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热双用式太阳能路灯储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1499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2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路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冷热双用式太阳能路灯储能装置,包括下保护外壳,下保护外壳靠近其顶部位置的壳体上设有固定板,下保护外壳的内部设有储能蓄电池,下保护外壳的上方设有上保护外壳,上保护外壳上正对固定板的位置设有限位板;下保护外壳以及上保护外壳的内壁上均设有保温层,下保护外壳以及上保护外壳的外表面均设有隔热层,储能蓄电池与下保护外壳的底壁之间还设有降温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安装,方便使用,具有在较冷或者较热的情况下均可以使用的效果。

Energy storage device of solar street 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热双用式太阳能路灯储能装置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路灯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冷热双用式太阳能路灯储能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减少电量的损耗,提高光能的利用率,道路两侧也安装了对应的太阳能路灯,太阳能路灯内一般安装有储存电能的蓄电池,但是一般的太阳能路灯储能蓄电池不具有冷热双用的效果,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造成太阳能路灯储能蓄电池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热双用式太阳能路灯储能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某种或某些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热双用式太阳能路灯储能装置,包括下保护外壳,所述下保护外壳靠近其顶部位置的壳体上设有固定板,所述下保护外壳的内部设有储能蓄电池,所述下保护外壳的上方设有上保护外壳,所述上保护外壳上正对所述固定板的位置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通过若干个紧固螺丝固定连接,所述上保护外壳以及所述下保护外壳将所述储能蓄电池保护在内部;所述下保护外壳以及所述上保护外壳的内壁上均设有保温层,所述下保护外壳以及所述上保护外壳的外表面均设有隔热层。优选的,所述上保护外壳的顶壁上还设有两个相互对称且与外界相连通的电极片穿出孔,方便储能蓄电池上的电极片穿过对应的电极片穿出孔,便于使用者进行接线工作。优选的,所述储能蓄电池与所述下保护外壳的底壁之间还设有降温装置,所述降温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下保护外壳底壁上的矩形垫板,所述矩形垫板的底面内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凹槽,所述凹槽的顶壁上紧密粘接有若干个呈矩阵式排列的半导体制冷片,便于在下保护外壳以及上保护外壳内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利用半导体制冷片对下保护外壳以及上保护外壳内部的空腔进行制冷。优选的,所述凹槽的顶壁上还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通孔,方便将拇指穿过通孔,使提起或者放置矩形垫板更加顺利。优选的,所述矩形垫板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缓冲垫,使矩形垫板与下保护外壳的侧壁之间不会发生剧烈碰撞。优选的,所述储能蓄电池的底面紧密粘接有防撞垫片,所述防撞垫片的底面抵在所述矩形垫板的上表面,保证将储能蓄电池放置在矩形垫板上或者地面上时不易磕碰而损坏。优选的,所述储能蓄电池的顶面内还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槽壁上设有沿着所述弧形槽长度方向设置的握持杆,方便将储能蓄电池提起或者放置到下保护外壳的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下保护外壳以及上保护外壳上设置的保温层和隔热层,减少温度对下保护外壳以及上保护外壳内的储能蓄电池造成不利影响,使储能蓄电池在较冷或者较热的情况下均可使用,另外通过设置的降温装置,当储能蓄电池自身发热过多时,可以利用半导体制冷片对储能蓄电池进行降温处理,保证储能蓄电池能够正常工作,解决了一般的太阳能路灯储能蓄电池不具有冷热双用的效果,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造成太阳能路灯储能蓄电池损坏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防撞垫片,使储能蓄电池放置在地面上时不易磕碰而损坏,另外通过设置的弧形槽以及握持杆,方便使用者提起储能蓄电池,解决了一般的太阳能路灯储能蓄电池在使用时,存在不便于搬运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上保护外壳以及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保护外壳;10、固定板;11、保温层;12、储能蓄电池;13、上保护外壳;131、电极片穿出孔;132、限位板;14、隔热层;2、降温装置;20、矩形垫板;201、凹槽;21、通孔;22、半导体制冷片;23、缓冲垫;3、防撞垫片;4、弧形槽;40、握持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冷热双用式太阳能路灯储能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下保护外壳1,下保护外壳1靠近其顶部位置的壳体上设有固定板10,固定板10与下保护外壳1为一体成型结构,保证其结构更加牢固;下保护外壳1的内部设有储能蓄电池12,储能蓄电池12为放置在下保护外壳1的内部,下保护外壳1的上方设有上保护外壳13,上保护外壳13以及下保护外壳1将储能蓄电池12保护在内部,减少温度对储能蓄电池12的直接影响;上保护外壳13上正对固定板10的位置设有限位板132,限位板132与上保护外壳13为一体成型结构,限位板132与固定板10之间通过若干个紧固螺丝固定连接,固定板10内设有若干个与外界相连通的螺纹孔,限位板132内正对固定板10内的螺纹孔的位置也开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螺纹孔,再使用紧固螺丝将限位板132固定安装在固定板10上即可,方便安装,同时在需要的时候也便于拆卸进行检修处理;下保护外壳1以及上保护外壳13的内壁上均紧密粘接有保温层11,保温层11采用岩棉材料制成,岩棉材料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能够避免温度过低对储能蓄电池12造成不利影响;下保护外壳1以及上保护外壳13的外表面均紧密粘接有隔热层14,隔热层14采用玻璃纤维材料制成,玻璃纤维材料具有较好的隔热效果,能够减少温度对储能蓄电池12造成的影响。本实施例中,上保护外壳13的顶壁上还设有两个相互对称且与外界相连通的电极片穿出孔131,方便储能蓄电池12上的电极片穿过对应的电极片穿出孔131,便于使用者进行接线工作。具体的,储能蓄电池12与下保护外壳1的底壁之间还设有降温装置2,降温装置2包括设置在下保护外壳1底壁上的矩形垫板20,矩形垫板20为放置在下保护外壳1的底壁上,且矩形垫板20的尺寸与下保护外壳1内部空腔的尺寸相适配,方便在需要的时候,将矩形垫板20向上抽出对其进行检修处理即可,方便操作;矩形垫板20的底面内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凹槽201,凹槽201的顶壁上紧密粘接有若干个呈矩阵式排列的半导体制冷片22,便于在下保护外壳1以及上保护外壳13内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利用半导体制冷片22对下保护外壳1以及上保护外壳13内部的空腔进行制冷。进一步的,凹槽201的顶壁上还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通孔21,方便将拇指穿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热双用式太阳能路灯储能装置,包括下保护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保护外壳(1)靠近其顶部位置的壳体上设有固定板(10),所述下保护外壳(1)的内部设有储能蓄电池(12),所述下保护外壳(1)的上方设有上保护外壳(13),所述上保护外壳(13)上正对所述固定板(10)的位置设有限位板(132),所述限位板(132)与所述固定板(10)之间通过若干个紧固螺丝固定连接,所述上保护外壳(13)以及所述下保护外壳(1)将所述储能蓄电池(12)保护在内部;所述下保护外壳(1)以及所述上保护外壳(13)的内壁上均设有保温层(11),所述下保护外壳(1)以及所述上保护外壳(13)的外表面均设有隔热层(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热双用式太阳能路灯储能装置,包括下保护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保护外壳(1)靠近其顶部位置的壳体上设有固定板(10),所述下保护外壳(1)的内部设有储能蓄电池(12),所述下保护外壳(1)的上方设有上保护外壳(13),所述上保护外壳(13)上正对所述固定板(10)的位置设有限位板(132),所述限位板(132)与所述固定板(10)之间通过若干个紧固螺丝固定连接,所述上保护外壳(13)以及所述下保护外壳(1)将所述储能蓄电池(12)保护在内部;所述下保护外壳(1)以及所述上保护外壳(13)的内壁上均设有保温层(11),所述下保护外壳(1)以及所述上保护外壳(13)的外表面均设有隔热层(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双用式太阳能路灯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保护外壳(13)的顶壁上还设有两个相互对称且与外界相连通的电极片穿出孔(1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双用式太阳能路灯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蓄电池(12)与所述下保护外壳(1)的底壁之间还设有降温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红星李红培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宏梦新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