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发光装置、面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光装置、面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液晶显示装置等透射式图像显示装置中,有时使用直下式的面光源装置作为背光源。近年来,开始使用具有多个发光元件作为光源的直下式的面光源装置。例如,直下式的面光源装置具有:基板、分别包括多个发光元件及多个光束控制部件(透镜)的多个发光装置、以及光漫射部件。发光元件例如是白色发光二极管等发光二极管(LED)。多个发光装置在基板上配置为矩阵状。在固定于基板上的各发光元件之上,分别配置有将从各发光元件射出的光向沿基板的面方向扩展的光束控制部件。从发光装置射出的光被光漫射部件漫射,呈面状地照射被照射部件(例如液晶面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有发光元件、和包含入射面、背面及出射面的光束控制部件的发光装置。入射面是在与发光元件相对地配置的背面上形成的凹部的内表面,且使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入射。背面是从凹部的开口缘部向径向外侧延伸的面。出射面配置于入射面的相反侧,使由入射面入射的光向外部射出。从发光元件射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装置,具有发光元件、和对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配光进行控制的光束控制部件,该发光装置中,/n所述光束控制部件包括:/n入射面,是以与所述光束控制部件的中心轴相交的方式向背面侧开口的凹部的内表面,且使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入射;/n出射面,以与所述中心轴相交的方式配置于正面侧,使由所述入射面入射的光向外部射出;/n背面,从所述凹部的开口缘部向径向外侧延伸;/n突出部,在沿着所述中心轴的方向上,配置于所述出射面与所述背面之间,从所述背面的外周缘向径向外侧突出;以及/n散射部,配置于所述背面的一部分,使到达的光散射,/n在包含所述中心轴的虚拟平面上,从所述发光装置射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06 JP 2017-1714961.一种发光装置,具有发光元件、和对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配光进行控制的光束控制部件,该发光装置中,
所述光束控制部件包括:
入射面,是以与所述光束控制部件的中心轴相交的方式向背面侧开口的凹部的内表面,且使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入射;
出射面,以与所述中心轴相交的方式配置于正面侧,使由所述入射面入射的光向外部射出;
背面,从所述凹部的开口缘部向径向外侧延伸;
突出部,在沿着所述中心轴的方向上,配置于所述出射面与所述背面之间,从所述背面的外周缘向径向外侧突出;以及
散射部,配置于所述背面的一部分,使到达的光散射,
在包含所述中心轴的虚拟平面上,从所述发光装置射出且光度最大的两束光所成的角度为150°以上,
所述散射部在所述背面中配置于,从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面的中心射出、由所述入射面入射、接着由所述出射面和所述背面依次反射、接着从所述突出部的侧面射出的光到达的区域,
在所述虚拟平面上,在从所述中心轴侧以60°的入射角将光照射至所述散射部并使其反射时,对于由所述散射部反射后的光线,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的平均值为5°以上,该第一角度是最大光量的第一光线与光量相对于最大光量为50%且反射角比所述第一光线大的第二光线所成的角度,该第二角度是所述第一光线与光量相对于最大光量为50%且反射角比所述第一光线小的第三光线所成的角度,
当在所述背面中比所述散射部更靠中心侧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持田俊彦,奥山浩朗,
申请(专利权)人: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