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1191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2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并网发电安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安装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装置,包括光伏箱及其内部安装的若干光伏电板,光伏箱的背面连接有支柱,支柱的底端一侧对称焊接有圆环台,两个圆环台之间铰接有牵拉杆,牵拉杆的外端面开设有方形的内腔,内腔的内部插接有拉伸杆,拉伸杆的顶端还可与两个凸块卡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光伏箱背面铰接着支柱,并在支柱底端铰接着牵拉杆,从而和光伏箱形成三角之势,稳定的支撑着光伏箱,使其安装便捷且稳固;通过调整拉伸杆的伸出的长短,来动态调整光伏箱倾斜角度,使得光照全面被吸收。

A distributed photovoltaic grid connected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easy to inst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伏并网发电安装
,具体为一种便于安装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光伏并网发电装置通过把光能转化为电能,不经过蓄电池储能,直接通过并网逆变,把电能送上电网。其在安装时,还要现场焊接支架来支撑着光伏箱和光伏电板,其倾斜角度调整费事不到位。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安装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光伏箱安装时费事且倾斜角度不便随时调整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装置,包括光伏箱及其内部安装的若干光伏电板,所述光伏箱的背面连接有支柱,所述光伏箱背面中心线的顶部对称焊接有凸块,所述凸块的侧面水平方向开设有支柱孔和限位孔,所述限位孔靠近所述光伏箱的背面,所述光伏箱背面中心线的底部对称焊接有凸环,所述支柱与两个所述凸块铰接,所述支柱的底端一侧对称焊接有圆环台,两个所述圆环台之间铰接有牵拉杆,所述牵拉杆的外端面开设有方形的内腔,所述内腔的内部插接有拉伸杆,所述拉伸杆的顶端一侧开设有杆孔,所述杆孔与两个所述凸环之间插接有限位销,所述牵拉杆远离所述支柱的一端侧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带帽螺栓,所述拉伸杆的顶端还可与两个所述凸块卡接,所述限位销也与所述限位孔插接配合。优选的,所述凸块的长度大于与所述支柱和所述牵拉杆的厚度。优选的,所述支柱的顶端侧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支柱孔通过插销铰接。优选的,所述支柱的底端侧面开设有插孔,所述支柱底端一侧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两端设有插柱,所述插柱与所述插孔插接配合。优选的,所述圆环台的外径与所述牵拉杆的厚度相等。优选的,所述牵拉杆和所述拉伸杆插接后最短高度与所述支柱相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该便于安装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装置,通过在光伏箱背面铰接着支柱,并在支柱底端铰接着牵拉杆,从而和光伏箱形成三角之势,稳定的支撑着光伏箱,并在相邻光伏箱之间连接着连接柱,使得彼此相互支撑,使得整体安装便捷且稳固。2、该便于安装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装置,通过在牵拉杆的前端插接了拉伸杆,通过调整拉伸杆的伸出的长短,来动态调整光伏箱倾斜角度,使得光照全面被吸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光伏箱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支柱和牵拉杆装配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的连接柱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支柱和牵拉杆收合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1、光伏箱;10、光伏电板;11、凸块;110、支柱孔;111、限位孔;12、凸环;2、支柱;20、通孔;21、圆环台;22、插孔;23、连接柱;230、插柱;3、牵拉杆;30、内腔;31、拉伸杆;310、杆孔;311、限位销;32、螺纹孔;33、带帽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中心线”、“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深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另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便于安装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装置,为了便于光伏箱快速安装和调整角度,本专利技术人改进了光伏箱1并设置了支柱2和牵拉杆3,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包括光伏箱1及其内部安装的若干光伏电板10,光伏箱1的背面连接有支柱2,光伏箱1背面中心线的顶部对称焊接有凸块11,凸块11的侧面水平方向开设有支柱孔110和限位孔111,限位孔111靠近光伏箱1的背面,光伏箱1背面中心线的底部对称焊接有凸环12,支柱2与两个凸块11铰接,支柱2的底端一侧对称焊接有圆环台21,两个圆环台21之间铰接有牵拉杆3,牵拉杆3的外端面开设有方形的内腔30,内腔30的内部插接有拉伸杆31,拉伸杆31的顶端一侧开设有杆孔310,杆孔310与两个凸环12之间插接有限位销311,牵拉杆3远离支柱2的一端侧面开设有螺纹孔32,螺纹孔3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带帽螺栓33,拉伸杆31的顶端还可与两个凸块11卡接,限位销311也与限位孔111插接配合。本实施例中,带帽螺栓33采用注塑包胶工艺将普通螺栓的头部包胶着带纹路的塑料,便于手动旋紧,由于螺纹孔32与内腔30相连通,从而挤压内腔30内的拉伸杆31,使其稳固限位。进一步的,凸块11的长度大于与支柱2和牵拉杆3的厚度,在支柱2和牵拉杆3折叠收拢后,使支柱2和拉伸杆31同时置于凸块11之间,再用限位销311依次穿过限位孔111和杆孔310,使支柱2稳固收合。具体的,支柱2的顶端侧面开设有通孔20,通孔20与支柱孔110通过插销铰接,使得支柱2在凸块11之间自由转动。进一步的,支柱2的底端侧面开设有插孔22,支柱2底端一侧连接有连接柱23,连接柱23的两端设有插柱230,插柱230与插孔22插接配合,相邻的两个光伏箱1的支柱2之间通过连接柱23的连接,使得彼此相互支撑。具体的,圆环台21的外径与牵拉杆3的厚度相等,使得竖起牵拉杆3能与支柱2完美贴合不干涉。除此之外,牵拉杆3和拉伸杆31插接后最短高度与支柱2相等,使收拢起来的支柱2和牵拉杆3同时转入凸块11之间,便于携带运输。本技术的便于安装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装置在安装时,拔掉限位孔111中的限位销311,向光伏箱1的外侧转动支柱2,使拉伸杆31从凸块11之间脱离,再向下翻转牵拉杆3使其贴合着地面,并使拉伸杆31的顶端置于凸环12之间,再将限位销311依次穿过凸环12和杆孔310,使得光伏箱1、支柱2和牵拉杆3形成三角之势而稳定置于地面上,再拉伸拉伸杆31,通过改变牵拉杆3和拉伸杆31的总长度,来改变光伏箱1的倾斜角度,使其全面垂直的接收光照,再旋紧带帽螺栓33挤压着拉伸杆31,使其稳固,从而光伏箱1整体安装稳固,在其一侧再安装另一个光伏箱1后,将连接柱23的两端插柱230分别插入两个支柱2的插孔22中,使得相邻两个光伏箱1连接成整体,稳固置于地面上。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安装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装置,包括光伏箱(1)及其内部安装的若干光伏电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箱(1)的背面连接有支柱(2),所述光伏箱(1)背面中心线的顶部对称焊接有凸块(11),所述凸块(11)的侧面水平方向开设有支柱孔(110)和限位孔(111),所述限位孔(111)靠近所述光伏箱(1)的背面,所述光伏箱(1)背面中心线的底部对称焊接有凸环(12),所述支柱(2)与两个所述凸块(11)铰接,所述支柱(2)的底端一侧对称焊接有圆环台(21),两个所述圆环台(21)之间铰接有牵拉杆(3),所述牵拉杆(3)的外端面开设有方形的内腔(30),所述内腔(30)的内部插接有拉伸杆(31),所述拉伸杆(31)的顶端一侧开设有杆孔(310),所述杆孔(310)与两个所述凸环(12)之间插接有限位销(311),所述牵拉杆(3)远离所述支柱(2)的一端侧面开设有螺纹孔(32),所述螺纹孔(3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带帽螺栓(33),所述拉伸杆(31)的顶端还可与两个所述凸块(11)卡接,所述限位销(311)也与所述限位孔(111)插接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装置,包括光伏箱(1)及其内部安装的若干光伏电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箱(1)的背面连接有支柱(2),所述光伏箱(1)背面中心线的顶部对称焊接有凸块(11),所述凸块(11)的侧面水平方向开设有支柱孔(110)和限位孔(111),所述限位孔(111)靠近所述光伏箱(1)的背面,所述光伏箱(1)背面中心线的底部对称焊接有凸环(12),所述支柱(2)与两个所述凸块(11)铰接,所述支柱(2)的底端一侧对称焊接有圆环台(21),两个所述圆环台(21)之间铰接有牵拉杆(3),所述牵拉杆(3)的外端面开设有方形的内腔(30),所述内腔(30)的内部插接有拉伸杆(31),所述拉伸杆(31)的顶端一侧开设有杆孔(310),所述杆孔(310)与两个所述凸环(12)之间插接有限位销(311),所述牵拉杆(3)远离所述支柱(2)的一端侧面开设有螺纹孔(32),所述螺纹孔(3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带帽螺栓(33),所述拉伸杆(31)的顶端还可与两个所述凸块(11)卡接,所述限位销(311)也与所述限位孔(1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红星李红培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宏梦新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