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火器的固定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2110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灭火器的固定件。所述灭火器的固定件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固定有支撑板,所述固定座的内侧固定有第一弹性件;所述固定座的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固定座的外壁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固定柱上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位于所述固定柱外部的一端设有拉环,所述固定杆背离所述拉环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弹性件;所述固定柱的侧壁相对所述支撑板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固定柱的外壁相对所述第二通孔处固定有振动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灭火器的固定件具有操作方便、使用灵活、便于使得瓶体内部的灭火材料充分混合的优点。

A fixed part of fire extinguis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灭火器的固定件
本技术涉及灭火器
,尤其涉及一种灭火器的固定件。
技术介绍
灭火器是一种可携式灭火工具,灭火器内放置化学物品,用以救灭火灾;灭火器是常见的防火设施之一,存放在公众场所或可能发生火灾的地方,不同种类的灭火器内装填的成分不一样,是专为不同的火灾起因而设;使用时必须注意以免产生反效果及引起危险。干粉灭火器是灭火器的一种,在干粉灭火器使用前,需要将瓶体进行晃动,易使瓶体内部的灭火材料充分混合,现有技术大多通过人工用手对瓶体进行晃动,这样一来,增大了使用者使用灭火器时体力的消耗,给灭火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灭火器的固定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使用灵活、便于使得瓶体内部的灭火材料充分混合的灭火器的固定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灭火器的固定件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通过第二弹簧固定有支撑板,所述固定座的内侧固定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背离所述固定座的一端设有第一夹板;所述固定座的侧壁正对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固定座的外壁相对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远离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固定柱上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第四通孔进入所述固定柱的内部,所述固定杆位于所述固定柱外部的一端设有拉环,所述固定杆背离所述拉环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背离所述固定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至所述固定座的内部,所述第二弹性件背离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设有第二夹板;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拉环的一端外侧壁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背离所述固定杆的一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通过第二弹簧固定有限位柱,所述固定柱的外壁相对所述固定块的位置开设有导通至所述固定柱内部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三通孔内设有按钮,所述按钮的外侧壁对称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柱在所述第二弹簧的作用下部分进入所述第三通孔的内部与所述按钮相互抵触;所述固定柱的侧壁相对所述支撑板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固定柱的外壁相对所述第二通孔处固定有振动电机,所述支撑板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振动电机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夹板、所述第二夹板将灭火器固定在所述固定座的内部,且所述第二夹板可在横向进行移动,再通过所述按钮进行限位,使得固定较为便捷的同时保持固定的十分稳固;使用前可以通过所述振动电机带动所述支撑板反复震动对灭火器进行晃动处理,使得瓶体内部的灭火材料充分混合,便于工作人员的使用,避免人工晃动较为费事费力的问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座的侧壁固定有沿竖直方向的定位滑板,所述定位滑板的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定位滑块,所述定位滑块上固定有第三夹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竖直方向上设置所述第三夹板对灭火器的顶部进行夹持固定,使得固定更为稳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夹板、所述第二夹板以及所述第三夹板均为半圆形结构,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各个夹板为半圆形结构便于对灭火器进行较好的夹持,同时所述第一夹板、所述第二夹板处于同一水平线,使得二者沿着灭火器相互对称,固定时更为稳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滑板的表面呈线型阵列分布有多个与所述螺栓相互配合的螺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多个所述螺孔与所述螺栓相互配合,便于将所述螺栓取下,对所述定位滑块和所述第三夹板的位置调节,提高结构的合理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对称滑动设有两组限位滑杆,两组所述限位滑杆均沿竖直方向固定于所述固定座的内底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所述限位滑杆对所述支撑板进行限位,使得所述支撑板在水平方向上固定更为稳固,避免所述支撑板发生倾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通孔的内部与所述支撑板相接触的位置均设有第三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第三弹簧进行缓冲,减少所述振动电机启动时振动对所述支撑板造成的损伤。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灭火器的固定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灭火器的固定件,通过所述第一夹板、所述第二夹板将灭火器固定在所述固定座的内部,且所述第二夹板可在横向进行移动,再通过所述按钮进行限位,使得固定较为便捷的同时保持固定的十分稳固;使用前可以通过所述振动电机带动所述支撑板反复震动对灭火器进行晃动处理,使得瓶体内部的灭火材料充分混合,便于工作人员的使用,避免人工晃动较为费事费力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灭火器的固定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B处放大示意图。图中标号:1、固定座;11、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13、第三通孔;14、滑槽;2、第一弹簧;3、支撑板;31、限位滑杆;4、第一弹性件;41、第一夹板;5、固定柱;51、第四通孔;6、第二弹性件;61、第二夹板;7、固定杆;71、拉环;72、固定块;73、凹槽;74、第二弹簧;75;限位柱;8、按钮;81、滑块;9、定位滑板;91、定位滑块;92、第三夹板;93、螺栓;94、螺孔;9a、振动电机;9b;第三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灭火器的固定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B处放大示意图。灭火器的固定件包括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的内部通过第二弹簧74固定有支撑板3,所述固定座1的内侧固定有第一弹性件4,所述第一弹性件4背离所述固定座1的一端设有第一夹板41;所述固定座1的侧壁正对所述第一弹性件4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11,所述固定座1的外壁相对所述第一通孔11的位置设有固定柱5,所述固定柱5远离所述第一通孔11的一端开设有第四通孔51,所述固定柱5上设有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7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第四通孔51进入所述固定柱5的内部,所述固定杆7位于所述固定柱5外部的一端设有拉环71,所述固定杆7背离所述拉环71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弹性件6,所述第二弹性件6背离所述固定杆7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1至所述固定座1的内部,所述第二弹性件6背离所述固定杆7的一端设有第二夹板61;所述固定杆7远离所述拉环71的一端外侧壁设有固定块72,所述固定块72背离所述固定杆7的一面开设有凹槽73,所述凹槽73的内部通过第二弹簧74固定有限位柱75,所述固定柱5的外壁相对所述固定块72的位置开设有导通至所述固定柱5内部的第三通孔13,所述第三通孔13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滑槽14,所述第三通孔13内设有按钮8,所述按钮8的外侧壁对称设有滑块81,所述滑块81与所述滑槽14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柱75在所述第二弹簧74的作用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灭火器的固定件,包括固定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的内部通过第二弹簧(74)固定有支撑板(3),所述固定座(1)的内侧固定有第一弹性件(4),所述第一弹性件(4)背离所述固定座(1)的一端设有第一夹板(41);/n所述固定座(1)的侧壁正对所述第一弹性件(4)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11),所述固定座(1)的外壁相对所述第一通孔(11)的位置设有固定柱(5),所述固定柱(5)远离所述第一通孔(11)的一端开设有第四通孔(51),所述固定柱(5)上设有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7)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第四通孔(51)进入所述固定柱(5)的内部,所述固定杆(7)位于所述固定柱(5)外部的一端设有拉环(71),所述固定杆(7)背离所述拉环(71)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弹性件(6),所述第二弹性件(6)背离所述固定杆(7)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1)至所述固定座(1)的内部,所述第二弹性件(6)背离所述固定杆(7)的一端设有第二夹板(61);/n所述固定杆(7)远离所述拉环(71)的一端外侧壁设有固定块(72),所述固定块(72)背离所述固定杆(7)的一面开设有凹槽(73),所述凹槽(73)的内部通过第二弹簧(74)固定有限位柱(75),所述固定柱(5)的外壁相对所述固定块(72)的位置开设有导通至所述固定柱(5)内部的第三通孔(13),所述第三通孔(13)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滑槽(14),所述第三通孔(13)内设有按钮(8),所述按钮(8)的外侧壁对称设有滑块(81),所述滑块(81)与所述滑槽(14)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柱(75)在所述第二弹簧(74)的作用下部分进入所述第三通孔(13)的内部与所述按钮(8)相互抵触;/n所述固定柱(5)的侧壁相对所述支撑板(3)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12),所述固定柱(5)的外壁相对所述第二通孔(12)处固定有振动电机(9a),所述支撑板(3)穿过所述第二通孔(12)与所述振动电机(9a)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灭火器的固定件,包括固定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的内部通过第二弹簧(74)固定有支撑板(3),所述固定座(1)的内侧固定有第一弹性件(4),所述第一弹性件(4)背离所述固定座(1)的一端设有第一夹板(41);
所述固定座(1)的侧壁正对所述第一弹性件(4)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11),所述固定座(1)的外壁相对所述第一通孔(11)的位置设有固定柱(5),所述固定柱(5)远离所述第一通孔(11)的一端开设有第四通孔(51),所述固定柱(5)上设有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7)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第四通孔(51)进入所述固定柱(5)的内部,所述固定杆(7)位于所述固定柱(5)外部的一端设有拉环(71),所述固定杆(7)背离所述拉环(71)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弹性件(6),所述第二弹性件(6)背离所述固定杆(7)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1)至所述固定座(1)的内部,所述第二弹性件(6)背离所述固定杆(7)的一端设有第二夹板(61);
所述固定杆(7)远离所述拉环(71)的一端外侧壁设有固定块(72),所述固定块(72)背离所述固定杆(7)的一面开设有凹槽(73),所述凹槽(73)的内部通过第二弹簧(74)固定有限位柱(75),所述固定柱(5)的外壁相对所述固定块(72)的位置开设有导通至所述固定柱(5)内部的第三通孔(13),所述第三通孔(13)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滑槽(14),所述第三通孔(13)内设有按钮(8),所述按钮(8)的外侧壁对称设有滑块(81),所述滑块(81)与所述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松
申请(专利权)人:艾克森特南京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