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及其架体快拆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大跨度预应力施工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及其架体快拆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预应力技术在大跨度结构中运用广泛,可全部或部分抵消荷载导致的拉应力,减少裂缝、避免结构破坏。在大跨度预应力体系中,预应力张拉施工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其施工工期长,且在对每层进行预应力张拉前其下部的支撑架体不得拆除,否则将严重影响结构安全,按此逻辑推理,只有在完成顶层预应力张拉后方可对下部各楼层的架体依次进行拆除,这使得架体的拆除时间严重滞后,无法及时插入下道工序施工,严重影响工期;而且,预应力分布区域通常采用传统碗扣架体,其立杆间距(通常为600~900mm)过小,空间有限,无法满足预应力张拉时的作业条件。综上,需要提供一种既能保证结构安全,又能减小预应力张拉施工工序对结构施工的影响的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及其架体快拆施工方法,加快架体拆除的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采用缓粘结预应力筋与大空间架体相结合的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埋设于楼板内的缓粘结预应力筋和用以支撑所述楼板的架体,所述架体对应于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节点的位置处留有至少一个工位的张拉作业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埋设于楼板内的缓粘结预应力筋和用以支撑所述楼板的架体,所述架体对应于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节点的位置处留有至少一个工位的张拉作业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间隔排列的若干立杆,与所述张拉节点相邻的所述立杆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200m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为承插型键槽式架体。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的架体快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由下至上逐层施工建筑主体结构,并于所述建筑主体结构的楼板内埋设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
对达到张拉条件的楼层的楼板进行预应力张拉,并在每完成一个楼层的预应力张拉后对该楼层进行架体的拆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的架体快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施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阳,兰文臣,夏海杰,张志威,王振宇,周志健,崔爱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