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螺柱定位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0862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7:08
一种内螺柱定位检测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用于固定待测部件的夹钳以及用于对待测部件上的内螺柱进行定位检测的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导轨、移动座、伺服电机和定位测量装置;所述定位测量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和安装在升降机构上的定位测头;所述支架上安装有定位测头,所述定位测头上安装有能够卡在内螺柱端口上的钢球和用于测量钢球移动距离的位移传感器。内螺柱定位检测装置能够通过伺服电机和丝杠结构,驱动定位测量装置移动到准确的位置,将钢柱卡在内螺柱的端口上,通过位移传感器测量钢柱的偏移量,从而精确得到内螺柱的准确位置信息,定位测量准确且效率高,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Internal stud positioning det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螺柱定位检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零部件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螺柱定位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新能源车业的发展,作为车辆能源储存的电池包越显重要,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车的质量。电池包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电机组,壳体用于对电池组进行保护和防水防潮。壳体分为主体部和面板,容纳电池组的型腔设置在主体部上,面板该在主体部一侧设置端口上,将电池组密封在壳体内。为了实现面板和主体部的连接,主体部的型腔中焊接有多个螺柱,通过螺柱设置有内螺纹,用于连接螺栓,从而使螺栓能够将面板与主体部固接。当螺柱的位置和平面度不满足要求时,主体部连接面板后,面板的安装位置会发生相对偏移,或者面板一侧发生翘起,使主体部端口与面板边缘之间产生缝隙,影响壳体的防水性能,因此需要对螺柱的位置度和平整度进行检测。螺柱检测主要方式有手工检测、3D视觉检测、三坐标检测的等方法,目前以手工检测为主,极少的企业单位采用3D视觉检测。手工检测由于各个人的测量习惯不同测量的准确率及效率极低;3D视觉检测检测效率虽高但设备价格难以让一般生产厂家接受,而且检测的产品并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检测方式存在准确率和效率较低、成本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测量准确、效率高、成本低的内螺柱定位检测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螺柱定位检测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用于固定待测部件的夹钳以及用于对待测部件上的内螺柱进行定位检测的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导轨、移动座、伺服电机和定位测量装置;所述导轨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导轨和纵向设置的第二导轨;所述移动座包括滑动安装在第一导轨上的第一移动座和滑动安装在第二导轨上的第二移动座;所述伺服电机包括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通过丝杠机构驱动第一移动座移动,所述第二伺服电机通过丝杠结构驱动第二移动座滑动;所述定位测量装置安装在第二移动座上,包括升降机构和安装在升降机构上的定位测头;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底座、支架和测量电机,所述支架安装在底座上,并在测量电机驱动下升降;所述支架上安装有定位测头,所述定位测头上安装有能够卡在内螺柱端口上的钢球和用于测量钢球移动距离的位移传感器;所述钢球安装在定位测头设置的安装槽中,所述位移传感器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位移传感器和纵向设置的第二位移传感器,第一位移传感器和第二位移传感器设置的探杆均顶在钢球上。作为优选,所述工作台分为固定平台和浮动平台,所述浮动平台位于固定平台下方,且两者之间通过浮动拉簧相连;所述检测单元位于浮动平台上,所述固定平台设置有工作口,用以使检测单元向上伸出固定平台;所述夹钳设置多个,围绕工作口一周设置。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平台上设置有定位销,用以插接到待测部件设置的定位孔中,所述定位销对角设置有两个。作为优选,所述浮动平台上安装有限位柱,用以顶在待测部件的表面上,所述限位柱对角设置有两个。作为优选,所述浮动平台上安装有胀紧销,所述胀紧销包括固定在浮动平台上的胀销座、安装在胀销座上能够胀开和缩回的胀套以及用于驱动胀套胀开和缩回的驱动气缸;所述胀紧销对角设置有两个,所述胀套位于胀销座的顶端,用以插入到待测部件设置的定位孔中。作为优选,所述检测单元进一步包括平面度测量装置,所述平面度测量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和安装在升降机构上的双轴倾角传感器,所述双轴倾角传感器安装在升降机构的支架上。作为优选,所述支架设置的导杆滑动安装在所述底座设置的装配孔中,所述导杆竖向设置;所述支架与底座之间安装有压簧,所述测量电机通过拉线与支架相连,用以牵拉支架使其下降。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与底座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所述压簧未产生形变时的自然长度。作为优选,所述拉线穿过所述底架设置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竖向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内螺柱定位检测装置能够通过伺服电机和丝杠结构,驱动定位测量装置移动到准确的位置,将钢柱卡在内螺柱的端口上,通过位移传感器测量钢柱的偏移量,从而精确得到内螺柱的准确位置信息,定位测量准确且效率高,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2、工作台设置浮动平台,通过浮动拉簧使其能够相对于固定平台进行浮动,而测量单元安装在浮动平台上,能够随之浮动,保持与待测部件平行,从而保证内螺柱位置检测的准确性。3、固定工作台上安装的定位销,能够对待测部件进行定位,使夹钳能够准确的对待测部件进行夹持固定,加快待测部件安装和卸下的操作速度,提高工作效率。4、浮动平台安装限位柱,能够顶在待测部件表面,从而对浮动平台的浮动姿态进行控制,将浮动平台调整至与待测部件平行,保证内螺柱位置检测的准确性。浮动平台浮动定位后,安装的胀紧销能够胀开,将浮动平台与待测部件固定连接,从而保证两者相对位置的稳定性,保证测量精准度。5、平面度测量装置安装的浮动平台上,通过测量浮动平台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从而实现待测部件平面度的测量,提高设备功能性。6、升降机构的支架通过压簧的推动而升起,拉线的牵拉而下降,结构简单,装配容易,成本低廉,便于维护。拉线所处安装孔竖向设置,使拉线的牵引力能够最大程度作用在支架上,保证支架降下迅速,提高设备整体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内螺柱定位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浮动平台安装测量单元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二移动座安装定位测量装置和面度测量装置后的结构示意图;以上各图中:1、机架;2、工作台;21、固定平台;22、浮动平台;23、浮动拉簧;24、工作口;25、定位销;26、限位柱;27、胀紧销;27a、胀销座;27b、胀套;3、夹钳;4、导轨;41、第一导轨;42、第二导轨;5、移动座;51、第一移动座;52、第二移动座;6、伺服电机;61、第一伺服电机;62、第二伺服电机;7、定位测量装置;71、定位测头;72、钢球;73、位移传感器;73a、第一位移传感器;73b、第二位移传感器;74、安装槽;8、升降机构;81、底座;82、支架;83、测量电机;84、导杆;85、装配孔;86、压簧;87、拉线;88、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至3所示,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螺柱定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设置有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上安装有用于固定待测部件的夹钳(3)以及用于对待测部件上的内螺柱进行定位检测的检测单元,/n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导轨(4)、移动座(5)、伺服电机(6)和定位测量装置(7);/n所述导轨(4)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导轨(41)和纵向设置的第二导轨(42);/n所述移动座(5)包括滑动安装在第一导轨(41)上的第一移动座(51)和滑动安装在第二导轨(42)上的第二移动座(52);/n所述伺服电机(6)包括第一伺服电机(61)和第二伺服电机(62),所述第一伺服电机(61)通过丝杠机构驱动第一移动座(51)移动,所述第二伺服电机(62)通过丝杠结构驱动第二移动座(52)滑动;/n所述第一导轨(41)固定在工作台(2)上,所述第二导轨(42)固定在第一移动座(51)上;/n所述定位测量装置(7)安装在第二移动座(52)上,包括升降机构(8)和安装在升降机构(8)上的定位测头(71);/n所述升降机构(8)包括底座(81)、支架(82)和测量电机(83),所述支架(82)安装在底座(81)上,并在测量电机(83)驱动下升降;/n所述定位测头(71)安装在支架(82)上,所述定位测头(71)上安装有能够卡在内螺柱端口上的钢球(72)和用于测量钢球(72)移动距离的位移传感器(73);/n所述钢球(72)安装在定位测头(71)设置的安装槽(74)中,所述位移传感器(73)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位移传感器(73a)和纵向设置的第二位移传感器(73b),第一位移传感器(73a)和第二位移传感器(73b)设置的探杆均顶在钢球(7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螺柱定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设置有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上安装有用于固定待测部件的夹钳(3)以及用于对待测部件上的内螺柱进行定位检测的检测单元,
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导轨(4)、移动座(5)、伺服电机(6)和定位测量装置(7);
所述导轨(4)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导轨(41)和纵向设置的第二导轨(42);
所述移动座(5)包括滑动安装在第一导轨(41)上的第一移动座(51)和滑动安装在第二导轨(42)上的第二移动座(52);
所述伺服电机(6)包括第一伺服电机(61)和第二伺服电机(62),所述第一伺服电机(61)通过丝杠机构驱动第一移动座(51)移动,所述第二伺服电机(62)通过丝杠结构驱动第二移动座(52)滑动;
所述第一导轨(41)固定在工作台(2)上,所述第二导轨(42)固定在第一移动座(51)上;
所述定位测量装置(7)安装在第二移动座(52)上,包括升降机构(8)和安装在升降机构(8)上的定位测头(71);
所述升降机构(8)包括底座(81)、支架(82)和测量电机(83),所述支架(82)安装在底座(81)上,并在测量电机(83)驱动下升降;
所述定位测头(71)安装在支架(82)上,所述定位测头(71)上安装有能够卡在内螺柱端口上的钢球(72)和用于测量钢球(72)移动距离的位移传感器(73);
所述钢球(72)安装在定位测头(71)设置的安装槽(74)中,所述位移传感器(73)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位移传感器(73a)和纵向设置的第二位移传感器(73b),第一位移传感器(73a)和第二位移传感器(73b)设置的探杆均顶在钢球(7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螺柱定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分为固定平台(21)和浮动平台(22),所述浮动平台(22)位于固定平台(21)下方,且两者之间通过浮动拉簧(23)相连;
所述检测单元位于浮动平台(22)上,所述固定平台(21)设置有工作口(24),用以使检测单元向上伸出固定平台(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瑶何春晖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安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