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太阳能光伏并网装置,能够均衡电能的供应,对光伏组件所产生的电能并入电网并进行存储,且在光照不足时转换所存储的电能并入电网,以实现电能的连续供应。光伏组件与太阳能跟踪器相连接,太阳能跟踪器与保护模块相连接。保护模块输出端与升压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接,升压装置的输出端与稳压器的输入端相连接,稳压器的输出端与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输入端相连接。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相连接,蓄电池的输出端与氢气发生器相连接。氢气发生器与氢气发电装置相连接,并且氢气发电装置的输出端与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输入端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并网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常规发电成本的上升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一些国家纷纷实施、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因此,近几年世界太阳能光伏产业呈现迅猛发展。我国也通过“金太阳”,电价补贴等措施大力刺激光伏产业,国内光伏装机容量增值迅速。随着光伏装机容量在区域电网中占的比重越来越高,新能源发电规模接入电网后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日益显著。由于光伏电站受日照影响很大,在早晚太阳光照射不充足,使得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比例不够,产生的电能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并网装置,能够均衡电能的供应,对光伏组件所产生的电能并入电网并进行存储,且在光照不足时转换所存储的电能并入电网,以实现电能的连续供应。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太阳能光伏并网装置,包括光伏组件、太阳能跟踪器、保护模块、升压装置、稳压器、光伏并网逆变器、蓄电池、氢气发生器和氢气发电装置,能够均衡电能的供应,对光伏组件所产生的电能并入电网并进行存储,且在光照不足时转换所存储的电能并入电网,以实现电能的连续供应。光伏组件与太阳能跟踪器相连接,太阳能跟踪器与保护模块相连接。保护模块输出端与升压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接,升压装置的输出端与稳压器的输入端相连接,稳压器的输出端与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输入端相连接。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相连接,蓄电池的输出端与氢气发生器相连接。氢气发生器与氢气发电装置相连接,并且氢气发电装置的输出端与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输入端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太阳能光伏并网装置所述的保护模块包括避雷针、散热片及接地保护单元。本技术一种太阳能光伏并网装置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一种太阳能光伏并网装置,能够均衡电能的供应,对光伏组件所产生的电能并入电网并进行存储,且在光照不足时转换所存储的电能并入电网,以实现电能的连续供应。【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太阳能光伏并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光伏组件I ;太阳能跟踪器2 ;保护模块3 ;升压装置4 ;稳压器5 ;光伏并网逆变器6 ;蓄电池7 ;氢气发生器8 ;氢气发电装置9。【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太阳能光伏并网装置,包括:光伏组件1、太阳能跟踪器2、保护模块3、升压装置4、稳压器5、光伏并网逆变器6、蓄电池7、氢气发生器8和氢气发电装置9,能够均衡电能的供应,对光伏组件所产生的电能并入电网并进行存储,且在光照不足时转换所存储的电能并入电网,以实现电能的连续供应。光伏组件I与太阳能跟踪器2相连接,太阳能跟踪器2与保护模块3相连接;太阳能跟踪器2能够使得光伏组件I对太阳光进行跟踪,使得光伏组件I能够最大限度的吸收太阳光,保护模块3用于保护整个太阳能光伏并网装置,以免在发生意外的情况下,破坏整个太阳能光伏并网装置,影响太阳能光伏并网装置的正常使用。保护模块3输出端与升压装置4的输入端相连接,升压装置4的输出端与稳压器5的输入端相连接,稳压器5的输出端与光伏并网逆变器6的输入端相连接。并网逆变器6的输出端与蓄电池7的输入端相连接,蓄电池7的输出端与氢气发生器8相连接。氢气发生器8与氢气发电装置9相连接,并且氢气发电装置9的输出端与光伏并网逆变器6的输入端相连接。升压装置4将光伏组件I转化的电能进行升压,使得电压能够满足正常的使用,稳压器5将经升压装置4升压后的电压稳压,以免电压过高或者过低破坏整个装置的正常使用,最后并网逆变器6将进行逆变后接入电网。同时并网逆变器6逆变后的一部分电能将在蓄电池7中进行存储,在早晚或者天气出现光照不足的情况下,蓄电池7中的电能将通入到氢气发生器8,氢气发生器8将产生氢气,产生的氢气进入到氢气发电装置9中进行氢气发电,氢气发电装置9产生的电能同样的进入到并网逆变器6进行逆变,逆变后接入电网。实现了再光照不足的情况下补充发电,使得太阳能光伏并网装置产生的电能能够满足人们正常的使用。【具体实施方式】二: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保护模块3包括避雷针、散热片及接地保护单元。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太阳能光伏并网装置,包括光伏组件(I)、太阳能跟踪器(2)、保护模块(3)、升压装置(4)、稳压器(5)、光伏并网逆变器¢)、蓄电池(7)、氢气发生器(8)和氢气发电装置(9),其特征在于:光伏组件⑴与太阳能跟踪器(2)相连接,太阳能跟踪器⑵与保护模块(3)相连接;保护模块(3)输出端与升压装置(4)的输入端相连接,升压装置(4)的输出端与稳压器(5)的输入端相连接,稳压器(5)的输出端与光伏并网逆变器(6)的输入端相连接;光伏并网逆变器(6)的输出端与蓄电池(7)的输入端相连接,蓄电池(7)的输出端与氢气发生器(8)相连接;氢气发生器(8)与氢气发电装置(9)相连接,并且氢气发电装置(9)的输出端与光伏并网逆变器(6)的输入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并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模块(3)包括避雷针、散热片及接地保护单元。【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太阳能光伏并网装置,能够均衡电能的供应,对光伏组件所产生的电能并入电网并进行存储,且在光照不足时转换所存储的电能并入电网,以实现电能的连续供应。光伏组件与太阳能跟踪器相连接,太阳能跟踪器与保护模块相连接。保护模块输出端与升压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接,升压装置的输出端与稳压器的输入端相连接,稳压器的输出端与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输入端相连接。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相连接,蓄电池的输出端与氢气发生器相连接。氢气发生器与氢气发电装置相连接,并且氢气发电装置的输出端与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输入端相连接。【IPC分类】H02J3/32, H02J3/38【公开号】CN205070459【申请号】CN201520861848【专利技术人】王良源 【申请人】王良源【公开日】2016年3月2日【申请日】2015年10月3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光伏并网装置,包括光伏组件(1)、太阳能跟踪器(2)、保护模块(3)、升压装置(4)、稳压器(5)、光伏并网逆变器(6)、蓄电池(7)、氢气发生器(8)和氢气发电装置(9),其特征在于:光伏组件(1)与太阳能跟踪器(2)相连接,太阳能跟踪器(2)与保护模块(3)相连接;保护模块(3)输出端与升压装置(4)的输入端相连接,升压装置(4)的输出端与稳压器(5)的输入端相连接,稳压器(5)的输出端与光伏并网逆变器(6)的输入端相连接;光伏并网逆变器(6)的输出端与蓄电池(7)的输入端相连接,蓄电池(7)的输出端与氢气发生器(8)相连接;氢气发生器(8)与氢气发电装置(9)相连接,并且氢气发电装置(9)的输出端与光伏并网逆变器(6)的输入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良源,
申请(专利权)人:王良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