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瓮海英专利>正文

一种运送转载人体的轮椅担架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1686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送转载人体的轮椅担架车。包括人体上/下半身承载部分、人体坐位承载部分、支撑框架升降部分、支撑框架底盘部分、支撑框架升降控制装置和万向轮。人体坐位承载部分的一侧边定位连接支撑框架升降部分的一端边,支撑框架升降部分的另一端边活动连接支撑框架底盘部分,通过调节人体上/下半身承载部分与人体坐位承载部分角度、调节支撑框架高度,轮椅担架车可以置于目标设备上方,方便承载待转载人体或将人体转载到目标设备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兼具轮椅和担架车的功能,操作使用简单,符合常规操作习惯,可以解决仅需一个护理人员协助的情况下,由此轮椅担架车同一个设备完成将行动障碍或病患人员在不同动作体位、不同设备之间、不同应用场景的运送转载,充分满足了行动障碍或病患人员日常家居和就医的需求。

A wheelchair stretcher car for transporting and transferring human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送转载人体的轮椅担架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运送转载人体的轮椅担架车。
技术介绍
行动障碍或病患人员在居家、出行或医院诊治过程中,需要在轮椅、轿车、担架、座椅、病床、医疗检查台等设备之间频繁运送转移,这一转移过程在一个护理人员的协助下来完成,是非常困难甚至无法完成的。现在广泛使用的轮椅和担架车只有运送功能,不具备在不同类型和高度的设备之间方便转移人体的功能,目前一些新的技术方案为实现这一目的作了各种设计,但缺点概括起来就是,有的在主要功能的实现上不能满足行动障碍或病患人员病态动作行为,技术方案硬性规定把被转移人体必须以坐姿或者必须以躺姿才能实现转移功能;有的主要功能的实现带来设备结构复杂、使用过程繁杂,同一个设备不能在居家、户外、医院等不同场景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运送转载人体的轮椅担架车,可以解决仅需一个护理人员协助、简单操作的情况下,由此轮椅担架车同一个设备完成将行动障碍或病患人员在不同动作体位、不同设备之间、不同应用场景的运送转载。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运送转载轮椅担架车,包括人体上/下半身承载部分、人体坐位承载部分、支撑框架升降部分、支撑框架底盘部分、支撑框架升降控制装置和万向轮。人体坐位承载部分的一侧边定位连接支撑框架升降部分的一端边,支撑框架升降部分的另一端边活动连接支撑框架底盘部分。支撑框架底盘部分四角设置有万向轮。人体承载部分边框、支撑框架部分使用重量轻且坚固的超硬高强铝合金或微晶格金属材料。人体上/下半身承载部分和人体坐位承载部分都设置有叠加两层的若干个滚动装置组,两层滚动装置组之间预留有空间。滚动装置组是由若干单个滚动装置通过固定在人体承载部分边框的轴串联组成的。单个滚动装置之间错位相邻,单个滚动装置的转动方向与人体转载目标方向相同。单个滚动装置使用PP塑料或PE塑料轴承,滚动装置组的轴使用重量轻且坚固的复合碳纤维或超硬高强铝合金材料。在人体上/下半身承载部分、人体坐位承载部分的滚动装置组两叠层预留空间内设置有可以抽出和卡入的扶手护栏。在人体上/下半身承载部分、人体坐位承载部分的边框侧边设置有隐藏和启用扶手护栏的两个卡槽。扶手护栏上设置有防脱落弹性卡位装置。扶手护栏使用工程塑料材料。人体坐位承载部分设置有固定的凹凸齿槽轴,由凹凸齿槽轴连接人体上/下半身承载部分和人体坐位承载部分,人体上/下半身承载部分和人体坐位承载部分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人体上/下半身承载部分两端设置有操纵角度调节装置的控制把手和刹车把手。支撑框架底盘部分四角设置的万向轮上设置有刹车装置,通过钢丝、滑轮连接到刹车把手。凹凸齿槽轴使用钢材料。操纵角度调节装置控制把手和刹车把手使用重量轻且坚固的复合碳纤维或超硬高强铝合金材料。人体上/下半身承载部分与人体坐位承载部分之间设置的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有固定设置在人体坐位承载部分的凹凸齿槽轴、固定设置在人体上/下半身承载部分的凹凸齿槽轴套、由凹凸齿槽轴连接的凹凸齿型结合面部件。凹凸齿型结合面部件分别设置于人体上/下半身承载部分与人体坐位承载部分结合处,在设置于凹凸齿槽轴的弹性装置压缩释放方向活动于凹凸齿槽的轴上,凹凸齿型结合面部件一面与人体坐位承载部分的凹凸齿槽轴啮合,另一面与人体上/下半身承载部分凹凸齿槽的轴套啮合,并通过中介物连接装置的钢丝、滑轮连接到人体上/下半身承载部分两端操纵角度调节装置的控制把手。当握紧控制把手,作用力通过钢丝和滑轮作用于凹凸齿型结合面部件,压缩设置于凹凸齿槽轴的弹性装置的弹簧,使其一面与人体坐位承载部分的凹凸齿槽轴的凹凸齿槽分离,另一面与人体上/下半身承载部分凹凸齿槽的轴套分离,滑动到轴上无凹凸齿部分,实现人体上/下半身承载部分自由调节角度;当松开控制把手,凹凸齿型结合面部件在设置于凹凸齿槽轴的弹性装置的弹簧释放力作用下,一面与人体坐位承载部分的凹凸齿槽轴的凹凸齿槽啮合,另一面与人体上/下半身承载部分凹凸齿槽的轴套啮合,调节的角度固定。中介物连接装置的钢丝、滑轮于人体上/下半身承载部分滚动装置组两叠层预留空间内通过和设置,钢丝一端固定连接凹凸齿型结合面部件,一端固定连接人体上/下半身承载部分两端操纵角度调节装置的控制把手。凹凸齿型结合面部件、固定设置在人体上/下半身承载部分的凹凸齿槽轴套使用重量轻且坚固的超硬高强铝合金或微晶格金属材料。人体上/下半身承载部分设置有翻转连接的两个脚踏板。脚踏板使用工程塑料材料。支撑框架升降部分与支撑框架底盘部分之间设置有剪式升降控制装置,剪式升降控制装置由底座、两对下支承臂、两对上支承臂、鞍座、平面轴承、螺母、摇座、摇杆把手、销轴和丝杆组成,上支承臂的边内翻成加强筋,其末端成齿轮并啮合,下支承臂的边外翻成加强筋,其末端成齿轮并啮合。通过顺时针或逆时针摇动摇杆把手,丝杆螺纹迫使支撑臂靠拢或分离,从而将支撑框架升降部分顶起或降下。剪式升降控制装置与支撑框架底盘部分固定连接。支撑框架升降部分与支撑框架底盘部分可以完全分离。剪式升降控制装置使用钢材料。支撑框架升降部分与支撑框架底盘部分设置有升降滑套装置,升降滑套装置包括设置于支撑框架底盘部分的滑杆、滑杆上的定位卡槽,设置于支撑框架升降部分的滑套、滑套内的弹簧定位装置。滑套和滑杆在支撑框架升降控制装置的作用下相对分离或接近,实现支撑框架升降部分的顶升和下降。当完全抬起此轮椅担架车时,滑套内的弹簧定位装置卡位滑杆,用于支撑框架升降部分与支撑框架底盘部分保持连接。升降滑套装置的滑杆、滑套使用重量轻且坚固的超硬高强铝合金或微晶格金属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兼具轮椅和担架车的功能,能够达到使用一个设备完成将行动障碍或病患人员在不同动作体位、不同设备之间、不同应用场景的运送转载,充分满足了行动障碍或病患人员日常家居和就医的需求。2、本专利技术操作使用简单,符合常规操作习惯,借助本专利技术的升降、滚动、角度调节装置,仅需一个护理协助人员就可以实现运送和转载过程,减少了人工支出,降低了转载难度。3、本专利技术生产制造和维护简单,制造不涉及复杂工艺,可以批量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使用者的消费支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启用扶手护栏状态的左向转载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隐藏扶手护栏状态的右向转载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侧立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正立面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角度调节装置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升降滑套装置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人体上/下半身承载部分,2、人体坐位承载部分,3、支撑框架升降部分,4、支撑框架底盘部分,5、支撑框架升降控制装置,6、万向轮,7、滚动装置组,8、单个滚动装置,9、隐藏扶手护栏卡槽,10、启用扶手护栏卡槽,11、角度调节装置,12、角度控制把手,13、刹车把手,14、凹凸齿槽轴,15、凹凸齿槽轴套,16、凹凸齿型结合面部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送转载轮椅担架车,包括人体上/下半身承载部分(1)、人体坐位承载部分(2)、支撑框架升降部分(3)、支撑框架底盘部分(4)、支撑框架升降控制装置(5)和万向轮(6),其特征在于,人体坐位承载部分(2)的一侧边定位连接支撑框架升降部分(3)的一端边,支撑框架升降部分(3)的另一端边活动连接支撑框架底盘部分(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送转载轮椅担架车,包括人体上/下半身承载部分(1)、人体坐位承载部分(2)、支撑框架升降部分(3)、支撑框架底盘部分(4)、支撑框架升降控制装置(5)和万向轮(6),其特征在于,人体坐位承载部分(2)的一侧边定位连接支撑框架升降部分(3)的一端边,支撑框架升降部分(3)的另一端边活动连接支撑框架底盘部分(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人体上/下半身承载部分(1)和人体坐位承载部分(2)设置有叠层滚动装置组(7),单个滚动装置(8)之间错位相邻,单个滚动装置(8)的转动方向与人体转载目标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其特征在于,人体上/下半身承载部分(1)、人体坐位承载部分(2)的叠层滚动装置之间设置有隐藏扶手护栏卡槽(9),人体上/下半身承载部分(1)、人体坐位承载部分(2)的侧边设置有启用扶手护栏卡槽(10),扶手护栏(28)上设置有弹性卡位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人体坐位承载部分(2)设置有由凹凸齿槽轴(14)连接人体上/下半身承载部分(1)和坐位承载部分(2),人体上/下半身承载部分(1)和人体坐位承载部分(2)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11),人体上/下半身承载部分(1)两端设置有操纵角度调节装置(11)的角度控制把手(12)和刹车把手(1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瓮海英
申请(专利权)人:瓮海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