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平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20266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平推车,包括车底架、床架和床板,所述床架位于所述车底架上方,且两者之间连接有升降架,从而能够实现所述床架的升降,所述床板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床架上,所述床板上设置有若干根用于对患者进行固定的约束带,每根所述约束带均包括两段,两段约束带的中间通过插扣连接在一起,两段约束带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床板宽度方向的两侧边框上。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床板上增设约束带,利用约束带将患者固定在床板上,从而保证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床架高度可调,且床板四周均设有防护栏,从而进一步提高平推车使用的安全性。

A kind of medical flat c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平推车
本技术涉及医疗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平推车。
技术介绍
医用平车是一种适合急诊与急救病人使用的转运平车,由于医用平车推动灵活、轻便,因此也可用于对身体不便活动的患者进行转运。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医用平车在上下坡或倾斜地面上经过时,由于平车表面光滑,因此容易发生患者滑落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医用平推车,能够通过约束带将患者固定在床板上,从而避免发生患者滑落事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平推车,包括车底架、床架和床板,所述床架位于所述车底架上方,且两者之间连接有升降架,从而能够实现所述床架的升降,所述床板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床架上,所述床板上设置有若干根用于对患者进行固定的约束带,每根所述约束带均包括两段,两段约束带的中间通过插扣连接在一起,两段约束带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床板宽度方向的两侧边框上。采用上述一种医用平推车,在转运病患时,可通过所述约束带将患者固定在所述床板上,从而防止推车在不平整路面上行走时,病患发生滑落。作为优选,所述车底架的底部安装有车轮,且其中一侧的车轮为带刹车的车轮,带刹车的车轮上方车闸。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架为剪式升降架,该剪式升降架共包括两组中部铰接的固定支撑臂和活动支撑臂,所述固定支撑臂的下端铰接在所述车底架上,所述固定支撑臂的上端铰接在所述床架中部的支撑梁上;所述活动支撑臂的上端通过上滑移杆与所述床架连接,所述活动支撑臂的下端通过下滑移杆与所述车底架连接,且所述上滑移杆两端通过滑套滑动安装在所述床架的边框上,所述下滑移杆两端通过滑套滑动安装在所述车底架的边框上;所述固定支撑臂和所述活动支撑臂之间设有电动顶杆,所述电动顶杆的头部活动安装在所述上滑移杆的中部,所述电动顶杆的尾部活动安装在两根所述固定支撑臂之间的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根所述固定支撑臂上。作为优选,所述床架长度方向的一端底部设有储物筐,所述床架靠近床头一侧的边框上焊接有用于插接输液架的固定插套。作为优选,所述床架靠近窗口和床尾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对所述床板进行限位的限位挡杆,且所述限位挡杆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床架的左右边框内侧;所述床板的左右边框底部均焊接限位柱,且所述限位柱共有两组,分别位于靠近所述床板的头部和尾部,所述床板放置在所述床架上时,所述床板头尾两侧的所述限位柱分别卡在两根所述限位挡杆的外侧;所述床架尾部通过挂柄安装有小框。作为优选,所述床架的左右两侧各安装有一个能够上下翻转的侧防护栏,且两个所述侧防护栏之间的间距与所述床板的宽度尺寸相适配。作为优选,所述床板的床头和床尾两侧分别安装有能够上下翻转的端部防护栏,且所述端部防护栏上安装有防撞垫。作为优选,所述侧防护栏和所述端部防护栏的结构相同,均包括U型管、弹簧和限位环,所述U型管的两端固定焊接有第一转套和第二转套,所述第一转套和所述第二转套转动套接在所述床板的边框上,所述弹簧和所述限位环均位于所述U型管的内侧,且所述弹簧位于靠近所述第一转套的一侧,所述限位环位于靠近所述第二转套的一侧,所述弹簧套接在床板的边框上,且所述弹簧的一端通过边框上的凸台进行限位,另一端顶在所述第一转套上,所述限位环焊接在所述床板的边框上,所述限位环上加工有两个卡槽,且两个卡槽分别位于限位环的上下两侧,且两个卡槽呈180°分布,且所述卡槽为U型,该U型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二转套,所述第二转套上一体成型有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卡柄,且所述卡柄凸出于所述第二转套侧壁,并向所述限位环一侧延伸。作为优选,所述床板上方铺设有防滑垫,且所述防滑垫底部通过若干小吸盘固定在所述床板上表面。作为优选,所述约束带为松紧带,且长度可调。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床板上增设约束带,利用约束带将患者固定在床板上,从而保证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2、床架高度可调,且床板四周均设有防护栏,从而进一步提高平推车使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床架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床板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图2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车底架;101、车轮;102、车闸;2、床板;201、端部防护栏;201a、第一转套;201b、弹簧;201c、U型管;201d、限位环;201d1、卡槽;201e、第二转套;201e1、卡柄;202、限位柱;3、床架;301、储物筐;302、侧防护栏;303、固定插套;304、限位挡杆;4、防滑垫;5、升降架;501、上滑移杆;502、电动顶杆;503、连接杆;504、固定支撑臂;505、下滑移杆;506、活动支撑臂;507、支撑梁;6、约束带;601、插扣;7、防撞垫;8、小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平推车,包括车底架1、床架3和床板2,所述床架3位于所述车底架1上方,且两者之间连接有升降架5,从而能够实现所述床架3的升降,所述床板2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床架3上,所述床板2上设置有若干根用于对患者进行固定的约束带6,每根所述约束带6均包括两段,两段约束带6的中间通过插扣601连接在一起,两段约束带6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床板2宽度方向的两侧边框上。作为优选,所述车底架1的底部安装有车轮101,且其中一侧的车轮101为带刹车的车轮101,带刹车的车轮101上方车闸102,如此设置,便于平推车的移动和固定。所述升降架5为剪式升降架,该剪式升降架共包括两组中部铰接的固定支撑臂504和活动支撑臂506,所述固定支撑臂504的下端铰接在所述车底架1上,所述固定支撑臂504的上端铰接在所述床架3中部的支撑梁507上;所述活动支撑臂506的上端通过上滑移杆501与所述床架3连接,所述活动支撑臂506的下端通过下滑移杆505与所述车底架1连接,且所述上滑移杆501两端通过滑套滑动安装在所述床架3的边框上,所述下滑移杆505两端通过滑套滑动安装在所述车底架1的边框上,活动支撑臂506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滑移杆501和下滑移杆505相铰接,从而便于活动支撑臂506在移动时,能够自动调整其倾斜度;所述固定支撑臂5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平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底架、床架和床板,所述床架位于所述车底架上方,且两者之间连接有升降架,从而能够实现所述床架的升降,所述床板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床架上,所述床板上设置有若干根用于对患者进行固定的约束带,每根所述约束带均包括两段,两段约束带的中间通过插扣连接在一起,两段约束带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床板宽度方向的两侧边框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平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底架、床架和床板,所述床架位于所述车底架上方,且两者之间连接有升降架,从而能够实现所述床架的升降,所述床板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床架上,所述床板上设置有若干根用于对患者进行固定的约束带,每根所述约束带均包括两段,两段约束带的中间通过插扣连接在一起,两段约束带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床板宽度方向的两侧边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医用平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底架的底部安装有车轮,且其中一侧的车轮为带刹车的车轮,带刹车的车轮上方车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医用平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为剪式升降架,该剪式升降架共包括两组中部铰接的固定支撑臂和活动支撑臂,所述固定支撑臂的下端铰接在所述车底架上,所述固定支撑臂的上端铰接在所述床架中部的支撑梁上;所述活动支撑臂的上端通过上滑移杆与所述床架连接,所述活动支撑臂的下端通过下滑移杆与所述车底架连接,且所述上滑移杆两端通过滑套滑动安装在所述床架的边框上,所述下滑移杆两端通过滑套滑动安装在所述车底架的边框上;
所述固定支撑臂和所述活动支撑臂之间设有电动顶杆,所述电动顶杆的头部活动安装在所述上滑移杆的中部,所述电动顶杆的尾部活动安装在两根所述固定支撑臂之间的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根所述固定支撑臂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医用平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长度方向的一端底部设有储物筐,所述床架靠近床头一侧的边框上焊接有用于插接输液架的固定插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医用平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靠近窗口和床尾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对所述床板进行限位的限位挡杆,且所述限位挡杆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床架的左右边框内侧;所述床板的左右边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彤高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