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及其架体快拆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4172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及其架体快拆施工方法,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包括埋设于楼板内的缓粘结预应力筋和用以支撑楼板且可以预留张拉作业空间的架体;架体快拆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由下至上逐层施工建筑主体结构,并于楼板内埋设缓粘结预应力筋;对达到张拉条件的楼层的楼板进行预应力张拉并在每完成一个楼层的预应力张拉后对该楼层进行架体的拆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缓粘结预应力筋,消除了在预应力张拉前不得拆除下部架体的限制,可将建筑主体结构、预应力张拉和架体拆除的施工紧密衔接,加快了架体拆除的施工进度;通过采用承插型键槽式的架体,进一步加快了架体搭拆的施工进度,并便于为预应力张拉提供作业条件。

Multi story and long-span prestressed system and its quick dismantling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及其架体快拆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大跨度预应力施工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及其架体快拆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预应力技术在大跨度结构中运用广泛,可全部或部分抵消荷载导致的拉应力,减少裂缝、避免结构破坏。在大跨度预应力体系中,预应力张拉施工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其施工工期长,且在对每层进行预应力张拉前其下部的支撑架体不得拆除,否则将严重影响结构安全,按此逻辑推理,只有在完成顶层预应力张拉后方可对下部各楼层的架体依次进行拆除,这使得架体的拆除时间严重滞后,无法及时插入下道工序施工,严重影响工期;而且,预应力分布区域通常采用传统碗扣架体,其立杆间距(通常为600~900mm)过小,空间有限,无法满足预应力张拉时的作业条件。综上,需要提供一种既能保证结构安全,又能减小预应力张拉施工工序对结构施工的影响的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及其架体快拆施工方法,加快架体拆除的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采用缓粘结预应力筋与大空间架体相结合的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消除架体拆除时受预应力张拉的限制,并基于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提供一种将建筑主体结构施工、预应力张拉施工和架体拆除施工紧密衔接的架体快拆施工方法,加快架体拆除的施工进度。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包括埋设于楼板内的缓粘结预应力筋和用以支撑所述楼板的架体,所述架体对应于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节点的位置处留有至少一个工位的张拉作业空间。r>本专利技术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架体包括间隔排列的若干立杆,与所述张拉节点相邻的所述立杆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200mm。本专利技术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架体为承插型键槽式架体。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的架体快拆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由下至上逐层施工建筑主体结构,并于所述建筑主体结构的楼板内埋设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对达到张拉条件的楼层的楼板进行预应力张拉,并在每完成一个楼层的所述预应力张拉后对该楼层进行架体的拆除。本专利技术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的架体快拆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施工建筑主体结构时,预先设定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节点,根据所述张拉节点的位置排布并搭设所述架体,使所述架体对应于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节点的位置处留有至少一个工位的张拉作业空间。本专利技术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的架体快拆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搭设所述架体时,避开所述张拉结点的位置来排布所述架体的立杆,且使与所述张拉节点相邻的所述立杆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200mm。本专利技术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的架体快拆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架体为承插型键槽式架体。本专利技术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的架体快拆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由下至上逐层施工建筑主体结构的过程中,当达到所述张拉条件的楼层为多层时,所述预应力张拉为由下至上逐层进行。本专利技术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的架体快拆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张拉条件为楼板的混凝土强度不低于80%。本专利技术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及其架体快拆施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传统预应力筋换成缓粘结预应力筋,消除了在预应力张拉前不得拆除下部架体的限制,可将建筑主体结构施工、预应力张拉施工和架体拆除施工紧密衔接,加快了架体拆除的施工进度;通过将传统碗口架体换成搭拆方便的承插型键槽式的架体,进一步加快了架体搭拆的施工进度,同时增强了架体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并便于为预应力张拉施工提供作业条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的架体与张拉节点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的架体快拆施工方法的第一步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的架体快拆施工方法的第一步至第二步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的架体快拆施工方法的第二步至第三步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的架体快拆施工方法的第三步至第四步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的架体快拆施工方法的第四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众所周知,传统的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在进行预应力张拉作业时要求不得对其下部的支撑架体进行拆除,因此传统的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的施工步骤通常为:1、由下至上逐层进行“架体搭设-支模-铺设普通钢筋-铺设预应力筋-浇筑混凝土”;2、待顶层楼板浇筑完且满足预应力张拉条件后,由上至下逐层进行“预应力张拉-架体拆除”。由于传统施工步骤是将架体拆除放在预应力张拉结束后,而预应力张拉的施工工期较长,导致架体拆除后才能进行的后道工序无法及早开始,影响建筑施工的工期。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采用缓粘结预应力筋,由于缓粘结预应力筋包括在施工阶段可以自由伸缩变形的钢绞线以及包覆于钢绞线周围且与建筑结构混凝土固定的缓凝粘合剂,该缓凝粘合剂在施工完成后的预定时期内将发生固化并与钢绞线粘结,进而使钢绞线、缓凝粘合剂以及建筑结构混凝土固定为一体。根据缓粘结预应力筋的上述结构特点,使得对缓粘结预应力筋进行预应力张拉时,不再受下部架体30是否拆除的限制;基于该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提供了一种将建筑主体结构施工、预应力张拉施工和架体拆除施工紧密衔接的架体快拆施工方法,加快了架体拆除的施工进度。下面以地下一层地上三层的多层大跨度建筑为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和图2所示,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包括埋设于楼板10内的缓粘结预应力筋20和用以支撑楼板10的架体30,该架体30对应于缓粘结预应力筋20的张拉节点21的位置处留有至少一个工位的张拉作业空间。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相比于传统架体更加稳定、承载力更强、具有可靠的防倾覆性,且搭拆方便、灵活的承插型键槽式架体,该架体30包括间隔排列的若干立杆31,在搭设架体30时使与所张拉节点21相邻的立杆31之间的距离W不低于1200mm,以为预应力张拉提供足够的作业空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的架体快拆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由下至上逐层施工建筑主体结构,并于建筑主体结构的楼板(最底层的楼板包括楼底板和楼顶板,其它层的楼板仅包括楼顶板)内埋设缓粘结预应力筋;在施工建筑主体结构的同时,定期对正在施工的楼层以下的楼层进行检测,当发现有楼层的楼板达到了张拉条件,则对达到张拉条件的楼层的楼板进行预应力张拉,并在完成一个楼层的预应力张拉后对该楼层进行架体的拆除;当有多个楼层均达到张拉条件时,按照由下至上的顺序逐层进行预应力张拉和架体拆除作业。由于架体拆除需要所支撑的楼板达到架体拆除条件后才能进行,但通常张拉条件为楼板的混凝土强度达到80%,架体拆除条件为楼板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00%,而预应力张拉作业的工期比较长,远大于楼板的混凝土强度由80%到100%的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埋设于楼板内的缓粘结预应力筋和用以支撑所述楼板的架体,所述架体对应于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节点的位置处留有至少一个工位的张拉作业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埋设于楼板内的缓粘结预应力筋和用以支撑所述楼板的架体,所述架体对应于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节点的位置处留有至少一个工位的张拉作业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间隔排列的若干立杆,与所述张拉节点相邻的所述立杆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200m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为承插型键槽式架体。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的架体快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由下至上逐层施工建筑主体结构,并于所述建筑主体结构的楼板内埋设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
对达到张拉条件的楼层的楼板进行预应力张拉,并在每完成一个楼层的预应力张拉后对该楼层进行架体的拆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层大跨度预应力体系的架体快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施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阳兰文臣夏海杰张志威王振宇周志健崔爱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