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沙门氏菌属的特异性新分子靶标及其快速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25065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组用于检测沙门氏菌的分子靶标,所述分子靶标包括如SEQ ID NO.1~1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例了一组用于检测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沙门氏菌分子靶标的引物,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14~39所示。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引物针对特异性靶标进行PCR扩增,通过检测扩增产物是否含有目的条带判定样品中是否含有沙门氏菌,该方法降低了检测成本,更加具有实用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异性分子靶标即13个保守核酸具有单一的特异性,检测结果特异,结果判定简单。

A new molecular target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Salmonella and its rapid dete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鉴定沙门氏菌属的特异性新分子靶标及其快速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检验
,涉及鉴别沙门氏菌属的特异性新分子靶标及其快速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能够在人类、动物及环境间传播,对人类和动物都具体极大的危害。人类感染沙门氏菌,除伤寒和副伤寒是由水源传播以外,其它主要是由于食用了被污染的食品,特别是动物性食品而导致的。在世界各地的食物中毒事件中,由其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常年居于前列,一般占总食物中毒的40%~60%,最高达90%。根据CDC的统计,美国平均每年有120万人被沙门氏菌感染,造成2万多人住院治疗,引起450人死亡。在我国,每年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约占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40%,对人类健康构成很大的威胁。人体在感染沙门氏菌之后,可引发恶心、呕吐、腹泻、发烧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高达10%(Abdelhaseib等,2016)。通常情况下沙门氏菌食用量超过105CFU即可造成人类感染,而对于高度易感人群15-20CFU即可引起沙门氏菌感染(Kokkinos等,20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组用于检测沙门氏菌的分子靶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靶标包括如SEQ ID NO.1~1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组用于检测沙门氏菌的分子靶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靶标包括如SEQIDNO.1~1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2.一组用于检测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沙门氏菌分子靶标的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4~39所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物,其特征在于,检测如SEQIDNO.1所示的核酸分子靶标的引物如SEQIDNO.14~15所示;检测如SEQIDNO.2所示的核酸分子靶标的引物如SEQIDNO.16~17所示;检测如SEQIDNO.3所示的核酸分子靶标的引物如SEQIDNO.18~19所示;检测如SEQIDNO.4所示的核酸分子靶标的引物如SEQIDNO.20~21所示;检测如SEQIDNO.5所示的核酸分子靶标的引物如SEQIDNO.22~23所示;检测如SEQIDNO.6所示的核酸分子靶标的引物如SEQIDNO.24~25所示;检测如SEQIDNO.7所示的核酸分子靶标的引物如SEQIDNO.26~27所示;检测如SEQIDNO.8所示的核酸分子靶标的引物如SEQIDNO.28~29所示;检测如SEQIDNO.9所示的核酸分子靶标的引物如SEQIDNO.30~31所示;检测如SEQIDNO.10所示的核酸分子靶标的引物如SEQIDNO.32~33所示;检测如SEQIDNO.11所示的核酸分子靶标的引物如SEQIDNO.34~35所示;检测如SEQIDNO.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菊梅尚玉婷叶青华吴清平杨小鹃薛亮张淑红庞锐雷涛曾海燕张友雄吴浩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广东环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