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整体浮动的电动剃须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3058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整体浮动的电动剃须刀,包括主体组件、刀头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本体及设于本体内的驱动单元,所述刀头组件包括上壳体组件和与其连接的下壳体组件,所述上壳体组件包括上壳体、与上壳体配合安装的刀网、位于刀网内的动刀单元,所述下壳体组件包括与所述上壳体连接的下壳体,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通过第一弹性组件与所述下壳体连接,所述固定座内腔设置驱动支座,所述驱动支座通过第二弹性组件与所述下壳体弹性连接,且所述驱动支座与所述固定座留有间隙;所述动刀单元在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支座的带动下驱动旋转工作。在刀头组件上至少两个以上的弹性组件,保证了电动剃须刀能适配各式各样的用户群体。

An electric shaver with integral floa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整体浮动的电动剃须刀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整体浮动的电动剃须刀。
技术介绍
电动剃须刀一般包括主体组件和与主体组件连接的刀头组件,主体组件一般包括本体、驱动单元、电池和充电口,刀头组件一般包括刀网、动刀单元、壳体和传动单元等,通过驱动单元和传动单元的作用实现动刀单元旋转。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更好贴面剃须,将动刀单元设置为可伸缩状态,但是该动刀单元仅在很小范围内进行伸缩动作,电动剃须刀的下部结构整体不会有变化,用户使用过程较为生硬,不能更好实现贴面剃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整体浮动的电动剃须刀,包括主体组件、刀头组件,刀头组件设在主体组件上,在刀头组件上至少两个以上的弹性组件,保证了电动剃须刀能适配各式各样的用户群体,电动剃须刀能任意方向运动,用户体验更好,修剪毛发效率更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整体浮动的电动剃须刀,包括主体组件、刀头组件,刀头组件设在主体组件上,所述主体组件包括本体及设于本体内的驱动单元,所述刀头组件包括上壳体组件和与其连接的下壳体组件,所述上壳体组件包括上壳体、与上壳体配合安装的刀网、位于刀网内的动刀单元,所述下壳体组件包括与所述上壳体连接的下壳体,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通过第一弹性组件与所述下壳体连接,所述固定座内腔设置驱动支座,所述驱动支座通过第二弹性组件与所述下壳体弹性连接,且所述驱动支座与所述固定座留有间隙;所述动刀单元在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支座的带动下驱动旋转工作。本方案给出了下壳体中同时设置两个弹性连接的结构,若采用单一的弹性连接的结构,则弹性连接的结构要么位于下壳体的外围(第一弹性组件),要么位于下壳体的中部区域(第二弹性组件);若采用的弹性连接的结构位于下壳体的外围,则需要将弹性连接的结构的弹性力设置足够大,这是由于位于下壳体的外围,需要兼顾作为整个电动剃须刀的下壳体组件的支撑作用;若采用的弹性连接的结构位于下壳体的中部区域,虽然其很容易感受到上壳体的受力并对应作出反应,同时也能作为下壳体与驱动支座的支撑作用,但是其位于中部必然导致下壳体的整体安装空间变小,对整个电动剃须刀加工精度要求更高,不利于工艺装配;本技术的两个弹性连接的结构共同为下壳体提供弹性力,首先,保证弹性连接的结构能瞬间感受外部对头盖组件实施的作用力(受到外部压力,弹性连接能第一时间感受到且能作出反应),用户体验好;其次,且从上述描述可知,由于驱动支座与所述固定座留有间隙,即两个弹性连接的结构相互之间并没有关联,即两个弹性连接的结构是相互嵌套设置,保证了弹性力的平衡,保证了下壳体的中部,外周都能通过弹性连接的结构受到良好的缓冲力。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弹性力小于第一弹性组件的弹性力。从该描述可知,即位于下壳体的外围的弹性力(第一弹性组件)大于位于下壳体中部区域的弹性力(第二弹性组件),相当于第一弹性组件为主弹性组件,第二弹性组件为辅助弹性组件,两个弹性组件配合,第一弹性组件位于外围,其能在纵向方向以及横向方向均能实现动作;第二弹性组件主要作为纵向方向的动作,使用过程中,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均能动作,以电动剃须刀中轴线来看,电动剃须刀的中部区域能呈绕着中轴线半球面运动。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包括固定上壳,与所述固定上壳可拆卸连接的固定下壳,所述固定上壳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连接,所述固定下壳向头盖组件方向延伸形成装配槽,所述装配槽通过驱动轴与所述驱动支座联动。本方案给出了固定座的具体结构,为了更好实现第一弹性组件和第二弹性组件的安装,且保证两者并没有关联,其设置为可拆卸的固定上壳和固定下壳,固定上壳与第一弹性组件装配;同时给出了驱动支座的装配方式,即驱动支座并不是直接安装于固定下壳上,而是通过驱动轴进行联动,该驱动轴的设立保证了至少在装配层面,驱动支座并不会与固定座产生过多的物理连接,保证驱动支座转动过程中,摩擦力较小(驱动支座驱动转动过程中仅有驱动轴与固定下壳具有摩擦力)。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包括下壳体支撑壳和下壳体挡板,所述下壳体挡板将所述下壳体进行封装,并与所述下壳体支撑壳形成装配腔,所述部分第一弹性组件装配于所述装配腔中,所述下壳体挡板与所述上壳体形成储发腔。本方案进一步细化了下壳体的具体结构,通过将下壳体分为下壳体支撑壳和下壳体挡板,该方式首先方便装配;其次,通过下壳体挡板将整个下壳体进行封装,保证了在清洗壳体过程,不会有水进入下壳体内部,实现防水等功能;然后,两者形成的装配腔,能根据需要装配部分第一弹性组件,从上述可知,装配腔属于密封空间,第一弹性组件长时间使用,保证不容易在接口处进行脱落,提高使用寿命;最后,下壳体挡板与所述上壳体形成储发腔,使得修剪毛发过后,毛发能集中处理。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装配腔内设置为所述动刀单元提供动力的动力转接组件,所述动力转接组件的下部设置第三弹性组件,工作状态,所述动力转接组件能带动所述动刀单元同时进行弹性和驱动运动。从上述描述可知,驱动支座为整个动刀单元提供动能,该驱动支座通过动力转接组件进行动能转换传递,该方式能保证动力转接组件可以位于装配腔的任意位置,进而动刀单元也可以对应设置在动力转接组件所在的位置处,而不需要局限于电动剃须刀的中轴线处(因为驱动支座设置于电动剃须刀的中轴线,如果动刀单元直接与驱动支座连接,则动刀单元只能设置于电动T恤的中轴线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刀网用于保护皮肤,防止动刀单元转动形成的修剪面刮伤皮肤表面,毛发穿过刀网后被动刀单元修剪;另外由于人体胡须等生长的位置不是平面,则动刀单元设置为可伸缩弹性,能保证更能贴合皮肤使用。第一弹性组件,第二弹性组件,以及第三弹性组件综合使用,保证了电动剃须刀能适配各式各样的用户群体,电动剃须刀能任意方向运动,用户体验更好,修剪毛发效率更高。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组件为可伸缩的浮动橡胶座,第二弹性组件和第三弹性组件为压缩弹簧。从上述描述可知,第一弹性组件位于下壳体的外围,即电动剃须刀的外部直接能看到其结构和外形,为了与整个电动剃须刀匹配,故其采用浮动橡胶座;而第二弹性组件和第三弹性组件均装配于电动剃须刀内部,故采用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成本低且方便装配。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转接组件包括齿轮组件,所述齿轮组件包括中央齿轮及与所述中央齿轮啮合的多个从动齿轮,所述中央齿轮下部与所述驱动支座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动刀单元连接。通过齿轮组件的设计,能够将驱动力进行集中供给或者分散供给,例如输送给一个动刀单元,两个动刀单元或者三个动刀单元,应用更为广泛;例如输送给三个动刀单元,其中齿轮组件包括中央齿轮及与所述中央齿轮啮合的三个从动齿轮,通过三个从动齿轮连接三个动刀单元,不仅转速可调可靠,而且每个动刀单元的转速是一致的。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整体浮动的电动剃须刀,包括主体组件、刀头组件,刀头组件设在主体组件上,所述主体组件包括本体及设于本体内的驱动单元,所述刀头组件包括上壳体组件和与其连接的下壳体组件,所述上壳体组件包括上壳体、与上壳体配合安装的刀网、位于刀网内的动刀单元,所述下壳体组件包括与所述上壳体连接的下壳体,/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通过第一弹性组件与所述下壳体连接,所述固定座内腔设置驱动支座,所述驱动支座通过第二弹性组件与所述下壳体弹性连接,且所述驱动支座与所述固定座留有间隙;所述动刀单元在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支座的带动下驱动旋转工作;所述间隙大小为1-2c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整体浮动的电动剃须刀,包括主体组件、刀头组件,刀头组件设在主体组件上,所述主体组件包括本体及设于本体内的驱动单元,所述刀头组件包括上壳体组件和与其连接的下壳体组件,所述上壳体组件包括上壳体、与上壳体配合安装的刀网、位于刀网内的动刀单元,所述下壳体组件包括与所述上壳体连接的下壳体,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通过第一弹性组件与所述下壳体连接,所述固定座内腔设置驱动支座,所述驱动支座通过第二弹性组件与所述下壳体弹性连接,且所述驱动支座与所述固定座留有间隙;所述动刀单元在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支座的带动下驱动旋转工作;所述间隙大小为1-2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整体浮动的电动剃须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弹性力小于第一弹性组件的弹性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整体浮动的电动剃须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固定上壳,与所述固定上壳可拆卸连接的固定下壳,所述固定上壳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连接,所述固定下壳向头盖组件方向延伸形成装配槽,所述装配槽通过驱动轴与所述驱动支座联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整体浮动的电动剃须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包括下壳体支撑壳和下壳体挡板,所述下壳体挡板将所述下壳体进行封装,并与所述下壳体支撑壳形成装配腔,所述部分第一弹性组件装配于所述装配腔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永锋叶志文肖林
申请(专利权)人:焕醒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