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黄芩苷在制备用于鸡马立克氏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1712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黄芩苷在制备用于鸡马立克氏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具体涉及黄芩苷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鸡马立克氏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黄芩苷能够有效的抑制鸡马立克氏病毒的复制,从而起到抑制鸡马立克氏病毒的感染,且黄芩苷还能够直接影响鸡马立克氏病毒的感染性,从而能够用于预防和/或治疗鸡马立克氏病。

Application of Baicalin in the preparation of drugs for chicken Marek's dise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黄芩苷在制备用于鸡马立克氏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涉及抗病毒应用
,具体涉及黄芩苷制备预防和/或治疗鸡马立克氏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马立克氏病(Marek’sdisease,MD)是由α疱疹病毒科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diseasevirus,MDV)感染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的恶性淋巴肿瘤性疾病。1日龄雏鸡人工接种感染后3-6天出现溶细胞感染,6-8天淋巴器官出现变性病变,特别是胸腺和法氏囊萎缩。2周左右可见神经和其他器官有单核细胞浸润,并开始排毒。最早在18天前后,一般在3-4周出现临诊症状。其是全球范围内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疫病之一,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鸡马立克氏病是一种细胞结合性疱疹病毒(herpesvirus),归类为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是一类较大的双链DNA病毒。马立克氏病毒分为3种血清型:MDV-Ⅰ型,MDV-Ⅱ型和MDV-Ⅲ型,Ⅰ型为致癌性的,Ⅱ型为非致癌性的,Ⅲ型是指火鸡疱疹病毒(简称HVT)。其可以自然感染鸡和火鸡等禽类。虽然早在70年代已有HVT疫苗预防本病,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损失,但仍然存在一些鸡群不同程度地被MD侵袭造成损失。据报道,一些初生鸡雏在被MDV污染的环境中,甚至在疫苗产生免疫力之前就已感染上了自然强毒,因而失去或降低了疫苗的效力。免疫接种不能完全防止发病,与非免疫的对照鸡群相比,保护率为80%-85%。而且MDV不断进化,毒力逐渐增强,症状也逐渐加剧,为马立克氏病的防治带来更大的挑战。为了减少马立克氏病引起的经济损失,保护动物健康,现有技术多采用疫苗免疫接种的手段进行预防,辅以加强卫生管理和药物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黄芩苷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鸡马立克氏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提供一种新的针对鸡马立克氏病的药物,从而起到抑制鸡马立克氏病的感染,且黄芩苷还能够直接影响马立克氏病毒的感染性,从而能够用于治疗鸡马立克氏病。本专利技术提供黄芩苷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鸡马立克氏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黄芩苷的化学结构式如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含有治疗有效量的黄芩苷或以黄芩苷为骨架制备的衍生物。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鸡马立克氏病的药物中的应用。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制剂,其中含有治疗有效量的黄芩苷或以黄芩苷为骨架制备的衍生物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佐剂或媒剂。所述的制剂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鸡马立克氏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制剂为药物制剂、饲料添加剂或消毒剂。本专利技术中,在给予哺乳动物上述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这些化合物的溶剂化物(这里统称为“治疗药物”)时,可以单独使用,或者最好是按照规范的制药方法将其与适于药用的载体或稀释剂配合后使用。给药方式可以经各种途径,包括口服、非胃肠道给药或局部给药。这里所指的非胃肠道给药包括但并不限于静脉注射、肌肉注射、腹腔注射、皮下注射和透皮给药。本专利技术经过实验证明:黄芩苷能够显著抑制鸡马立克氏病的复制,且能够直接影响鸡马立克氏病毒的感染性,为临床治疗鸡马立克氏病提供了科学可靠的理论依据。实验过程中,所述黄芩苷的药物用量为:细胞3-50μM。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黄芩苷对抗鸡马立克氏病感染效果非常显著,黄芩苷能够减少鸡马立克氏病引起的细胞病变,抑制鸡马立克氏病的复制,且能够直接影响鸡马立克氏病毒的感染性,为临床治疗鸡马立克氏病提供了科学可靠的理论依据。附图说明图1为黄芩苷对鸡胚成纤维细胞(CEF)活性影响的CCK-8结果图;图2为黄芩苷抑制MDV感染图,其中,A为黄芩苷对MDV的gB和Meq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B为黄芩苷对MDV噬斑形成的影响;C为黄芩苷对MDV影响的IFA实验;D为黄芩苷对MDV影响的westernblot实验结果;图3为qRT-PCR、PFU和IFA测定黄芩苷在CEF细胞上对鸡马立克氏病复制影响的时间依赖性图;图4为qRT-PCR、PFU和IFA测定黄芩苷对鸡马立克氏病毒直接杀灭作用的结果图;图5为qRT-PCR、PFU和IFA测定黄芩苷对鸡马立克氏病毒进入细胞后抑制复制的结果图;图6为qRT-PCR、PFU和IFA测定黄芩苷对鸡马立克氏病毒进入细胞后时间点分段的结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下面给出一系列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完全是例证性的,它们仅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具体描述,不应当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黄芩苷对鸡马立克氏病毒在CEF中复制的影响。图1为黄芩苷对鸡胚成纤维细胞(CEF)活性影响的CCK-8结果图;选用安全浓度20μg/mL和2μg/mL的黄芩苷预处理12孔板中CEF,2小时后接种200PFU的MDV病毒,在37℃培养箱吸附4小时后换含有相应浓度黄芩苷的维持液直至收获细胞。接种96小时后,部分细胞消化后用于病毒噬斑计数,部分细胞提RNA进行real-timePCR以检测Meq和gB基因表达水平。部分细胞用RIPA缓冲液裂解,用于蛋白质印迹测定。剩余的病毒感染CEF细胞用于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病毒在细胞中的增殖。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在黄芩苷浓度为20μg/mL时,Meq和gB基因的转录水平显着降低(图2中A)。病毒噬斑计数,间接免疫荧光以及westernblot实验结果也表明20μg/mL黄芩苷显著抑制MDV的增殖(图2中B、C、D)。这些结果表明黄芩苷对MDVRB-1B在CEF中的复制具有抑制作用。实施例2黄芩苷对细胞中鸡马立克氏病毒抑制的时间依赖性。分别在病毒感染后第24,48,72,96,120h收获病毒感染CEF细胞,用于病毒噬斑计数,qRT-PCR以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Real-timePCR结果显示,感染MDVRB-1B且不加药物的CEF中的Meq和gB基因表达量随时间呈显著递增趋势,而感染MDVRB-1B并加入药物的CEF中的Meq和gB基因表达量增加不明显(图3中A、B)。病毒噬斑计数和IFA结果也与Real-timePCR结果一致(图3中C、D)。结果表明20μg/mL的黄芩苷在感染后120h之内都有较显著的抑制MDV复制的作用。实施例3黄芩苷直接影响MDV病毒的感染性将200PFU病毒分别用正常0.5%血清的DMEM维持液和含20μg/mL药物的维持液悬浮,在37℃,5%CO2培养箱孵育1.5小时。离心去上清后,重悬接种于12孔板中CEF中。吸附4小时后更换新鲜的0.5%血清维持液,直到96h后收获病毒感染细胞。收集细胞分别用于噬斑计数和real-timePCR检测病毒增殖情况。结果显示,药物处理组病毒基因表达(图4中A)与病毒增殖(图4中B、C)明显低于正常病毒悬液组。这一结果表明20μg/mL黄芩苷能直接抑制MDV的感染性。实施例4黄芩苷抑制病毒复制作用环节的确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黄芩苷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鸡马立克氏病的药物中的应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黄芩苷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鸡马立克氏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芩苷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3.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含有治疗有效量的黄芩苷或以黄芩苷为骨架制备的衍生物。


4.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琨扬帆秦爱建邵红霞金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