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交钢筋网架叠合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174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材领域,特指一种正交钢筋网架叠合板,包括互相平行的第一钢筋网、第二钢筋网,所述第一钢筋网和第二钢筋网皆由若干钢筋正交形成,第一钢筋网中钢筋的A正交点投影垂直投影在第二钢筋网上,A正交点的投影与第二钢筋网的钢筋的B正交点相交错,第一钢筋网和第二钢筋网之间设置有V字型的腹杆钢筋,所述腹杆钢筋的尖端与A正交点处的钢筋连接,所述腹杆钢筋的敞口端与B正交点处的钢筋连接。采用上述方案后,在现场浇筑楼板混凝土时能提供更好的面外刚度与临时抗弯承载力。

A kind of laminated plate of orthogonal steel gr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交钢筋网架叠合板
本技术涉及建材领域,特指一种正交钢筋网架叠合板。
技术介绍
当前装配式结构较常用的楼板部件有钢筋桁架楼承板(图1、图2)、钢筋桁架叠合板(图3、图4)、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图5)等。钢筋桁架楼承板与钢筋桁架叠合板原理上相同,均为利用由上下弦钢筋与腹杆钢筋组成的钢筋桁架提供面外刚度与抗弯承载力;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利用薄钢板弯折形成的波纹,使其具有一定的面外抗弯刚度与抗弯承载力。上述楼板在现场浇筑混凝土时均可视情况免去作为临时支撑的脚手架搭设与木模板搭设工序。以上楼板部件其受力方式类似于简支梁构件,传力方式为单向传力,当楼板部件完成后其受力模式通常为单向板;钢筋桁架楼承板(叠合板)钢筋间距固定为188mm(200mm),钢筋桁架下弦钢筋间距不均匀;板内钢筋的布置与常规现浇混凝土楼板的钢筋布置形式有较大区别;压型钢板组合楼板板底钢筋只能配置于波谷中,而在板肋上布置的钢筋由于距板底较远,难以参与构件受力;因此,本专利技术人对此做进一步研究,研发出一种正交钢筋网架叠合板,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交钢筋网架叠合板,在现场浇筑楼板混凝土时能提供更好的面外刚度与临时抗弯承载力。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正交钢筋网架叠合板,包括互相平行的第一钢筋网、第二钢筋网,所述第一钢筋网和第二钢筋网皆由若干钢筋正交形成,第一钢筋网中钢筋的A正交点投影垂直投影在第二钢筋网上,A正交点的投影与第二钢筋网的钢筋的B正交点相交错,第一钢筋网和第二钢筋网之间设置有V字型的腹杆钢筋,所述腹杆钢筋的尖端与A正交点处的钢筋连接,所述腹杆钢筋的敞口端与B正交点处的钢筋连接。通过两层均匀布置的钢筋网,配合腹杆钢筋形成类似网架的空间受力体系,能提供更好的面外刚度与临时抗弯承载力,腹杆钢筋的布置随受力要求灵活可变。进一步,所述腹杆钢筋的尖端包括顶部平直段,顶部平直段与A正交点处的钢筋焊接,腹杆钢筋的敞口端包括底部平直段,底部平直段与B正交点处的钢筋连接,同一A正交点处焊接有两个腹杆钢筋。腹杆钢筋包括一段顶部平直段和两段底部平直段,平直段可以使腹杆钢筋更容易与钢筋网进行焊接,且能增加两者之间的受力强度。进一步,所述腹杆钢筋尖端处、敞口处的弯折半径皆不大于腹杆钢筋直径。弯折半径过大不利于使腹杆钢筋与钢筋网的钢筋之间的焊接。进一步,所述焊接有腹杆钢筋的A正交点与没有焊接腹杆钢筋的A正交点间隔设置。从结构强度以及施工成本等角度考虑,无需再每个A正交点的两侧焊接腹杆钢筋。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正交钢筋网架叠合板的板内上下钢筋与现浇混凝土楼板配置方式相同,均为均匀布置的钢筋网,钢筋的直径与间距灵活可变;由板面钢筋、板底钢筋与腹杆钢筋形成类似网架的空间受力体系,在现场浇筑楼板混凝土时能提供更好的面外刚度与临时抗弯承载力;腹杆钢筋的布置随受力要求灵活可变。附图说明图1是钢筋桁架楼承板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视图;图3是钢筋桁架叠合板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剖视图;图5是压型钢板组合楼板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8是腹杆钢筋的示意图;图9是腹杆钢筋的安装方式参考图;标号说明第一钢筋网1,A正交点11,第二钢筋网2,B正交点21,腹杆钢筋3,顶部平直段31,底部平直段32,斜杆段3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6-9所示,一种正交钢筋网架叠合板,包括互相平行的第一钢筋网1、第二钢筋网2,第二钢筋网2设置在预制混凝土底板上,第一钢筋网1和第二钢筋网2皆由若干钢筋正交形成,第一钢筋网1中钢筋的A正交点11投影垂直投影在第二钢筋网2上,A正交点11的投影与第二钢筋网2的钢筋的B正交点21相交错,即A正交点11的投影位于第二钢筋网2网格的中间位置,如此分布可以有效利用钢筋网的空间布局。第一钢筋网1和第二钢筋网2之间设置有V字型的腹杆钢筋3,腹杆钢筋3包括尖端部的顶部平直段31,以及敞口部的底部平直段32,以及连接顶部平直段31和底部平直段32的斜杆段33。其中,顶部平直段31与A正交点11处的钢筋焊接,底部平直段32与B正交点21处的钢筋连接,而同一A正交点11处焊接有两个腹杆钢筋3,从垂直投影看,两组腹杆钢筋3与第一钢筋网1和第二钢筋网2的网格形成一个米字格。考虑到施工的成本以及整体的结构强度,焊接有腹杆钢筋3的A正交点11与没有焊接腹杆钢筋3的A正交点11间隔设置,即米字格之间必有一个田字格(如图7所示)。通过两层均匀布置的钢筋网,配合腹杆钢筋3形成类似网架的空间受力体系,能提供更好的面外刚度与临时抗弯承载力,腹杆钢筋3的布置随受力要求灵活可变。腹杆钢筋3的一段顶部平直段31和两段底部平直段32,平直段可以使腹杆钢筋3更容易与钢筋网进行焊接,且能增加两者之间的受力强度。腹杆钢筋3尖端处、敞口处的弯折半径皆不大于腹杆钢筋3直径,弯折半径过大不利于使腹杆钢筋3与钢筋网的钢筋之间的焊接。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同时凡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词,仅作参考用,并非绝对限定,凡利用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正交钢筋网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互相平行的第一钢筋网、第二钢筋网,所述第一钢筋网和第二钢筋网皆由若干钢筋正交形成,第一钢筋网中钢筋的A正交点投影垂直投影在第二钢筋网上,A正交点的投影与第二钢筋网的钢筋的B正交点相交错,第一钢筋网和第二钢筋网之间设置有V字型的腹杆钢筋,所述腹杆钢筋的尖端与A正交点处的钢筋连接,所述腹杆钢筋的敞口端与B正交点处的钢筋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交钢筋网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互相平行的第一钢筋网、第二钢筋网,所述第一钢筋网和第二钢筋网皆由若干钢筋正交形成,第一钢筋网中钢筋的A正交点投影垂直投影在第二钢筋网上,A正交点的投影与第二钢筋网的钢筋的B正交点相交错,第一钢筋网和第二钢筋网之间设置有V字型的腹杆钢筋,所述腹杆钢筋的尖端与A正交点处的钢筋连接,所述腹杆钢筋的敞口端与B正交点处的钢筋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交钢筋网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前徐国军田宇治谢燕君张江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