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力器结构及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542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取力器结构及变速器,包括输入轴、输出轴、中间轴、切换式双离合器和取力器,取力器包括壳体、取力轴单元和离合器。将取力轴单元的一端伸出壳体的外侧,并与变速器的中间轴轴连接,带动取力轴单元转动。进而通过离合器与取力轴单元进行离或合操作,达到将取力轴单元上的动力传输至外部工作装置中。结合变速器使用时,通过输入轴输入动力,进而通过齿轮副的啮合将动力传输至输出轴上,同理中间轴也跟随着输出转动。而变速器可以通过切换式双离合器使用不同齿轮副的进行动力传输,同时也可以改变取力器的传输动力的大小,达到取力的目的。

A power take-off structure and transmis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力器结构及变速器
本技术涉及变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力器结构及变速器。
技术介绍
取力器(英文名为:PowerTakeOff,其缩写为:PTO),其是一组或多组变速齿轮,又称功率输出器,一般是由齿轮箱、离合器、控制器组合而成,与变速箱低挡齿轮或副箱输出轴连接,将动力输出至外部工作装置,如举升泵等。本申请人于此篇申请文件之前申请过具有双向控制的离合器结构的变速器,因此在现有中没有该变速器加取力器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取力器结构及变速器,解决申请人于在先申请的变速器结构中不具有取力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取力器结构,包括壳体、取力轴单元和离合器;所述取力轴单元和离合器设置于壳体内,所述取力轴单元的一端贯穿壳体的一端设置,所述取力轴单元的另一端设置在离合器的离合端上,所述取力轴单元的一端用于和变速器连接传输动力,所述离合器的输出端用于和外部工作装置相连接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取力轴单元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一端设置有外齿,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离合器的活塞与摩擦片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离合器包括活塞单元、摩擦片组和离合器壳体;所述活塞单元套设在传动轴的挡板上,所述摩擦片组设置在离合器壳体上,所述活塞单元位于摩擦片组的一侧上,所述离合器壳体可转动的套设在壳体内。进一步地,所述活塞单元包括驱动活塞、执行活塞和轴承,所述轴承设置在驱动活塞与执行活塞之间,所述执行活塞套设于所述挡板上,且所述执行活塞位于摩擦片组的一侧上。进一步地,所述离合器壳体包括离合器外壳和离合器内壳,所述离合器外壳可转动的套设在壳体内,所述离合器外壳设置有内孔花键,所述离合器内壳设置有弹簧中心孔。进一步地,所述摩擦片组包括摩擦片和钢片,所述摩擦片和钢片位于离合器外壳和离合器内壳之间,所述摩擦片设置在离合器外壳上,所述钢片设置在离合器内壳上,或所述摩擦片设置在离合器内壳上,所述钢片设置在离合器外壳上;所述摩擦片与钢片一一交错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取力轴单元还包括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设置在弹簧中心孔与挡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侧壁设置有进油孔,所述进油孔的输出口与驱动活塞的活塞腔相导通设置。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还提供了一种具有取力器结构的变速器,包括输入轴、输出轴、中间轴、切换式双离合器和取力器;所述取力器为上述的取力器结构;所述输入轴设置有输入齿轮,所述输出轴设置有输出齿轮,所述中间轴上设置有第一中间齿轮和第二中间齿轮,所述输入齿轮与第一中间齿轮相互啮合设置,所述输出齿轮与第二中间齿轮相互啮合设置;所述切换式双离合器设置在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之间,所述切换式双离合器用于对输入齿轮与第一中间齿轮的齿轮副或输出齿轮和第二中间齿轮的齿轮副进行离或合操作;所述中间轴的输出端端面设置有内孔齿,所述取力器的传动轴的外齿与内孔齿相互啮合设置。进一步地,还包括外部工作装置,所述外部工作装置设置在取力器本体的输出端上。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取力器是基于申请人在先申请的变速器进行设计。具体的,将取力轴单元的一端伸出壳体的外侧,并与变速器的中间轴轴连接,带动取力轴单元转动。进而通过离合器与取力轴单元进行离或合操作,达到将取力轴单元上的动力传输至外部工作装置中。结合变速器使用时,通过输入轴输入动力,进而通过齿轮副的啮合将动力传输至输出轴上,同理中间轴也跟随着输出转动。而变速器可以通过切换式双离合器使用不同齿轮副的进行动力传输,同时也可以改变取力器的传输动力的大小,达到取力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具体实施例一所述的取力器结构的剖视图;图2为具体实施例二所述的具有取力器结构的变速器的示意图;图3为具体实施例二所述的具有取力器结构的变速器的局部图。附图标记说明:10、壳体;11、进油孔;20、取力轴单元;21、传动轴;22、回位弹簧;211、外齿;212、挡板;30、离合器;31、活塞单元;311、驱动活塞;312、执行活塞;313、轴承;32、摩擦片组;321、摩擦片;322、钢片;33、离合器壳体;331、离合器外壳;332、离合器内壳;3311、内孔花键;3321、弹簧中心孔;100、输入轴;101、输入齿轮;200、输出轴;201、输出齿轮;300、中间轴;301、第一中间齿轮;302、第二中间齿轮;303、内孔齿;400、切换式双离合器;401、第一离合块;402、第二离合块;403、双离合器活塞单元;4031、双头活塞体;4032、腔体;4033、第一液压油泵;4034、第二液压油泵;4011、第一摩擦片组;4021、第二摩擦片组;500、取力器;600、外部工作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取力器结构,包括壳体10、取力轴单元20和离合器30,取力轴单元和离合器安装在壳体内。取力器的壳体可以分为三部分:前端盖、侧面壳体和后端盖,取力轴单元包括了传动轴21和回位弹簧22,在传动轴一端设置有外齿211。而在传动轴的另一端设置有挡板212,挡板可以为一直径大于传动轴的直径的圆形端板。为了紧凑的与离合器配合,离合器包括了活塞单元31、摩擦片组32和离合器壳体33,活塞单元包括了驱动活塞311、执行活塞312和轴承313。将只执行活塞套设在挡板上,使得执行活塞可以跟随挡板进行转动,进而在执行活塞与驱动活塞之间通过轴承套设,使得驱动活塞相对于执行活塞静止。并且,通过带动驱动活塞移动,达到驱动执行活塞移动的目的,从而可以对离合器的摩擦片组进行驱动,达到离合的目的。本实施例中在壳体的侧壁开设一个进油孔11,通过进油孔与驱动活塞的活塞腔相导通,在使用液压油泵与进油孔相连接导通,即可达到通过控制液压油泵输入输出液压油控制离合器的离合。本实施例中离合器壳体包括离合器外壳331和离合器内壳332,离合器内壳设置有弹簧中心孔3321,并在弹簧中心孔内安装一个回位弹簧,而回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挡板的板面连接,因此在通过进油孔推动活塞单元移动进行合状态操作时,挡板也会随之移动并挤压回位弹簧,使得弹簧具有一个压缩力。该压缩力可以在活塞单元进行离状态操作时释放,启到推动传动轴回位的目的。在离合器的外壳上则设置有内孔花键3311,本实施例中内孔花键的中心线可以与传动轴的中心线共线设置。通过内孔花键可以与外部工作装置进行连接,达到在离合器为合状态时,取力器结构可以带动外部工作装置进行工作,而在离合器为离状态时,则外部工作装置为停止状态。而外部工作装置为液压泵、气泵或发电机等等。在离合器外壳和离合器内壳上安装摩擦片组,本实施例中离合器内壳套于离合器外壳内,并在离合器外壳和离合器内壳之间的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取力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取力轴单元和离合器;/n所述取力轴单元和离合器设置于壳体内,所述取力轴单元的一端贯穿壳体的一端设置,所述取力轴单元的另一端设置在离合器的离合端上,所述取力轴单元的一端用于和变速器连接传输动力,所述离合器的输出端用于和外部工作装置相连接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力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取力轴单元和离合器;
所述取力轴单元和离合器设置于壳体内,所述取力轴单元的一端贯穿壳体的一端设置,所述取力轴单元的另一端设置在离合器的离合端上,所述取力轴单元的一端用于和变速器连接传输动力,所述离合器的输出端用于和外部工作装置相连接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力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力轴单元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一端设置有外齿,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离合器的活塞与摩擦片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取力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包括活塞单元、摩擦片组和离合器壳体;
所述活塞单元套设在传动轴的挡板上,所述摩擦片组设置在离合器壳体上,所述活塞单元位于摩擦片组的一侧上,所述离合器壳体可转动的套设在壳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取力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单元包括驱动活塞、执行活塞和轴承,所述轴承设置在驱动活塞与执行活塞之间,所述执行活塞套设于所述挡板上,且所述执行活塞位于摩擦片组的一侧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取力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壳体包括离合器外壳和离合器内壳,所述离合器外壳可转动的套设在壳体内,所述离合器外壳设置有内孔花键,所述离合器内壳设置有弹簧中心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取力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组包括摩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南昌周荣斌雷作钊叶美琴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中维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