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油帽组件、旋转压缩机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2753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挡油帽组件,应用于旋转压缩机,包括有第一挡油帽、第二挡油帽和重力件,所述第二挡油帽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重力件位于所述第一挡油帽和第二挡油帽之间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挡油帽左右移动,该挡油帽组件,可以使旋转压缩机上腔体里上升气流中的冷媒和冷冻油分离,冷媒向排气口排出,冷冻油保留在压缩机中,降低压缩机含油率,达到提高空调换热效率,提升空调性能。

Oil cap assembly, rotary compressor and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挡油帽组件、旋转压缩机及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挡油帽组件、旋转压缩机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空调器中空调系统性能与空调系统换热效果有很大影响,提升空调系统换热效率主要减少空调循环系统中含油量,主要降低压缩机含油率,目前变频压缩机,运行频率在10-150Hz,在10Hz运转时,因压缩机运转慢,含油率低,在高频150Hz运转时,因压缩机运转快,泵体泵油能力强,含油率高,空调循环换热效果差,提高了油循环做的功。定频压缩机不同电源规格也会有所不同,电源频率一般有50Hz和60Hz两种,现有挡油帽无法很好兼顾。如此常导致空调系统内含油量多引起压缩机泵体结构润滑不足,严重时,空调放气时,出现喷油现象,附带换热效果差,油循环所做功增加,空调能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挡油帽组件,该挡油帽组件,可以使旋转压缩机上腔体里上升气流中的冷媒和冷冻油分离,冷媒向排气口排出,冷冻油保留在压缩机中,降低压缩机含油率,达到提高空调换热效率,提升空调性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挡油帽组件,应用于旋转压缩机,包括有第一挡油帽、第二挡油帽和重力件,所述第二挡油帽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重力件位于所述第一挡油帽和第二挡油帽之间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挡油帽左右移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油帽套设于所述第二挡油帽上,所述第二挡油帽上设置有用于限定重力件位置的多个限位盲孔。进一步的,所述重力件满足以下力学条件:Fa-f-f0=m*a°,其中Fa为重力件的离心力F沿第二档油帽倾斜面的受力,f为重力件的重力G沿第二档油帽斜面的分解力,f0为重力件受到的摩擦力,m为重力件的质量,a°为第二挡油帽的倾斜角度。进一步的,所述重力件的离心力F满足以下条件:F=m*w^2*R,其中w为转子转动加速度,m为重力球质量,R为重力件质心到第一挡油帽轴芯的距离;所述重力件的离心力F沿第二档油帽倾斜面的受力Fa满足以下条件:Fa=F*cos(a°),其中F重力件的离心力,a°为第二挡油帽的倾斜角度;所述重力件的重力G沿第二档油帽斜面的分解力f满足以下条件:f=m*g*sin(a),其中,m为重力件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a°为第二挡油帽的倾斜角;所述重力件的摩擦力f0满足以下条件:f0=u*FN=u*m*g*cos(a°),其中,FN为法向力,u为摩擦系数,m为重力件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a°为第二挡油帽的倾斜角。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盲孔的孔位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或者矩形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盲孔的孔径为所述重力件直径的0.4至3倍。进一步的,两个相邻的所述限位盲孔之间设置有连接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油帽的直径与所述第二挡油帽的直径一致。进一步的,所述重力件为球型重力件,所述重力件设置有多个,两个相邻的所述重力件之间固定有用于防止重力件发生移动偏移的连接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旋转压缩机,包括有压缩机本体、电机转子和上述的挡油帽组件,所述电子转子固定于所述压缩机本体内,所述挡油帽固定于所述电机转子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有上述的旋转压缩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设置有第一挡油帽、第二挡油帽和重力件,重力件设置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可以利用旋转压缩机的转速变化控制重力件离心力克服摩擦向外运动,并配合重力件重力控制第二挡油帽张开角度,使得旋转压缩机上腔体里上升气流中的冷媒和冷冻油分离,冷媒向排气口排出,冷冻油油滴保留在压缩机中,降低压缩机含油率,达到提高空调换热效率,提升空调性能。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挡油帽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挡油帽组件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挡油帽组件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旋转压缩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A部的放大图。图中包括有:压缩机本体1、电机转子2、挡油帽组件3、第一挡油帽31、第二挡油帽32、重力件33、限位盲孔34。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一种挡油帽组件。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挡油帽组件,应用于旋转压缩机,包括有第一挡油帽31、第二挡油帽32和重力件33,所述第一挡油帽31套设于所述第二挡油帽32上,所述第二挡油帽3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重力件33位于所述第一挡油帽31和第二挡油帽32之间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挡油帽31左右移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挡油帽32上设置有用于限定重力件33位置的多个限位盲孔34,由于设置有第一挡油帽31、第二挡油帽32和重力件33,可以利用旋转压缩机的转速变化控制重力件33离心力克服摩擦向外运动,并配合重力件33的重力控制第二挡油帽32张开角度,使得旋转压缩机上腔体里上升气流中的冷媒和冷冻油分离,冷媒向排气口排出,冷冻油油滴保留在压缩机中,降低压缩机含油率,达到提高空调换热效率,提升空调性能。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重力件33满足以下力学条件:Fa-f-f0=m*a°,其中Fa为重力件33的离心力F沿第二档油帽倾斜面的受力,f为重力件33的重力G沿第二档油帽斜面的分解力,f0为重力件33受到的摩擦力,m为重力件33的质量,a°为第二挡油帽32的倾斜角度,进一步的,所述重力件33的离心力F满足以下条件:F=m*w^2*R,其中w为转子转动加速度,m为重力球质量,R为重力件33质心到第一挡油帽31轴芯的距离;所述重力件33的离心力F沿第二档油帽倾斜面的受力Fa满足以下条件:Fa=F*cos(a°),其中F重力件33的离心力,a°为第二挡油帽32的倾斜角度;所述重力件33的重力G沿第二档油帽斜面的分解力f满足以下条件:f=m*g*sin(a),其中,m为重力件33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a°为第二挡油帽32的倾斜角;所述重力件33的摩擦力f0满足以下条件:f0=u*FN=u*m*g*cos(a°),其中,FN为法向力,u为摩擦系数,m为重力件33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a°为第二挡油帽32的倾斜角;其中,当转速不变,Fa>f0+f,重力件33受离心力作用外运动,Fa-f-f0=m*a°,重力件33向下偏转;当转速变化,使f主导,Fa<f0+f,重力件33减速至0,转速再减小时,重力球向内运动,受力Fa-f-f0=m*a°,挡油帽2倾斜较加大,a°角度增大,通过第二挡油帽32倾斜角度变化,有效控制油气混合物流通时接触时间,降低压缩机含油率,同时配合挡油板2上的限位盲孔34,以避免旋转压缩机频率微动影响重力件33运动。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盲孔34的孔位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或者矩形中的任意一种,提高限位盲孔34的多样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挡油帽组件,应用于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挡油帽、第二挡油帽和重力件,所述第二挡油帽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重力件位于所述第一挡油帽和第二挡油帽之间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挡油帽左右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挡油帽组件,应用于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挡油帽、第二挡油帽和重力件,所述第二挡油帽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重力件位于所述第一挡油帽和第二挡油帽之间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挡油帽左右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挡油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油帽套设于所述第二挡油帽上,所述第二挡油帽上设置有用于限定重力件位置的多个限位盲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挡油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件满足以下力学条件:Fa-f-f0=m*a°,其中Fa为重力件的离心力F沿第二档油帽倾斜面的受力,f为重力件的重力G沿第二档油帽斜面的分解力,f0为重力件受到的摩擦力,m为重力件的质量,a°为第二挡油帽的倾斜角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挡油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件的离心力F满足以下条件:F=m*w^2*R,其中w为转子转动加速度,m为重力球质量,R为重力件质心到第一挡油帽轴芯的距离;
所述重力件的离心力F沿第二档油帽倾斜面的受力Fa满足以下条件:Fa=F*cos(a°),其中F重力件的离心力,a°为第二挡油帽的倾斜角度;
所述重力件的重力G沿第二档油帽斜面的分解力f满足以下条件:f=m*g*si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剑国蒋姝婷丁学超李旺宏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