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道式旋转分离净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1627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弯道式旋转分离净化机,由双蜗轮(1)、蜗壳(2)、电机(3)及排烟道组成,所述的两个蜗轮(1)的蜗壳(2)相互独立而又无间隙地相互邻接,其特征在于:    A.所述的排烟道由锥罩(4)和烟管(5)组成,锥罩(4)位于蜗壳(2)上方的切线方向,锥罩(4)下部与蜗壳(2)密封联接、内部由隔板分为两个烟道、截面逐渐变小,上部与烟管(5)相配合联接,烟管(5)延伸至室外;    B.所述的蜗壳(2)内壁的切线出口段内设置有三道与蜗轮(1)轴线平行的条状阻油器(15),分流挡板(6)位于蜗壳(2)的烟道出口处、与条状阻油器(15)相对的另一边、并与蜗轮(1)轴线平行。(*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旋转分离净化机,特别涉及一种蜗轮油烟净化机。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厨房油烟排除的脱排油机种类很多,双蜗轮式油烟机采用旋转分离法回收油烟,排烟效果较好,但由于其排烟道与箱体为一体式,其油烟排放口与机体在同一高度,对油烟机的安装使用场所有一定的要求,限制了双蜗轮式油烟机的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双蜗轮油烟净化机,它具有新型的烟道形式,能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所要求,并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弯道式旋转分离净化机,由双蜗轮1、蜗壳2、电机3及排烟道组成,所述的两个蜗轮1的蜗壳2相互独立而又无间隙地相互邻接,排烟道由锥罩4和烟管5组成,锥罩4位于蜗壳2上方的切线方向,锥罩4下部与蜗壳2密封联接、内部由隔板分为两个烟道、截面逐渐变小,上部与烟管5相配合联接,烟管5延伸至室外;蜗壳2内壁的切线出口段内设置有三道与蜗轮1轴线平行的条状阻油器15,安装于蜗壳2内部的分流挡板6位于蜗壳2的烟道方形出口处、与条状阻油器15相对的另一边,并与蜗轮1轴线平行。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电机3的转速在1000-1080转/分之间; 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蜗壳(2)内壁的切线出口段内设置的三道条状阻油器(15)的厚度是从下至上依次增厚的。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锥罩4的上部为插接烟管5的U型轴向槽7,所述的U型轴向槽7的底部均匀分布有2-4个与锥罩4内部相通的导油孔8。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烟管5的下部有分别将锥罩4两烟道封闭的活动挡风板9。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箱体10下方开有两个出油口16并安装有可拆卸的油杯11。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箱体10沿蜗轮轴线长度方向的下机箱角为园弧角。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旋转分离净化机安装于一个上方及周边封闭的围罩12内,旋转分离净化机的控制面板13位于围罩12上。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围罩12靠近操作者一方的面板14可为活动开启式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根据以上方案设计的弯道式旋转分离净化机,是对旋转分离净化机的进一步改进,由于本技术的烟道为弯道式,解决了旋转分离净化机因原有设施的限制无法实现油烟直排的安装问题,使旋转分离净化机可适应不同工作场所的要求;同时由于本技术的箱体10下方开有两个出油口16,使油液的收集效果更好;由于本技术将电气控制面板13位于围罩12上,且围罩12靠近操作者一方的面板14可为活动开启式结构、方便了操作者的使用和保洁;箱体10沿蜗轮轴线长度方向的下机箱角为园弧角,有利于油烟的吸入。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有围罩时的使用状态外观示意图。蜗轮-1、蜗壳-2、电机-3、锥罩-4、烟管-5、分流挡板-6、U型轴向槽-7、导油孔-8、挡风板-9、箱体-10、油杯-11、围罩-12、电气控制面板-13、面板-14、条状阻油器-15、出油口-1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上述技术方案所描述的本技术,其具体结构为电机3选用转速在1000-1080转/分之间、功率为125W的双轴异步电机,配用两个直径为195mm的叶轮和相应的蜗壳。机箱体10为长方形,沿蜗轮轴线长度方向的下机箱角为园弧角,下方开有两个出油口16并安装有可拆卸的油杯11,锥罩4位于蜗壳2上两烟道出口的上方,烟管5由PVC材料制成并插接于锥罩4上的U型轴向槽7内,U型轴向槽7的底部均匀分布有4个与锥罩4内部相通的导油孔8,烟管5的下部有分别将两烟道封闭的、形状与烟道形状相吻合的半园形活动挡风板9,油烟净化机安装于一个上方封闭的长方形围罩12内,油烟净化机的控制面板13位于围罩12上。围罩12靠近操作者一方的面板14可绕上方的活动轴旋转而展开。本技术是这样工作的油烟气从进风口吸入后,经蜗轮1与蜗壳2的共同作用,在蜗壳2内形成旋流,在蜗壳2内出现分层,部份高速气流沿切线抛出并被条状阻油器15阻挡以实现油雾的凝集,部份气流由分流挡板6分至蜗壳内继续循环,完成分离净化过程,已被净化的空气上升至锥管4处与其内壁碰撞,再次进行油雾的收集,活动挡风板9被气流吹开,部份油雾在其上凝集,烟管5内壁凝集的油滴顺流至U型轴向槽7内自导油孔8流入蜗壳2内,各部份油滴流入蜗壳2内后自出油口16流入油杯11内完成油烟的收集过程。本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采用了烟道置于油烟机上方的弯道式结构,即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弯道式旋转分离净化机,由双蜗轮(1)、蜗壳(2)、电机(3)及排烟道组成,所述的两个蜗轮(1)的蜗壳(2)相互独立而又无间隙地相互邻接,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排烟道由锥罩(4)和烟管(5)组成,锥罩(4)位于蜗壳(2)上方的切线方向,锥罩(4)下部与蜗壳(2)密封联接、内部由隔板分为两个烟道、截面逐渐变小,上部与烟管(5)相配合联接,烟管(5)延伸至室外;B.所述的蜗壳(2)内壁的切线出口段内设置有三道与蜗轮(1)轴线平行的条状阻油器(15),分流挡板(6)位于蜗壳(2)的烟道出口处、与条状阻油器(15)相对的另一边、并与蜗轮(1)轴线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道式旋转分离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3)的转速在1000-1080转/分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道式旋转分离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蜗壳(2)内壁的切线出口段内设置的三道条状阻油器(15)的厚度是从下至上依次增厚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道式旋转分离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罩(4)的上部为插接烟管(5)的U型轴向槽(7),所述的U型轴向槽(7)的底部均匀分布有2-4个与锥罩(4)内部相通的导油孔(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道式旋转分离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管(5)的下部有分别将锥罩(4)的两烟道封闭的活动挡风板(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道式旋转分离净化机,所述的箱体(10)下方开有两个出油口(16)并安装有可拆卸的油杯(1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道式旋转分离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10)沿蜗轮轴线长度方向的下机箱角为园弧角。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道式旋转分离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烟净化机安装于一个上方及周边封闭的围罩(12)内,油烟净化机的电气控制面板(13)位于围罩(12)上。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道式旋转分离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围罩(12)靠近操作者一方的面板(14)可为活动开启式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旋转分离净化机,特别涉及一种双蜗轮油烟净化机。本技术两个蜗轮的蜗壳和排烟道相互独立而又无间隙地相互邻接,排烟道由锥罩和烟管组成,锥罩位于蜗壳上方的切线方向,锥罩下部与蜗壳密封联接内部由隔板分为两个烟道、截面逐渐变小,上部与烟管相配合联接,烟管延伸至室外;蜗壳内壁的切线出口段内设置有三道条状阻油器。由于本技术的烟道为弯道式,解决了旋转分离净化机因原有设施的限制无法实现油烟直排的安装问题,使旋转分离净化机可适应不同工作场所的要求。文档编号B01D53/24GK2662119SQ20032011388公开日2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介伟郭介平郭介军郭介光郭介华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市吉祥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