇8ml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再取叶下珠对照药材2g,同法制备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上述2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7.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还有报道是以没食子酸为对照,以聚酰胺薄膜为载体,进行鉴别的。目前还未收入中国药典,所以也就无叶下珠的法定国家标准。为快速多信息控制叶下珠药材、颗粒及标煎液干粉质量,并为其制备工艺提供科学依据,本着简便、快捷、低成本、高效率、多信息的宗旨,对叶下珠药材、颗粒及标煎液干粉进行了专题薄层鉴别研究。获得了简便、快捷、无环境污染的叶下珠药材、颗粒及标煎液干粉的快速多信息薄层鉴别方法。下面就叶下珠药材、颗粒及标煎液干粉的制备工艺描述如下:叶下珠药材系指将采集的叶下珠全草,除去杂质,切段,干燥,即得。叶下珠颗粒系指将叶下珠药材,用水煎煮2次,每次1~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到适宜的相对密度,喷雾干燥,将干燥粉,加适量糊精,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即得。叶下珠标煎液干粉系指将叶下珠药材,用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常温浓缩到适宜相对密度,置60℃烘箱内,烘干,粉碎,即得。
技术实现思路
首次创建了一种叶下珠药材、颗粒及标煎液干粉的快速多信息薄层鉴别方法。即,用简便、快捷的前处理方法得到供试品与药材溶液,分别点于同一块薄层板上,展开后,在2种不同的检视条件下,检视到叶下珠药材、颗粒及标煎液干粉的7种共有信息斑点,均是遇10%硫酸乙醇溶液,激发的荧光斑点和呈色的颜色斑点。它们相互交错,但互不干扰,发挥了不同检视条件下的信息斑点互补。与常规的薄层鉴别相比,不但大幅度提高了被鉴别物的质量可控性,有利于质量监督,而且方法简便、快捷,高效率、成本低、无环境污染。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为:取叶下珠颗粒和标煎液干粉各0.5g,分别加甲醇3ml,超声处理10分钟,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叶下珠药材0.3g,加甲醇2ml,,超声处理15分钟,上清液作为药材溶液。吸取颗粒供试品溶液5μl、标煎液干粉溶液6μl、药材溶液8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体积比10∶3∶0.2∶0.2的乙酸乙酯-甲醇-甲酸-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热风吹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热至斑点呈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叶下珠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亮蓝绿色荧光主斑点;再置暗室内透过灯光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叶下珠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至少显3个相同的棕色斑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如下:依据中药各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与性质,遵循相似相容的提取原则,采用适宜的提取溶剂,简便、快捷地制备供试品与对照药材溶液。再采用适宜的展开剂,进行展开,各种化学成分就会随着选用的展开剂,依据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解吸附的能力不同,而在薄层板上得以良好分离。再借助各种极性近似的有效成分,在同一块薄层板上,不同的检视条件下,虽然重叠,但在不同的层次上,互不干扰,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颜色斑点,获得多信息的薄层色谱图。本专利技术的创新点及有益效果如下:1.首次创建了一种叶下珠药材、颗粒及标煎液干粉的快速多信息薄层鉴别方法。即,用简便、快捷的前处理方法得到供试品与药材溶液,分别点于同一块薄层板上,展开后,在2种不同的检视条件下,检视到叶下珠药材、颗粒及标煎液干粉的7种共有信息斑点。均是遇10%硫酸乙醇溶液,激发的荧光斑点和呈色的颜色斑点,它们相互交错,但互不干扰,发挥了不同检视条件下的信息斑点互补。与常规的薄层鉴别相比,不但大幅度提高了被鉴别物的质量可控性,有利于质量监督,而且方法简便、快捷,高效率、成本低、无环境污染。2.以体积比10∶3∶0.2∶0.2的乙酸乙酯-甲醇-甲酸-水为展开剂,展开叶下珠药材、颗粒及标煎液干粉后,薄层板在紫外光灯365nm、254nm和日光下都是无清晰的斑点呈现的,只有喷雾了10%硫酸乙醇溶液显色后,部分成分被激发了荧光,部分成分呈现了颜色斑点,所以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药材和供试品都呈现了4个相同的亮蓝绿色荧光斑点(图1),再置暗室内透过灯光检视,在薄层板呈现了3个棕色的颜色斑点,对比荧光点的Rf值位置,3个颜色斑点都不与荧光点重合,说明是不同的化合物。这样,在2种检视条件下,共检出7个信息斑点,4个荧光斑点,3个呈色斑点,共计7种成分的信息斑点,相互交错,互不干扰,发挥了不同检视条件下的信息斑点互补作用。本方法创新还在于:被鉴别的对象是全草和全草的水煎煮物,全草含大量的脂溶性叶绿素,而水煎煮物因相似相容的提取原理,不再含叶绿素,在不加任何处理操作的情况下,如何能使全草中的叶绿素不干扰鉴别,就只能依托展开剂的组分与比例,即选择的展开剂,要能将叶绿素等脂溶性杂质,推到薄层板的前沿,使其不落在规定的Rf值0.2~0.8范围内,不影响薄层鉴别的结果判断,又能使展开的信息斑点尽可能多,成为了本鉴别的关键技术。本专利技术正是解决了这一难题,做到了药材不经任何除叶绿素操作,直接采用甲醇超声的全草药材和水煎煮提取的供试品,就获得了药材与供试品一致的薄层色谱图。3.本鉴别方法只需叶下珠药材0.3g、颗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叶下珠药材、颗粒及标煎液干粉的快速多信息薄层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n取叶下珠颗粒和标煎液干粉各0.5g,分别加甲醇3ml,超声处理10分钟,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叶下珠药材0.3g,加甲醇2ml,,超声处理15分钟,上清液作为药材溶液。吸取颗粒供试品溶液5μl、标煎液干粉溶液6μl、药材溶液8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下珠药材、颗粒及标煎液干粉的快速多信息薄层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取叶下珠颗粒和标煎液干粉各0.5g,分别加甲醇3ml,超声处理10分钟,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叶下珠药材0.3g,加甲醇2ml,,超声处理15分钟,上清液作为药材溶液。吸取颗粒供试品溶液5μl、标煎液干粉溶液6μl、药材溶液8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体积比10∶3∶0.2∶0.2的乙酸乙酯-甲醇-甲酸-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热风吹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热至斑点呈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叶下珠药材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丽颖,麻景梅,田宇柔,张泽昭,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中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