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力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901965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1:24
波力发电系统具备:利用波浪的力工作并使工作液向主通路吐出的液压泵装置;由在主通路流动的工作液旋转驱动的液压马达装置;由液压马达驱动并产生电力的发电机;以及对工作液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装置;热交换装置具有:经由副通路与主通路相连,且利用通过副通路导入的工作液来工作的热交换用马达装置;由热交换用马达装置驱动,吸引并吐出制冷液的制冷剂用泵装置;以及导入有从热交换用泵装置吐出的制冷液和工作液,在制冷液与工作液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波力发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波浪的力进行发电的波力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作为自然能发电系统之一,已知有波力发电系统。波力发电系统中,将海水等波浪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进而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专利文献1的波力发电系统中,泵由波浪的能量驱动。从泵吐出的工作液通过蓄压器平滑化后,向液压马达供给。液压马达利用供给的工作液旋转,从而驱动发电机。在工作液通过各种结构(例如泵、马达及气门)时产生工作液的压损,因该压损等而导致工作液的液温上升。液压马达将工作液向储罐排出,泵从储罐吸引工作液并吐出。波力发电系统一旦开始运转,则工作液在波力发电系统内循环,工作液的液温持续上升。作为其对策,波力发电系统中具备油冷却器。专利文献1中,油冷却器为空冷式,具备将外气吹到流通有工作液的配管上的风扇。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0834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专利文献1中,风扇由电动机驱动,其动作由控制装置控制。因此,若因某种故障(例如停电等)而陷入无法对控制装置供给电力的状态,则恐怕会无法冷却工作液。这样的状态下只要输入波浪的能量,泵就会工作且使工作液持续循环,所以工作液的液温会因冷却功能的丧失而持续上升。因此,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没有电力供给也能冷却工作液的波力发电系统。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波力发电系统具备:利用波浪的力工作并使工作液向主通路吐出的液压泵装置;由在所述主通路流动的工作液旋转驱动的液压马达装置;由所述液压马达装置驱动并产生电力的发电机;以及对工作液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装置;所述热交换装置具有:经由副通路与所述主通路相连,且利用通过所述副通路导入的工作液来工作的热交换用马达装置;由所述热交换用马达装置驱动,并吐出制冷液的制冷剂用泵装置;以及导入有从所述制冷剂用泵装置吐出的制冷液和工作液,在制冷液与工作液之间进行热交换并冷却工作液的热交换器。根据本专利技术,能使在主通路流动的工作液向副通路分流,利用该工作液驱动热交换用马达装置,从制冷剂用泵装置吐出制冷液。热交换用马达装置由从利用波浪的力来工作的液压泵装置吐出的工作液驱动,因此没有电力供给也能冷却工作液。上述专利技术中也可以是,所述制冷剂用泵装置从海中汲取海水,将所述海水作为制冷液吐出。根据上述结构,将从海中汲取的海水用作制冷液,从而能防止制冷液的枯竭,能防止因泄漏等引起的制冷液的枯竭所带来的工作液的液温上升。上述专利技术中也可以是,还具备控制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动作的控制装置;所述热交换装置具有:检测工作液的液温的液温传感器;以及制冷剂用流量调节阀,所述制冷剂用流量调节阀设置于将从所述制冷剂用泵装置吐出的制冷液导向所述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用通路,并根据输入的调节指令来调节在所述制冷剂用通路流动的制冷液的流量;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所述液温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向所述制冷剂用流量调节阀输出指令并调节在所述制冷剂用通路流动的制冷液的流量。根据上述结构,能基于液温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调节流向热交换器的制冷液的流量,能通过调节流量来调节热交换器中工作液的液温的减少程度。由此,能抑制制冷液被接连供给而使工作液过度冷却,例如能将工作液维持在合适的温度。上述专利技术中也可以是,所述热交换装置还具有设置于所述副通路,且将在所述副通路流动的工作液的流量限制在规定的流量以下的制冷剂用流量控制阀。根据上述结构,能从主通路向副通路分流规定流量的工作液,能将该工作液导向介设于副通路的热交换用马达装置。换言之,能抑制过多流量的工作液导入热交换用马达装置,能抑制在主通路流动的工作液大幅减少。上述专利技术中也可以是,所述热交换器介设于连接所述液压马达装置与储罐的储罐通路。根据上述结构,直到工作液导入液压马达装置为止工作液都不通过热交换器,能抑制工作液的压损。因而能高效运转波力发电系统。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没有电力供给也能冷却工作液。附图说明图1是从侧方观察波力发电系统的概略侧视图;图2是从正面观察图1的波力发电系统的概略主视图;图3是示出图1的波力发电系统的结构的液压回路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上述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的波力发电系统1进行说明。另,以下说明中使用的方向概念仅为了方便说明而使用,并非将专利技术的结构的方向等限定在该方向。又,以下说明的波力发电系统1仅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形态。从而,本专利技术不限于实施形态,在不脱离专利技术主旨的范围内可追加、删除、变更。<波力发电系统>图1所示的波力发电系统1是通过将向海岸涌来的波浪的力、即波浪的能量转换为电能来发电的发电系统,设置于在海岸设置的防波堤2的前方。具体说明,在防波堤2附近的海底3设置有混凝土沉锤(concretesinker)4,该混凝土沉锤4上立设有多根(例如四根)支柱5。多根支柱5之上载置并固定有俯视呈大致矩形状的地板6,在地板6上盖有防水罩7。防水罩7中容纳有波力发电系统1的一部分,如图1及2所示波力发电系统1构成为具备振子式的受波机构10的钢制海洋导管架结构物。[受波机构]受波机构10具有轴11、一对安装部12和受波构件13。轴11是在防水罩7内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轴11的中间部分由左右一对轴承构件14可转动地支持。又,轴11上,在轴线方向两端部分别固定有一对安装部12,安装部12分别从轴11的轴线方向两端部向下方垂下。安装部12通过形成于地板6的槽(未图示)延伸至地板6的下方,安装部12的下端部位于比海面9靠近上方。受波构件13安装于一对安装部12的下端部。受波构件13是从前方(即海侧)观察呈大致矩形状的板,除了其上侧部分以外大半的部分位于海面9以下。如此配置的受波构件13也由此在前表面受到从海侧传来的波浪(入射波浪),还在后表面受到在防波堤2及其附近反射的波浪(反射波浪)的力。受到波浪的力的受波构件13以轴11的轴线为中心向前后(即海侧及岸侧)揺动,轴11也与受波构件13一同绕该轴线转动。一对轴承构件14之间左右分开地设置有一对舵柄(tiller)15、15。一对舵柄15、15固定为与轴11一体地旋转,从轴11向上方延伸。又,舵柄15的上端部与波力发电系统1的液压泵装置20连结。[泵装置]液压泵装置20具有一对泵21、21。泵21为柱塞缸(ramcylinder)式的泵,具有一对缸22、23及杆24。一对缸22、23形成为大致有底筒状,各自的开口相向且在它们的轴线方向(本实施形态中为前后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又,各缸22、23中分别插通有一根杆24的一端部及另一端部,杆24的一端部及另一端部能在缸22、23内沿其轴线分别往复运动。在杆24的轴线方向中央部分,一体地设置有在与其轴线正交的方向(即本实施形态中为左右方向)上延伸的销25,该销25上连结有舵柄15的上端部。因而,舵柄15揺动(参照图1的点划线及双点划线)时杆24进行往复运动,即受波构件13的揺动运动通过舵柄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波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n具备:利用波浪的力工作并使工作液向主通路吐出的液压泵装置;/n由在所述主通路流动的工作液旋转驱动的液压马达装置;/n由所述液压马达装置驱动并产生电力的发电机;以及/n对工作液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装置;/n所述热交换装置具有:/n经由副通路与所述主通路相连,且利用通过所述副通路导入的工作液来工作的热交换用马达装置;/n由所述热交换用马达装置驱动,并吐出制冷液的制冷剂用泵装置;以及/n导入有从所述制冷剂用泵装置吐出的制冷液和工作液,在制冷液与工作液之间进行热交换并冷却工作液的热交换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802 JP 2018-1457911.一种波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利用波浪的力工作并使工作液向主通路吐出的液压泵装置;
由在所述主通路流动的工作液旋转驱动的液压马达装置;
由所述液压马达装置驱动并产生电力的发电机;以及
对工作液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装置;
所述热交换装置具有:
经由副通路与所述主通路相连,且利用通过所述副通路导入的工作液来工作的热交换用马达装置;
由所述热交换用马达装置驱动,并吐出制冷液的制冷剂用泵装置;以及
导入有从所述制冷剂用泵装置吐出的制冷液和工作液,在制冷液与工作液之间进行热交换并冷却工作液的热交换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用泵装置从海中汲取海水,将所述海水作为制冷液吐出。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丸山康树林昌奎小林豪毅栗林直树田中英纪辻雅秀
申请(专利权)人: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